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22475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如何促进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教师进修学校 马书珍 (政治老师)邮箱: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就是说评价主体由过去的一元变为多元,这就是说要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评价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在提高自己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上有所创新,更主要的是要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反思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建立健全有效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2、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误区一是评价功能的甄别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看教师“讲”得如何,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这种课堂教学评价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异常倾向。往往是一次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没有把握课堂教学评价本质,而是关注了课堂教学的外在现象,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水平,远离了教育的宗旨。二是评价内容片面化;片面的认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关注点是教师外在表现即教师教学行为的表现、教师素质的表现;学生的外在表现即学生“学”的如何,知识与技能掌握了多少,重在关注学业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最本质的学生知识、道德、情感、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评价课堂教学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行为的

3、表现、教师素质的表现;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得到同化、迁移、是否构建自己的意义、是否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三是评价主体的单一化;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是自上而下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教师人格得不到尊重,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教师难以得到激励和鼓舞,没有达到改进与提高的目的。四是评价方法追求量化技术;往往出现:“一张表、一个分”现象。这种评价方法缺少了质性评价,缺少了教师的对话与交流,忽视了被评价者的心理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又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新课程体系下,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学校要

4、关怀、体贴和爱护教师,尊重、理解和信任教师,实现“以人为本、严和兼融”的管理思想,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责任心得到充分发挥,保证学校教师的良好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主体建立多元评价的目的,就是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有效性,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去对教师评价的主体主要来自学校领导,这样单一的评价主体容易带来评价偏颇,而且教师对此种方式评价态度恐慌,压力很大,容易造成消极情绪。推进课改后,学校构建评价主体多元的机制,以教师自评为主。设计了教师教学工作自评表,从师德师风、教学态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

5、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素质、作业处理、辅导情况、校本选修、研究性学习、岗位培训等方面,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激励了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和进入角色,提醒了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认识到教学技能的改进程度,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教师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因。 二是建构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维度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评价教学三维目标落实情况,其次关注学生的学习,重点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度,然后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转变,最后要评价师生关系的改善、师生互动的建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首先是看学生主动参与程度,是否让每个学生都

6、有参与的机会,是否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获得了心智的发展。二是看能否让学生受益一生,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课堂教学立足点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识。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良性循环中不断自我超越。三是采用以质性为主、量化为辅的综合评价法实行目标管理。对各岗位的教育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能量化的尽量量化,如职称评定、教学新秀能手评比等,把评比条件分解成量表中的分值。不能量化的采取定性的方法。定量准确,定性模糊,定性定量结合,使绩效评价既准确客观又激励了教师向更高的专业目标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动态的过程。采取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的方式对过程进行积累和跟踪。档案袋可收集的材料有:说教学设计、说教科书、专题讲座、论文科研成果,研讨课教案、自制课件等。 总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教师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学会了反思,学会了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学会了开发教育资源,学会了交流,学会了合作。实现了学校发展,因而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