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218656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可编辑可打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教学设计 教案说明:本教案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 科 : ;任课班级 : ;任课教师 : ;20xx年 月 日五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总复习教案教学内容:P92P95总复习 数与代数教学目标:1、 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2、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3、 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会对分数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2、教学难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投影仪课件准备:自备教学过程(第

2、1教时)一、情境导入师:一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关于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生:分数的运算,包括分数的加减和分数的乘除运算。师:关于代数,我们又学会了哪些知识?生:列方程解应用题。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这些知识。二、自主探究1、复习分数的运算。师:还记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生:先通分,通常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师:说得好。分数乘法怎样计算呢?生: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师:总结得很好。分数除法怎样计算呢?生:

3、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师: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生: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除0外)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置换位置即可。师:看来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分数的一些计算,下面我们就来动动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9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继续完成教材第94页第1题和第3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在分数加减和分数乘除运算时,你觉得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生1: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一定要先通分,再加减。生2:在计算分数乘法时,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生3:除以

4、一个数(0除外),一定要转化成乘这个数的倒数再约分计算。师:你们讲得很重要,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想一想,在解决分数实际问题时应怎样思考?生:关键是找准单位“1”。师:说得好。下面我们试着解决分数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5题)读题,说一说解决方法。生:题目中两个分数是同一个单位“1”,所以可以直接相加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请读题,说一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6题)生:把菊花的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求玫瑰的种植面积就是求菊花种植面积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师:分析正确。请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读题获

5、取数学信息,说一说解决方法。(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7题)生:把上半年销售的儿童图书数量看作单位“1”,下半年的销售量比上半年增加的是上半年的1/6,用乘法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2、复习列方程并解方程。师:什么是方程?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求出方程的解。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解一组方程。(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敎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你们的计算非常正确。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可以借助方程解决-些实际问题,你们知道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吗?生: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关系式,把未知量用X代替并参与列

6、式就可以列出一个方程。师:回答正确。请试着完成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生:智慧老人的年龄淘气的年龄=55岁,智慧老人的年龄=淘气的年龄6。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你们的能力超出了老师的想象。请继续看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8、9题)先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分别计算。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下面的题目可能与刚才的形式有所不同。(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0题)读题,说一说,它们行走的路程有什么关系?生:由题意可知蚂蚁哥哥的速度是蚂蚁弟弟的2/5,所以在相同的时间里:蚂蚁哥哥的路程是蚂蚁弟弟的

7、2/5,所以它们相遇点就在距离哥哥1402/7=40(cm)处。师:它们几秒后能相遇?生:可根据关系式“蚂蚁哥哥行走的路程蚂蚁弟弟行走的路程=140cm”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知识间是相互联系的,请读下面的题目。(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1题)你认为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生:分数加减法和除法的知识。师:就结合你们学过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方法,解决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数与代数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的方法。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分数除法:除以一个数(0除外),要先转化成乘这个数的

8、倒数,再约分计算。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教学内容:P93P97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教学目标:1、对本册书中图形与几何方面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巩固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第1教时)一、情境导入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些图形,你们还记得吗?生:长方体和正方体。师:还学习了哪些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生:确定物体的位置。师:对。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和确定位置,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整理。二、自主探究1、整理

9、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师: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顶点、面,谁能说出它们的特征?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长方体中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对的面完全相等;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6个面完全相等。师: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展开图中相邻的面一定不是折叠后立体图形中相对的面。生2:折叠时,要先确定底面,再想象折叠过程。师:好。请看下面的平面展开图,想一想,哪个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关于平面展开图的第2题)同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同学们对这块知识掌握得很好。下面请打开教材第96页第3题,把长方体、正方体和对应的

10、展开图连起来。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2、整理体积单位。师:我们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你们还记得体积单位吗?生:常用的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师: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呢?生: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师:计量液体的体积用什么作单位?生:用升和毫升作单位。师:你知道1升水和1毫升水大约有多少吗?生:1毫升水大约是1滴水,1升水大约有2杯水。师:你们还是很有生活经验的,下面我们来解决几个问题。(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你知

11、道体积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生: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升=1000毫升。师:好,运用它们的关系就可以进行单位换算。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2題)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3、整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师:什么是表面积?体积呢?生1: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们的表面积。生2:长方体或正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它们的体积。师: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或体积?生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生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生3: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通用

12、公式为“底面积高”。师:好。请同学运用这些公式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或体积。(课件出示教材第96页第4、5題)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表面积和体积问题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能根据它们的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6、97页的第69题)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4、整理方向和位置。师:我们怎样描述物体的位置更准确?生:用方向和角度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同时还要加上距离。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现在小猴子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你能帮它找回家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4题)学生读题,然后打开教材第93页第4题。连接小猴家和它现处的位置,量出角度,测量出图上距离再换

13、算成实际距离,然后再进行描述。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师:你们做得很好。下面请正确描述一些场所的位置。(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板书设计:图形与几何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体积(容积)的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教学内容:P93P98 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在教师指导下绘制复式统计图。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与应用。2、能根据复式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推测,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的统计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知识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统计的兴

14、趣。教学重难点:1、重点:体会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与应用。2、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学用具:投影仪课件准备:自备教学过程(第1教时)一、情境导入师:在统计与概率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生: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平均数的再认识。师: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些知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回顾整理。二、自主探究1、回忆特点。师: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老师这里有个问题想与大家探讨,我要比较两个班学生患龋齿个数的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生: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合适。因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明显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即可以看出两个班分别有多少人没有龋齿,有多少人有龋齿。师:我们的想法一样。如果我想比较两个城市去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生:用复式折线统计图,因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即两个城市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变化情况。2、读统计图。师:同学们对统计图的特点非常熟悉。下面请看笑笑把调查的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