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215832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马小学美术6上《中国画与油画》孙晋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六年级第12课课 题中国画与油画执 教 人周营镇金马小学 孙晋玲一、教材分析:1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朝的五牛图也是最早的纸本作品,到张大千的墨山水也经历了由古典到现代由工笔到重彩写意人物都经历了几个阶段。2 油画由西方传入我国,但是我国近现代的油画作品也有了长逐的进展,由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到装饰味十足的戏剧人物,也是写实与抽象相互穿插。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从上学期开始已经熟悉了老师崭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他们敢动手、爱提问、善质凝,决大多数同学能自信、大胆、自由地用美术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

2、独立思考,独立创作,大胆尝试。三、教学方法 1、情境激趣法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与发现,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展示学习全过程,充分发挥师生间的互动作用,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自由与和谐的教学氛围。 2、合作探索,愉悦交流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欣赏、感受、观察、体验、发现、对话、思考、讨论、尝试以及表现等活动,体会到了美术学习的乐趣,发展了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了设计意识与创新精神,陶冶了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3、寓教于乐,乐中感悟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让学生在“乐中学”,更应该讲究让学生在“学中乐”,本节课围绕古建筑的

3、有关知识充分利用了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四、教学领域:综合探索 五、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传统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2.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六、教学重、难点:1、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2、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七、教学准备: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两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一张旧报纸代替垫布,八开生宣纸。2.教师用

4、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八、课 时:一课时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二、通过欣赏比较,了解油画与中国画的特点。三、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四、读画五、作画步骤六、巡回指导导入(展示作品,激发兴趣。)把已准备好的油画作品和中国画作品展示给学生欣赏,并让学生们对比区分,找出这两幅画面中不同的地方。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二、通过欣赏比较,了解油画与中国画的特点。 (一)西方油画花卉作品与中国花卉作品的比较1、欣赏西方油画花卉作品(1)意大利 卡拉瓦乔 水果篮(2)北欧 丢勒 野兔2、欣赏中国花卉作品 明代 徐渭的两幅

5、作品 鱼蟹图(二)西方油画人物作品与中国人物作品的比较1、欣赏西方油画人物作品(1)十七世纪西班牙宫廷画家 委拉斯贵支 教皇英诺森十世(2)意大利 卡拉瓦乔 女占卜者(3)十七世纪荷兰画家 伦勃朗 戴金盔的人2、欣赏中国人物作品(1)南宋 梁楷 李白行吟图(2)对话的人(三)油画与中国画的特点西方油画最突出的特点是求真写实,追求真实地表现事物的形貌色彩。中国画最突出的特点是追求真实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三、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 (一)中国画的艺术境界:追求笔墨韵味与情感思想合二为一1、“以形写神”的重要理论2、推动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两位关键人物:苏轼和倪瓒(二)中国画艺术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追求

6、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思想情感1、南宋 梁楷 泼墨仙人图2、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图3、南宋 郑思肖 兰花图四、读画菊花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到处可看到各种各样的品种,又因近代以来经过园艺家的精心培育,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然而最常见的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画的黄色小菊花。(出示范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菊花,看看它们是由那几个部分构成的 (菊叶,菊枝,菊花)。再看看菊叶有什么不同 菊花又有什么不同 菊枝呢 (菊叶有大有小,有淡,有浓,花有全开的花,半开的花,有露出花蕊的和没有露出花蕊的,有朝上的,朝左,朝右开的花,菊枝干劲有力地衬托着叶和花)。而花是由什么形状的花瓣组成的 由尖头椭圆形组成的。

7、(2)再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菊花和菊叶的步骤图看看是如何一步一步画的(先勾花瓣,后填色,先侧锋画出菊叶,未全干时勾出叶脉)。(3)写意花卉的技巧特点:写意花卉使用生宣作画。讲究用笔筒练流畅状物形神兼备。其作画程度不像工笔画那样。把色,染步骤分得那么清楚,往往根据绘画艺术效果的需要,综合勾,皴,擦,染,点等手法表现对象。而今天所学的菊花为小写意画,下面看看老师是如何所画它的!五、作画步骤边讲边现场演示(贴出空白生宣纸),首先我们必须了解:菊花的花和叶,均需枝干支撑,花须掩叶,叶则映枝。画法一般先画花头,后穿枝条。而后添叶,也可先画花头,次画叶,最后穿枝。以自已的习惯为准,没有定法。下面介绍一般画法

8、:画花:先用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地勾出花辨,等墨干后再上藤黄色。如枝头有含饱未放的花苞。用淡绿色为小底藤黄色点出。师示范画后板书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后板书画叶:先用毛笔蘸淡墨(可调少量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点画,趁墨色未干时用浓墨勾叶脉)画后板书(出示分步步骤图)师小结:画花和叶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手法这两种手法就是小写意花鸟画的最基本的枝法特点。4带领学生临摹定位:也叫布局。就是要把这几朵菊 花安排在画纸的适当的位置上。可先用铅笔轻轻的画个大慨,以便掌握整体。画花:用狼毫小笔蘸浓墨从花心往外有层次的勾出花辨,干后填上藤黄色

9、。花蕊用绿色填上。画枝:用笔可曲可直,要有节奏,不可太光,可中锋,可侧锋要留下用笔的痕迹,用色一般同叶色。画叶:用大白云湿毛尖蘸少许的墨在盘中间调几下(可调少许墨绿),笔尖再蘸一点浓墨,大笔画叶(这样画出的一笔,就有深有浅,墨色比较活)。六、巡回指导1.突出重点:详细讲解勾线用笔方法与点染要领,指示学生注意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2.提醒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乱甩毛笔,要用专用的抹布或吸水纸来吸墨,揩桌,擦画具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欣赏课件,了解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感受国画的艺术美。 观看图片,说出这些国画的名称、作者。 在情境的感染下,学生自然领略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领略到祖国国画的风采

10、,充满民族自豪感。这些伟大的艺术是祖先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爱我中华、保护好这些国画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介绍自己课前搜集的国家及本地区国画资料。 小组同学交流资料,讨论国画现状。 欣赏图片,感受造型美。小组交流制作材料、制作方法。 作 材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向大家讲述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分工,作品的完成与每一个同学的劳动是分不开的。 小组代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收拾整理用具,注意环境卫生。把材料分类,可以利用的下次课程继续使用,无法利用的放到垃圾箱。激发学生兴趣,利于开展教学。 导入部分利用课件积极创设情境,图片上国画的艺术对学生有极强的感染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情

11、境之中,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通过观察,学生能在好奇中自主学习,进一步发展探究能力,体会多种表现形式。 制作过程中重点培养合作、互助能力,增强团队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通过欣赏,极大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参与设计制作的热情,使学生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和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欣赏引起学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板书设计:中国画和油画一 中国画:工具: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分类:工笔、写意人物。动物。山水。花鸟二 油画:工具广泛教学反思:美术欣赏课是很多老师都不愿触及的课程。知识性较强的课程不如实践类的课程容易上的生动活泼,更容易调动学生。没有

12、知识性的课程即使在形式上眼花缭乱,也只是华而不实,当然,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更是远远背离了学生学习规律和新课改的精神。如何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所有课程都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在欣赏课上尤为突出。本课属于综合、探索课型,课前的设计意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风格特点,感受其给人们所带来的美感享受。在执教这一课时,如何才能上得既不失趣味性又让人感觉很有美感很有深度是我比较关注的。但是上完英才杯后,我突然觉得这一课的设计内容还是少了一些,而让学生充分思考,积极参与远远胜过课堂上有限的讲解。当然,美术课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所以,我觉得这一课还是要充分体现老师“导”的作用。教师作为引导者,要控制课堂的气氛,把握课程的节奏。在关键点上要点到。在本课中,有几个关键点,一个是出示了我的两幅作品,使大家投入地探究油画国画究竟哪一个更美,实际上是迫使大家发现国画和油画的区别,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也是为了让大家树立正确的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