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215032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等奖五上表达口语交际推销从心开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观摩活动特等奖推销从心开始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三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内容推销从心开始教学设计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邓剑东一、教材分析推销从心开始是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整合内容。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让学生尝试做“小小推销员”,习作的内容是练习写说明性文章,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设计这样一次尝试性推销商品的活动,旨在指导学生初步学习推销的方法,运用说明方法学写推销词,在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对象意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际,树立口语交际的自信心,给学生以商

2、品推销的初步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学习诚信推销,培养负责任地表达。教学重难点是培养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表达。五年级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少推销,能进行简单的推销,但对于推销语言的特点了解的不多,如何有重点、有条理的、运用说明方法来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有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学生表达能力发展的差异性,在这次交际中应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与个性化评价。二、教学目标(一)学习运用说明方法写推销词,让表达更有条理,更有说服力;(二)学习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进行推销,让表达更有侧重点,初步培养表达的对象意识;(三)学习诚信推销,初步培养负责任表达的意识和品质。

3、三、教学准备每个学生精心准备一件独特的“商品”带来(可以是日常生活用品、民族服饰、艺术品、装饰品、书籍、音像制品、食品、家乡特产等)。详细了解商品的市场价格,仔细观察商品外观,着重收集了解商品的功用和特色。四、教学过程(一)尝试推销,体验表达。1.情境激趣,乐于表达。出示各种推销场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推销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自信愉悦地表达。2.尝试推销,敢于表达。自主练习,尝试向同桌推销自己带来的物品。自主学习提示:介绍清楚产品的名称、价格和特点。3.展示推销,互动表达。思考:他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推销的?你对哪个方面最感兴趣?4.生生评价,教师点拨。(二)学习推销,表达得法。1.范文引

4、路,谋篇构思。思考:推销词范文的写作顺序和选材构思。学习如何抓住商品的优势特点重点介绍。2.找出说明方法。交流最能打动顾客的语句。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归纳常用说明方法。常用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4.写推销词。运用说明方法,增强说服力。5.展示交流,引导方法,点拨语言。展示习作,互评自评,勾画商品优势特点,旁批说明方法。6.抓住优势,运用方法,自主修改。7.展示评改,呈现发展,落实运用。(三)创意推销,表达有针对性。1.案例启发,创意推销。2.针对顾客,找准需求。3.表达创意,修改习作。4.展示交流,师评生评。(四)小结。口语交际习作三口语交际我是“小小推销员”这次

5、口语交际,我们来做“小小推销员”,向别人介绍一种“商品”。为了清楚地介绍这种“商品”,你可以先阅读有关的说明书,再想想从哪些方面介绍。比如,“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在介绍时,你可以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为了使你的“推销”打动“顾客”,你还可以把“商品”带到学校,边展示边介绍。一个同学介绍的时候,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提出想要了解的问题。对“顾客”提出的问题,“推销员”要耐心解答。最后评一评,哪些同学介绍得好。习作读了本组课文,你一定体会到了说明性文章的一些特点,学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本次习作,我们就练习写说明性文章。你可以选择一种物品介绍给大家,如,蔬菜、水果、玩具、文具或电器。在习作

6、之前,通过观察、参观、访问、阅读说明书等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物品,然后再想一想,可以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写完以后读给同学听,看看介绍清楚了没有,不清楚的地方再改一改。我是小小推销员重庆邓剑东口语交际(五年级)教学介绍课前导入:邓老师先介绍冰糖葫芦,介绍北京人是如何“吆喝”冰糖葫芦,然后,教学生练习吆喝“大糖葫芦”。接下来,邓老师要学生介绍:你听到过哪些吆喝啊?(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课前交流。邓老师拿腔捏调、京韵实足的要和吆喝示范,学生对北京人冰糖葫芦的吆喝,很感兴趣,老师再带领学生一遍遍的拿腔捏调的练习,课堂上出现了“桂林京腔”的吆喝,令孩子们在课堂上捧腹。

7、在这样欢快的情景中,老师在引导学生从“吆喝”走向推销。)上课:一、读课题,老师让学生读课题,再加上自己的名字,来读课题,要求学生读出向量和自信。我是小小推销员*。二、把自己的东西亮出来,给大家看一看我推销的商品是一支笔我推销的商品是桂林特产桂花糕我推销的是一个杯子(追问什么杯子)三、学习推销:观看视频:看过跳蚤市场吗?看视频,学生在推销商品,做广告,市场上,孩子们振振有词地介绍自己要买的商品小熊。老师提问:刚才这位小小推销员,他的推销抓住了小熊的哪些方面?抓住了外形和材质。他还说了那只小熊的价格和用途。(口语交际训练,听说兼备。观摩视频,进行讨论,这是听的训练,要学生认真听才行,才能抓住说话人

8、言语的要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外观、材质、价格、用途接着,老师又提问:他的那些语言打动了你啊?买一送一、比较的方法、让人感觉很划算,迫不及待想买总结:“比较和列数字”还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举了两个例子我觉得把眼睛比做了宝石,很吸引我。总结:打比方。(其实,吆喝也好,介绍也好,都是为了推销。推销,就得能够打动对方的心思,就得讲究推销的方法。邓老师从“打动了你”切入讨论,在锻炼学生倾听,抓住要点,这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之一。听,不单纯是用耳朵听懂内容,而且得用心思考,抓住要点,是一边听,一边进行概括、总结整理;而且,要“动”,产生情感反应,“打动”,就是考虑自己内心的感受,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用“

9、打动:这个话题讨论,邓老师在引导通过听,来总结口语交际的方法推销的方法。)四、练习推销老师:你们能不能也这样做推销?学生:能教师提示:注意用上说明方法(学生练习,向同桌推销自己的商品)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我推销的是毽子子,外观花朵,底座不同,有铁环,但是是布做的。老师,我可以请人踢一下吗?老师非常赞赏请人试用,这也是推销的一种方法请一个同学做踢毽子的体验,并说自己的感觉。然后,这名学生介绍毽子的价格,告诉大家,在推销完毕,学生提出:我推销完了,大家可以和我交流一下。学生开始与他进行交流:学生:你说质量很好,万一是假的呢?卖方:你可以摸一摸教师引导总结:这位小小推销员,是从哪些方面来推

10、销的?外观、材质和价格价格、拿自己的毽子与别人的做比较,不光做了比较,而且打了比方,外形也吸引了我们。老师总结:作为推销员,我们得全面了解自己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向顾客进行介绍。(本单元,是说明文学习。介绍一样事物,就得对这种事物有所了解,多角度观察、了解。老师这样要求,不单单是概念性的说明,提出要求,而是在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要推销的商品,得先去认真了解他,并且在课堂上落实了这项要求“。)五、提出新的推销要求,继续练习:老师:但是,作为顾客,有耐心听你一一介绍完吗?我们得抓住其中最独特的优势介绍,这样才会表达得有重点。你能快速找到商品的优势吗?以桂林矿泉水为例,训练学生抓住要点,根据

11、不同顾客需求,迎合顾客心理来设计推销言语的重点。老师:介绍桂林的矿泉水,贵是贵了点,但是有优势,阅读资料(矿泉水说明),找到优势。这瓶矿泉水,优势是取自巴马山神仙泉的泉水这里是健康长寿村老师:这是这一款矿泉水的特点。老师提出要求:向运动员、向老师、老奶奶推销我知道老奶奶需要长寿的身体我觉得足球运动员需要大量水分迅速补充人体体能,盐分看看我的样子,猜猜我有什么需求健康、瘦身、强身健体(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老师对“说话推销”的要求,始终随着“推销情景、推销对象的变化而提出新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学习探究动机。推销要揣摩顾客需求,心理活动状态。说话,就得考虑听者。口语交际,推销,讲究的是

12、“简要、迅速打动”消费者,而不能长篇大论,这时“口语推销”与“发传单”最大的不同。这是生活本领。)你能针对不同顾客需求进行推销吗?所以,我们得了解顾客,这样,表达才会有针对性。练习:针对顾客需求,推销桂林的矿泉水(在这里,老师在引导学生体验着口语交际“要充分考虑推销对象的内心需求”这样的要求,你说话,得考虑听众,向谁推销,就得考虑他需求什么,从言语内容,言语方式,都得有一些变化。老师用“矿泉水”为例,让学生结合矿泉水的说明书,有选择的找到“食用效果”的针对性内容,来向不同类人群推销,从而,“推销员”不再是“自说自话”的说话课,而是真实的情景下的口语交流实践。学生在这样的“真实交际实践”中,得到

13、真实、有意义的交际体验,习得交际本领)交流:向老人推销、向运动员推销,向老师推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推销的要领,不是生硬的传授,而是引导学生借助听,来自己探究总结。)(课后思考:从选材来看,作者抓住了“桂林”有特点的东西,让他们自己感觉到自豪的东西;听,能够从中学到好的创意;老师在“推销”上,做足了文章,推销有对象,交际实质性发生,口语交际课就不单单是人人说几句话了,而切实是在“互动交流”。就本课而言,邓老师创设了很好的“真实的交际”的情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真实的交际互动,听和说,有机结合在一起,说话的要求,随着交际展开,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案例呈现得非常自然,给学生的感觉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个人觉得,邓老师的课堂,在说的指导上,非常自然,到位,但是,对听的要求和指导,相对薄弱。或许,因为本课的话题是推销,侧重了说的指导。但是个人以为,听,是口语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如何实现这个突破,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