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21387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单元 第1课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案一、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说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经过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古老的“盖天说”认为的“天圆地方” “浑天说”认为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现代探测技术证实“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问题的结论很简单,关键是让学生能领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地球有多大”这部分内容通过图片以及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说明地球的大小,其中三个数据是重点内容。知识与技能: 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知道地球的大小,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

2、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像力。2、比较教学法: 三、组织教学: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看窗外的大地,想想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学生讨论回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我们无法看到地球的真面目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探索过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地球的真实形状。一地球的形状。1、古代凭直觉臆测。“盖天说”、“浑天说” 2、16世纪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圆球体”3、近代精测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学习方法 让学生独自阅读材料并思考下列问题。1、“盖天说”、“浑天说”分别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是什么时候,从哪个国家出发,依次经过哪些大洋,绕地球一周用了多长时间?3、地球的真实形状是怎样的? 二地球的大小:三个重要数据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周长:约4万km; 表面积:约5.1亿km2 学习方法 这部分内容少,很枯燥,但是是重点内容。学习步骤:1、让学生在填图册的空白图中正确填出地球的极半径赤道半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2、数字趣味化:地球表面积约5.1亿km2相当多少个中国?(约53个) 地球平均半径是多少个珠穆朗玛峰(8844米)?(约720倍) 如果你每天来回学校走2公里,要多久才能绕赤道一周?(约55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