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211921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预测试卷(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高分押题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60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桑代克C苛勒D华生2学习中,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精细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3将所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全部列举出来,逐一尝试,虽可保证解决问题,但效率不高的问题解决方式是( )A研究式B探索式C启发式D算法式4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都属于( )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B想象的C伦理的D行为的5小刘老怀疑

2、自己的手脏,所以一天不停地洗手,这属于( )A强迫观念B强迫行为C强迫考虑D强迫焦虑6观看乒乓球抽球录像后,能以一定的精确度来演示这一动作的动作技能目标是( )A模仿B准确C连贯D习惯化7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是( )A联合群体B松散群体C正式群体D非正式群体8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大多数资料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9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 )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10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 )的功能。A培养动机B激发需要C促进和维持D培养纪律11最

3、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12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 )教养方式下形成的。A放纵型B专制型【安徽省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押题卷、大纲考点背诵】C民主型D自由型13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 )A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关14在操作的模仿阶段,动作的控制主要靠( )A听觉控制B视觉控制C触觉控制D动觉控制15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16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

4、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7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是( )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18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可以将迁移划可分为( )A正迁移与负迁移B同化性迁移与顺应性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19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20心智技能的对象具有( )A外显性B客观性C展开性D观念性21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 )的记忆策略。A感知性B理解性C计划性D调节性22“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的问题属于( )的问题。A有结构B无结构C一般性D认知性23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

5、速发展,处于( )形成时期。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24“功能固着”是由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A邓克尔B陆钦斯C托兰斯D西蒙25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经验,则宜选择(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合作学习D掌握学习26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是( )A群体凝聚力B群体压力C群体规范D群体舆论27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的评价是( )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正式评价D非正式评价28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思想29注重集体讨论的进程,经常监督人的行为有无越轨的领导属于( )A民主式B专制式C监督式D

6、参与式30用来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的是( )A评价B测量C测验D评估3119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对( )的学习研究,建构了科学教育心理学的体系。A动物B人类C学生D儿童32在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研究最多,研究时间也最长的部分是( )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33下列( )属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A认识定义的符号B熟练地运用定义C叙述定义的含义D背诵定义34教学应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是( )提出的。A皮亚杰B布鲁纳C维果斯基D埃里克森3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发展勤奋感B培养主动性C形成亲密感D建立自我同一感36学生对

7、自已认知能力的意识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A心理自我B生理自我C社会自我D理想自我37( )不属于智力群体差异表现。【安徽省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押题卷、大纲考点背诵】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水平差异3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 )A杯弓蛇影B蜜蜂采蜜C儿童对成人的模仿D近墨者黑39语文课学习作文的写作规则,这类学习主要属于( )A言语信息学习B动作技能学习C智慧技能学习D认知策略学习40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学习41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而引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附属内驱

8、力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42“闻一知十”属于学习中的( )现象。A定势B功能固着C迁移D创造性4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直觉思维B形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44采用两难故事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问题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埃里克森D班杜拉45“三个和尚没水喝”表现的是社会心理效应的(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群体极化D从众46“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现象体现了( )A消退B分化C泛化D比较47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A直接近景性动机B认知内驱力C内部学习动机D自

9、我提高内驱力48红楼梦一书,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表格D组织策略中的列提纲49如果一名5岁儿童,在用斯坦福一比纳量表进行智力测验时,不仅通过了5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6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商是( )A83B110C120D13050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是( )A原型操作、原型定向、原型内化B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C原型内化、原型定向、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原型操作、原型定向5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的动机理论为( )A强化理论B需要

10、层次理论C成就动机理论D成败归因理论52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10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能达到最好学习效果的次数应该是( )A10次B11次C15次D8次53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下列哪位教育家的成功教育经验?( )A马卡连柯B加里宁C乌申斯基D赞可夫5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锻炼法C陶冶法D榜样示范法55德育应坚持疏导为主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在方法上应采取( )A示范教育法B说服教育与适当体罚相结合C多表扬,少批评D说服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56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A德育规律B德育原则C德育

11、内容D德育方法57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 )是基础。A知B情C意D行58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由知、情、意、行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所以在教育过程中( )A严格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B以情为开端,动之以情,对学生进行教育C以行为开端,从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人手,对学生进行教育D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需要、最易生效的因素为开端,对学生进行教育59品德是( )A自然现象B生物现象C个体现象D社会现象60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是指德育的( )A方法B手段C途径D内容二、多项选择题(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涂在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5

12、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与新手比,专家具有的特征有( )A专家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说明其记忆容量大C专家善于运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安徽省教师统一招聘考试押题卷、大纲考点背诵】D专家能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2小明为了获得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他的学习动机是( )A低级动机B高级动机C外在的学习动机D内部的学习动机E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奥苏伯尔认为原有认知结构的( )特性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A清晰性B稳定性C包容性D概括性E连贯性和可辨别性4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包括( )A知识的获得B知识应用C知识巩固D知识编码E知识提取

13、5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有( )A记忆术B做笔记C提问D列提纲E画关系图6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有( )A获得与消退B正强化与负强化C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D惩罚E刺激泛化与分化7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 )三个阶段。A强迫B依从C反抗D认同E内化8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字词B人名C时间D观念E怎样骑车9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 )A课堂自然条件B师生关系C教学设施D上下级关系E空间布置10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 )A认知失调B家庭教养方式C定势D社会风气E同伴群体11对性格特征的差异分析一般从( )方面进行。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社会特征E性格的意志特征12教学中可以借助( )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A转换B记忆C解释D分析E推断13少年期的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有( )A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B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