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21133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7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活动目标】1、喜欢玩纸棒,体验游戏的乐趣,练习钻、翻。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手、纸棒、眼、头、手臂的关系,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长约50厘米的纸制彩棒。【活动过程】1、教师让幼儿自己找一个伙伴,两人组成一组。2、小朋友二人一组,手拿纸棒的两端,两根纸棒成平行状;3、游戏开始,两个小朋友一起念儿歌:“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你开,我开,哗啦过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时,两只手臂有节奏的左右摆动,念“你开,我开”时,两个小朋友同时举起同侧的一根小棒,念哗啦时,两人的头同时从举起

2、的纸棒下面钻过去,这时两人背对背站立。小朋友再念第二遍儿歌,用同样的方法再翻回来,这时两人面对面站立。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二)活动目标:1、在游戏中继续训练幼儿变速度,变方向走、跑以及训练幼儿左右跳、单脚跳。2、透过游戏训练幼儿灵敏性,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3、培养幼儿群众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活动准备:每人一个彩瓶、小鼓一个,几何图形一套,音乐伴奏带及录音机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1、队形训练切断分队,最后成四路纵队2、准备运动二、活动进行1、穿树林游戏教师讲解方法,规则,并示范要求跳时双脚尖落地屈膝跳。规则:分组进行,一个跟一个游戏:不推不挤不碰倒彩瓶,完成游戏后又跑回

3、自己的队伍。2、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先启发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玩彩瓶的方法并演示。然后幼儿自己玩彩瓶教师巡回指导。规则:在指定范围内玩,玩时要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不推不挤,不碰撞别人。3、看信号拼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教师逐一出示图形,让幼儿说出其名称再交待游戏方法、规则。规则:幼儿看到信号后自由组合拼图、拼完举手表示,当教师发出“停”的信号时即停止拼摆,以拼得又快又好的幼儿为胜。4、听信号变速度,变方向跑、走。幼儿园围绕几何图形站好,听鼓声按要求快跑、慢走。规则:鼓声快就快跑、鼓声慢就慢走。鼓声重就停。三、游戏结束1、小结游戏资料,并讲评重点在遵守游戏规则,听指挥方面。2、放松操。活动

4、结束:整队听音乐,退场。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三)设计思路:球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器械之一,它的特性的会滚动,能弹跳,有着很多种的玩法,不仅能发展走、跑、跳、平衡、爬等动作,而且还能帮助幼儿积累运动经验,提高运动能力.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班幼儿很喜欢玩球,特别是大球。为了满足中班幼儿的这种需求,设计了以玩大球为主的运动内容,并结合“我爱我家”以及“金色的秋天”的主题,设计了“欢乐宝宝逛果园”的活动。通过本次活动的设计,其目的让幼儿感受不同球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并掌握这些球的特性,进行身体运动,让幼儿体验玩球的快乐。运动目标:1、了解大球的功用,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玩球

5、。2、初步尝试合作玩球。活动准备:1、按摩球、响铃球、大滚球、羊角球。2、装扮台风的面具,一教师扮演台风。3、六个筐(家人和数字对应)、果市货架4、各种仿真水果(点数)5、各种辅助材料:绳子、圈、棍、障碍物、彩色板、花布、网架、爬网、软垫、泡沫垫、纸板6、音乐活动过程:一、热身运动:欢乐蹦蹦跳幼儿跟着音乐做欢乐蹦蹦跳的律动,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要点:能按音乐的节奏,并有表情地做律动。二、出示两种大球,引出运动主题1、出示大球:响铃球、按摩球。2、讨论响铃球和按摩球的外形特征和功能。响铃球:有洞洞,硬,能推滚着玩按摩球:有刺、软,有弹性,能按摩身体的各个部位三、幼儿玩大球1、幼儿自由选择一个球,

6、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四周巡视,并进行适时指导)2、展示交流:(1)介绍幼儿独立玩球的方法。(2)介绍幼儿合作玩球的方法四、提供辅助材料,幼儿再次玩大球。1、教师提供各种辅助材料(绳子、圈、棍、障碍物、彩色板、花布等)幼儿自由选择辅助材料,再次尝试玩大球。2、幼儿集合:交流:如何运用辅助材料玩球。3、师生共同评价幼儿创新玩法。五、游戏:欢乐宝宝逛果园1、教师介绍欢乐宝宝逛果园的游戏玩法与要求。场地中间设置果园场景,四周设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家。幼儿扮演欢乐宝宝,推着球车到果园摘水果,在摘水果过程中,如果听到“台风”来了的信号时,欢乐宝宝要立即躲避,等台风过

7、后继续摘水果,将摘下的水果一一对应送到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家。2、要点:1)每次摘水果时,摘一个水果。2)听到“台风来了”的信号时,要立即在原地进行躲避。3)能根据点数对应,送水果。六、放松活动推着球车,跟着老师绕场两周离开。案例:用绳子玩球幼儿很有兴趣玩各种大球,当玩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出示了其他辅助材料,提示幼儿能利用辅助材料玩大球。元元选择了绳子,看着自己的响铃球,不一会儿,他便拖着响铃球到处跑,边跑还边发出铃铛悦耳的响声。老师表扬到:“哇,元元,你好棒,把绳子穿过响铃球的洞洞,变成一辆响铃滚滚车啦。”听到老师的表扬,很多孩子都关注到了元元,并投去了羡慕的眼光。菲菲也去材料

8、区选来了一根绳子。她玩的是羊角球。可羊角球没有响铃球的洞洞啊,正当她在找什么地方可以穿绳子时,突然,她发现了两只“羊角”,于是兴奋地将绳子的一头系在一个羊角上,跨上羊角球准备出发。没跳几下,菲菲又下来,看了看那根拖在地上的绳子,发了愁。老师说:“菲菲,看看能不能用这根绳子,和好朋友一起玩呢?”菲菲找来了茗茗(也玩羊角球),两人在一起商量了一会儿,便看到绳子的另一端被系到了茗茗的一个羊角上,两人一前一后,向开火车一样,一起前进。她们跳到老师面前,得意地说:“老师,你看呀!我们两人在开火车呢。”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四)游戏目标:1、幼儿通过游戏探索妙妙糖果的多种玩法,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

9、趣。2、通过推、走、跑、跳等动作的练习,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3、通过游戏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集体意识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游戏准备:糖果布袋、音乐。游戏过程:1、出示糖果,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糖果)这就是“神奇的妙妙糖果”,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快去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吧。2、幼儿听音乐和妙妙糖果跳舞。让我们和妙妙糖果一起跳一支舞吧。3、幼儿探索妙妙糖果的不同玩法。自由探索玩法。妙妙糖果最喜欢和小朋友做游戏了,因为每次游戏时小朋友都会给他取许多好听的小名,你可以和它一边玩一边想它的小名。个别幼儿示范玩法,并给妙妙糖果起小名。你和妙妙糖果怎么玩的?给他起的什么小名呢?

10、幼儿相互学习妙妙糖果的不同玩法。4、分组探索合作游戏:运送妙妙糖果。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种运送妙妙糖果的方法。幼儿分组练习运送妙妙糖果。游戏:运送妙妙糖果。(可交换玩法再次比赛,)5、集体游戏:给灾区小朋友送糖果。在四川汶川发生什么事?大地震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灾难?大家是怎样帮助他们的?我们把“神奇的妙妙糖果”送给灾区的小朋友好吗?用“胶胶糖”快速变成一列火车,开往灾区,途中用压路糖走过碎石路,用跳跳糖跳过山坡。点评:本次体育游戏的教具采用幼儿最喜欢的糖果形式出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又采用一物多玩的游戏方式贯穿整个游戏活动,让幼儿自由探索妙妙糖果的多种玩法,发展

11、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整个游戏环节设计紧凑合理,环环相扣,由易到难。游戏以给糖果起小名的方式让幼儿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喜悦。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亲切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和蔼可亲,能够根据每个环节的需要时而温柔,时而活泼。在幼儿分组合作运送妙妙糖果中,教师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注意个体差异,始终鼓励每位幼儿,并对于个别能力较弱但对比赛坚持到底的幼儿及时表扬,培养了他们持之以恒的体育精神。游戏能够通过简单的教具引发幼儿多种动作的练习,从而较好的发展了幼儿身体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活动设计的各个环节更是动静交替,符合幼儿身体运动的规律,促进幼儿身体素质

12、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与提高。在最后的环节设计能够结合实际,通过给灾区的小朋友送糖果,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我认为此课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本人自身素质也很高,师生互动很好。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五)设计思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让幼儿尝试进行运动,幼儿可以用身体趴着或站着将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向前进行滚动,还可以用其它的办法来玩,激发幼儿对玩此游戏的兴趣,让幼儿在玩中其乐融融。运动目标:1、有兴趣尝试“滚动的宝宝”的运动游戏。2、体验合作玩的快乐。运动材料: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若干。运动过程:一、教师介绍运动内容,激发

13、兴趣二、幼儿尝试运动1、这些用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可以怎么玩?2、怎样玩才能使席子、塑料台布自制成的滚筒向前移动?(幼儿讨论)3、幼儿自选器械尝试运动幼儿在尝试运动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并进行适时引导。三、幼儿展示交流1、幼儿集中,请部分幼儿将自己的玩法进行展示与交流。2、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评价。3、教师进行提示:(1)除了用身体趴着将滚筒向前进行滚动外,我们还可以怎么样将其向前滚动?(2)合作玩怎样玩?四、幼儿再次进行运动幼儿再次进行运动时,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有新的玩法产生。重点:引导幼儿能合作玩。案例一:滚动的宝宝教师们为中班的幼儿自制了“滚动的宝宝”户外运动区域器械,这些器械是用席子

14、、塑料花台布和透明台布制成的,将这些材料做成圆形让幼儿钻在里面进行滚动,由于教师急于投放,让幼儿直接玩了起来,结果,能力强的幼儿玩起来了,而且也较感兴趣,能力弱的幼儿只在旁边观看,但是在教师的催动下,这些幼儿也愿意尝试,玩着玩着他们都一一走掉了。分析: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台布和透明台布制成的幼儿运动器械,教师很有创意。但是在投放前,教师缺少兴趣的激发,由于自制的滚动器械是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台布和透明台布制成的,不象买来的滚动器械那么漂亮,而且买来的滚动器械直接就是撑着的。可是自制的滚动器械是撑不起来的,要靠幼儿的钻进去的身体来支撑,一边支撑一边向前爬,这对刚升入中班的幼儿要完成这

15、样的游戏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采取的指导策略应该是:1、先请大班的幼儿作示范,还可以请班上能力强的幼儿作示范,从而引起幼儿玩的兴趣。2、让能力强的幼儿和能力弱的幼儿一起玩,已此带动。3、教师用语言进行鼓励,幼儿一边玩一边不断地进行鼓励,对有进步的幼儿在全班再进行表扬,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小的奖励,比如:用小的粘纸贴在幼儿的手上或额头上,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幼儿玩的兴趣。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方案标准版本(六)设计意图:汽车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开汽车,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十分感兴趣,他们都愿意当司机。所以我设计了一节游戏动汽车开来了,、透过乐曲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潜力,初步学会按主角表演游戏,懂得简单的交通规则。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潜力,初步学会按主角表演游戏,随音乐有节奏的开汽车。2、会听辨音乐中的“叭叭叭”声,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3、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活动准备:1、录音机及已录好汽车开来了的音乐,供音乐游戏时用。2、录音机、磁带、交通标志、玩具汽车,自制的人行横道线、红绿灯。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游戏兴趣。1、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