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210559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谈教师的专业成长滨州信息技术 1 班指导教师 夏学华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话说有位智者,门下聚集了许多的学徒。他希望从中挑选出一位最优秀的门 徒来继承他的衣钵,于是他让门徒们出外旅行一年,然后回来向他汇报他们的见 闻,到时再决定选择谁为衣钵弟子。可谁料,一年过去了,没有一个门徒再回到 智者的身边。智者伤心失望极了,就去找他的朋友白隐禅师诉苦。白隐禅师把智者带到一棵大树下,问他是否还记得它。智者毕恭毕敬地参拜 大树后,回答说:我怎么会忘了它呢,它曾经为我遮风挡雨。禅师对智者说:你 的门徒虽然一个都没有回来,但他们不会忘记曾经在你这里栖息过,你已经长成 他们心中的一棵参

2、天大树。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也说,好的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 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 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称其为教育。我想说的是我们教师应该做一棵和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高尚、睿智、进取。 首先要有树自身的“根深叶茂”自主专业发展有自我向上的内驱力,多读书、看报,多做读书笔记,多记录思维火花,多 积累经典。既要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又要注重语言的锤炼,文字的书写,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树立自己的课程观: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程意义、内容、目标的理解; 树立自己的教材观:自己对教材的组织编排,目录结构的

3、理解; 树立自己的教学观:自己对教师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如何成为 一名好教师的理解;树立自己的学生观:自己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成长规律、现有基 础、在学习中所处的地位的理解;树立自己的教学观:对教学是什么,如何准备、开展、反思等问题的理解。 有效途径: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循环往复。写读书笔记,写日志。可以是纸质的,便于多次翻看思考和修改;可以是电 子稿,便于保存;也可以是博客文章,便于交流。树木的成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讲,阳光来自专家的引领。不要对专家抱有成见。虽然大多数专家都是偏重理论而缺少实践的,但他们 往往能高屋建玲地看问题。而且能帮助我们从琐碎散

4、乱的实践中发现有规律的东 西,进而让我们的实践更有目的性和有效性。往往令我们有“原来如此”的顿悟。专家不会主动来找你。你要利用读书、看报、读网等一切机会了解跟你有共 同研究兴趣的专家的信息,他们的研究内容,他们的著作、文章、团队,尽可能 地尝试与他们开展专业对话。空气和水分来自同伴互助。“独木难成林”,“一枝独秀不是春”,放下架子, 开诚布公地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跟根全国各地的同仁进行交流,你会发现在你前 行的路上,尽管有风有雨,但是有人与你同行,而且甚至有先行者在披荆斩棘。 你会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你会不再苦闷彷徨,困顿挣扎,而是仿佛看到了黎明 的曙光。树木的成长离不开土壤,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

5、就是课堂教学。教什么?为什么教这些?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教的怎么样?怎样教更 好?不断自我反问这些问题并探求相应的答案,我们就能在课堂教学的土壤中扎 下根,不断汲取专业成长的营养。教什么?要有对课标的理解、对课程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材的了解 来确定。这些理解和了解有了,也就知道该教什么和为什么教这些了。怎样教?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问题,应由“教什么”的答案、学生的 特点和基础、教学条件、教师条件等方面的问题来决定。为什么这么教?要基于对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认识。教的怎么样?教学评价的问题,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 学后的感觉、教师教后的感觉两个方面来综合评定。怎样教更好,是教学反思的问题。尽管教师的工作是最富挑战性的工作,但只有这种工作是人与人心灵交流, 思维碰撞,共同成长的工作。让我们做一棵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大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