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20564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50分)和第卷(非选择题50分)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1.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 .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贵族土地私有制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

2、,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促进小农经济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铁犁牛耕的出现及普及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D.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形成.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最早出现在 A.西周晚期 B.春秋战国 C.秦朝 D.汉朝.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 B.手工业的发展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D.铁器时代的到来唐朝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最大的是A筒车的发明 B曲辕犁的创制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荒田开垦下列四本书中记载“

3、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A农桑辑要 B氾胜之书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商代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情况A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B青铜器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C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D生产规模相当大10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11. 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直接用来冶铁的工具 B.利用水力鼓风的工具 C.灌溉工具 D.用来舂米的工具12 史书中关于景德镇制瓷业中“共计一胚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的记载不能反映的是:规模大,分工极细 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相比发

4、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雇佣和被雇佣的劳资关系 机器生产形成发展A B C D13某地出土了一把古代钢剑,它的制造年代不会早于 A春秋时期 B夏商时期 C东汉时期 D隋唐时期14下列瓷器品种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 B白瓷、青瓷、五彩瓷、青花瓷 C青瓷、白瓷、五彩瓷、青花瓷 D青花瓷、青瓷、白瓷、五彩瓷15下面是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肖恩公爵“最重要的中国藏品”目录,从中可以推测(1)很多漂亮的、上乘的男女服饰(2)一面橄榄绿色的丝绸的中国旗(3)一个彩色瓷制的中式观象台(4)一个六边形的中国灯笼(5)一张竹制的女士用床A当时的清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B中国已陷入落后挨打

5、的状况C其收藏受到中国文化热影响 D其藏品都是从中国掠夺而来16现在网络上的架空历史小说盛行,小明也想写一部以满足自己梦回盛唐的夙愿,请问可以出现于其小说之中而又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在柜坊使用交子结交程咬金 与诗仙李白用白底蓝花的酒杯畅饮 用灌钢法炼制的长剑迎战安禄山的叛军 与魏征共游长安夜市A. B. C. D.17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商业发展的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B.唐朝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C.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 D.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主要是铁器和纸张18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

6、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19柜坊被视为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因为它A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 B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C印制纸币交子,代替铁钱在市场流通 D发放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 20纸币“交子”的出现,说明A造纸业发达 B印刷技术先进 C金属货币数量不足 D商业的高度发展21“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22.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明

7、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 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23.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 C劳动力缺乏 D资金短缺24.清代广州的十三行是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C政府特许的外贸商行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25.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封建统治 B限制工商业发展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

8、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社会怎样的生产方式?(分)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分)(3)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社会有利于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存在的因素。(4分)(4)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自

9、耕农经济的优越性和局限性何在?(4分)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前段时间中央台热播的电视剧大清徽商中有以下几个片段:片段1:大清盛世,皇上南巡。扬州的徽商们在盐商总商汪仲连的带领下大张旗鼓地准备接驾。突然,他们接到消息:济南总领接驾事宜的商人邹嗣煌未合皇上的意,遭到追究而自杀了!凶讯传来,扬州商人不知接驾之事该办得节俭还是豪华,诚惶诚恐。 片段2:汪仲连请扬州知府钱木斋给当年的同榜、现在南巡行营中随驾的房崇古写信,托房崇古代为引见总管太监洪公公。洪公公借机敛财,二十万两银子只换得他一句回话:按豪华办!商人们为保全自身,只得挖空心思想办法讨皇上开心 片段3:正在汪宗昊婚礼当天,父亲汪仲

10、连却被数名扬州府衙役抓走,知府钱木斋不容分辩就把他押进大牢,而巴文藻也早已被抓。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材料三:北京路不仅有浓郁的商业氛围,而且积聚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汇聚了6个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物古迹。它们是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千年古楼遗址、南越国御苑遗址、西汉水闸遗址、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和千年古寺大佛寺。其中,古道遗迹是在2002年夏发现。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考证,古道始于唐代,至民国年间。街道路面层层叠压11层:第11层砂石路距今地表深约3米,与第10、9两层

11、铺砖路属唐代;第8、7两层铺砖路为五代南汉国年间:6、5、4层属宋代;第3层为南宋至元;第2层石板路属明代。往下有汉唐时期的淤积泥,到4.5米深处发现有南越国时期遗迹,往下为淤泥层,直至7.9米深见灰红色生土,表明这里曾是河涌地段。据史志载,今北京路自隋唐以来一直是广州城的中轴线。同一时间,在北京路步行街还发现了千年古楼遗迹。经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考证,该处为清、明、宋三个历史时期层层叠压的门楼遗址。其遗存有清代的基础垫土层与木桩的柱孔;明代的门楼西门洞铺石路面和抱鼓石等:宋代的门楼西门洞砖铺路面和石门槛等。宋门楼历三次建造,南北跨度逐次扩大,依次为9米、12米、22米。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徽商”属于什么团体?(1分)在材料中,徽商 的生存与发展遇到什么问题?(2分)请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困难源自于何种政策?(1分)此政策的根源又是什么?(2分)(2)对比材料一所反映的政策,材料二的观点是否认同?(1分)黄宗羲为何会提出此种观点?(2分)(3)材料三反映的是著名的广州北京路步行街的历史,请结合材料、所学知识与你个人的认识,谈谈自古以来广州在商业发展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