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201587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GMP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5题每个空格1分)版的GMP共有14章313条,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2010版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3.所有人员应当明确并理解自己的职责,熟悉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并接受必要的培训,包括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4.企业应当对人员健康进行管理,并建立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5.进入洁净生产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6.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不同级别洁净区之间的压差应当不低于10帕斯卡。必要时,相同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

2、(操作间)之间也应当保持适当的压差梯度。7.生产设备应当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当标明清洁状态。8.应当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设备以及仪器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9.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贮存和分配应当能够防止微生物的滋生。纯化水可采用循环,注射用水可采用70以上保温循环。10.物料和产品应当根据其性质有序分批贮存和周转,发放及发运应当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11.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的每个包装容器上均应当有清晰醒目的标志,并在隔离区内妥善保存。12.记录应当保持清洁,不

3、得撕毁和任意涂改。记录填写的任何更改都应当签注姓名和日期,并使原有信息仍清晰可辨,必要时,应当说明更改的理由。13.批记录应当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质量标准、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稳定性考察、确认、验证、变更等其他重要文件应当长期保存。 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15.每批产品应当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1.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2.交叉污染:原辅料或产品与另外一种原辅料或产品之间的污染。3.批号: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次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

4、和(或)字母的组合。4.气锁间:设臵于两个或数个房间之间(如不同洁净度级别的房间之间)的具有两扇或多扇门的隔离空间。设臵气锁间的目的是在人员或物料出入其间时,对气流进行控制。气锁间有人员气锁间和物料气锁间之分。5.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防止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6.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三.简答题(2题共40分)1.GMP的制定目的是什么?(10分)本规范是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质量和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本要求,目的是确保续稳定地生产出适用

5、于预定用途、符合注册批准或规定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药品,并最大限度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风险。2.生产中一般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30分)(一)在分隔的区域内生产不同品种的药品;(二)采用阶段性生产方式并在适当清洁后生产不同品种的药品(三)设臵必要的气锁间和排风;空气洁净度级别不同的区域应有压差控制;(四)应尽可能降低因空气循环使用,或未经处理及未经充分处理的空气再次进入生产区导致污染的风险;产尘量大的洁净室(区)经捕尘处理仍不能避免交叉污染时,其空气净化系统不得利用回风;(五)在容易发生污染和交叉污染的药品生产区内,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六)采用经过验证

6、并已知效果的清洁和去污染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清洁;(七)采用密闭系统生产;(八)干燥设备的进风口应有空气过滤器,出风口应有防止空气倒流装臵;(九)生产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发霉器具;使用筛网时,应有防止因筛网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十)必要时,应对与物料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的残留物进行检测;(十一)应使用设备清洁状态标识;(十二)液体制剂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工序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名词解释:1.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指为确保产品符合预定用途所需质量要求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全部活动总和。2.批号: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次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3.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理论产量

7、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二、填空题:1.GMP的含义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识,标明设备编号和内容物(如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没有内容物的应标明清洁状态。3.所有物料和产品的发放应符合先进先出和近效期先出的原则。4记录填写应做到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读,不易擦掉。5人作为药品生产的污染源,包括自身产生和携带的两类污染物。6.每批药品应有批档案,包括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批包装记录和药品放行审核记录、批销售记录等与本批产品有关的记录和文件。批档案应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存放、归档。7.所有记录至少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确认

8、和验证、稳定性考察的记录和报告等重要文件应长期保存。8.药品生产对卫生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环境卫生系指生产区、生产厂房及其周围卫生要求,也包括水和空气。 9交叉污染是一种药品被另一种药品污染。10.在生产过程中,每项操作进行时应即时记录,操作结束后,应由生产操作负责人确认并签注姓名和日期。三、选择题1取样指令应包括什么内容?(ABCDE)A取样的频次B取样方法C取样数量D取样人的姓名E取样器或瓶2.规定的反应罐出现故障。什么情况下被授权人员可以命令操作人员使用另一个罐?(C)A当罐同型号时B当罐经过正确清洁时C当罐的型号相同又经过正确清洁时D以上回答都不正确3.记录为什么要存档?(C)A在追踪错

9、误时有用B证明没有犯过错误C二者都对D二者都不对4.质量标准指什么?(A)A质量要求B生产规则C检验规程D包装规程5什么能导致药品的污染?(ABCDE)A头发B润滑油C微生物D其它药品E清洗液6.一种贵重药品的过滤器需要清洗三次,每次需用水20升,这名员工用60升水洗了一次,这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吗?(C)A不会B会,这次过滤将产生不同的成分C会,杂质没有有效除去7.何时可以调整仪器允许的偏差范围?(C)A如果一台仪器还没被校验B如果还未影响到药品质量C批准后D不用调整8.那一种说法是正确的?(BC) A不允许使用自己复制的SOP进行操作B所有过期的SOP都需要存档C文件的最长有效期是5年9.什么

10、时候操作人员可以偏离规程?(D)A在不影响药品质量时B在他认为规程不对时C在得到本部门经理批准时D任何时候都不行10.可能引起污染的因素是什么?(D)A人员和设备B人员和环境C人员、设备和其它药品D人员、设备、环境和其它药品四、简答题1.GMP的制定目的是什么?(10分)答:本规范是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质量和生产进行控制和管理的基本要求,目的是确保续稳定地生产出适用于预定用途、符合注册批准或规定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药品,并最大限度减少药品生产过程中污染、交叉污染以及混淆、差错的风险。2.QA的主要职责有哪些?(15分)本职工作:(1)负责生产车间产品制造全过程的质量监控。(2)负责半成品、待包装品、

11、成品的取样及向下工序放行。(3)监督和检查生产车间现场清查工序,确保其按GMP文件执行,避免交叉污染。(4)监控包装过程按工作程序执行。(5)负责半成品颗粒、重量差异项目检验及产品各工序外观检查,填写半成品传递卡。(6)负责下发工序合格证及清场合格证。(7)负责成品留样,在库监督样品取样。 7 直接责任:(1)对生产车间的GMP执行和管理负监督责任,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报告。(2)对工序放行递交影响产品质量负责。(3)对取样符合GMP要求负责。(4)对半成品部分项目检查结果及各工序产品外观检查结果负责。新版GMP生产管理试题答案 姓名: 日期: 分数: 满分1001.所有药品的生产和包装均应

12、当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有相关记录,以确保药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并符合药品生产许可和注册批准的要求。2.应当建立划分产品生产批次的操作规程,生产批次的划分应当能够确保同一批次产品质量和特性的均一性。3.除另有法定要求外,生产日期不得迟于产品成型或灌装(封)前经最后混合的操作开始日期,不得以产品包装日期作为生产日期。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如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确认无潜在质量风险后,方可按照正常产品处理。不同品种和规格药品的生产操作,除非没有发生混淆或交叉污染的可能。6.生产期间使用的所有物料、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的容器及主要设备、必要的操作室应当贴签标识

13、或以其他方式标明生产中的产品或物料名称、规格和批号,如有必要,还应当标明生产工序。7.容器、设备或设施所用标识应当清晰明了,标识的格式应当经企业相关部门批准。除在标识上使用文字说明外,还可采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被标识物的状态(如待验、合格、不合格或已清洁等)。8.每次生产结束后应当进行清场,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遗留与本次生产有关的物料、产品和文件。下次生产开始前,应当对前次清场情况进行确认。批准的人员出入。10生产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如:空气洁净度级别不同的区域应当有压差控制;采用经过验证或已知有效的清洁和去污染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清洁;必要时,应当对与物料直接接触的设备表

14、面的残留物进行检测;干燥设备的进风应当有空气过滤器,排风应当有防止空气倒流装置;生产和清洁过程中应当避免使用易碎、易脱屑、易发霉器具;使用筛网时,应当有防止因筛网断裂而造成污染的措施;液体制剂的配制、过滤、灌封、灭菌等工序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1.生产开始前应当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上批遗留的产品、文件或与本批产品生产无关的物料,设备处于已清洁及待用状态。检查结果应当有记 录。生产操作前,还应当核对物料或中间产品的名称、代码、批号和标识生产所用物料或中间产品正确且符合要求。12.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并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操作间编号、产品名

15、称、批号、生产工序、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核人签名。清场记录应当纳入批生产记录。污染和交叉污染、混淆或差错风险的措施。14.包装开始前应当进行检查,确保工作场所、包装生产线、印刷机及其他设备已处于清洁或待用状态,无上批遗留的产品、文件或与本批产品包装无关的物料。检查结果应当有记录。包装操作前,还应当检查所领用的包装材料正确无误,核对待包装产品和所用包装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状态,且与工艺规程相符。15.每一包装操作场所或包装生产线,应当有标识标明包装中的产品名称、规格、批号和批量的生产状态。分装、封口后应当及时贴签。未能及时贴签时,应当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发生混淆或贴错标签等差错。17.单独打印或包装过程中在线打印的信息(如产品批号或有效期)均应当进行检查,确保其正确无误,并予以记录。如手工打印,应当增加检查频次。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