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6201547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科学专业建设规划(2006-2010)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之一。人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正视工业革命以来发展中的环境问题,综合性的环境类学科得到迅猛发展。我国教育部于1995年将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列为一级学科以来,环境类专业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尤为迅速。浙江万里学院于2000年开始招收环境保护专业专科学生,并于2003年起招收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学生。五年来,共招收330名专科生和315名本科生,且已有249名专科学生学成毕业,环境科学系较好地完成了第一阶断的发展规划。为使环境科学系的学科发展能适应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实施浙江省生态省

2、建设战略的需要,特制订环境科学系20062010年发展规划。一、环境科学学科发展的背景长期以来,经济的增长被视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工业化革命有力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增长,迅速地改变着社会面貌。但伴随着人类社会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人类将直接面对着由此而引起的人口急剧增加、自然资源逐渐耗尽、工农业污染等破坏了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人类对不顾生态环境保护而高速发展经济带来的一件件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事件及一桩桩由环境问题引发的国际纠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人类的未来,寻求经济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协调平

3、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人类的唯一选择。人类对环境认识的历史性飞跃,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等专业人才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成为各领域最抢手的专业人才,环境类专业的高等教育事业应时而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之一。我国近十几年持续的高速度经济发展令人注目,但长期以来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相当严峻,无论是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西部待开发地区,面临的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都相当艰巨,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然而我国的环境教育起步较晚,为适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的需要,环境科学与工程的高等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迅速成

4、为一个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毕业生一直被认为是今后20年内最急需的8种专业人才。浙江省是经济发达的大省,同时也是资源缺乏的小省。其经济发展模式中,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资源的综合与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浙江省继海南、吉林、黑龙江等省市实施生态省战略建设,提出自2003年起的二十年内建成“绿色浙江”的十大工程,将对环境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保持持续的旺势,为浙江万里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挑战。二、环境科学系发展思路1培养目标环境科学专业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其环境质量之间相互关系

5、的科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随着对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所涉及的学科范围将不断扩大。为此,环境科学系各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适应环境科学学科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应用型人才能力和个性化素质要求,即应该系统掌握环境类相应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了解环境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2规划发展思路基于环境科学系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环境科学系需制定好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近期发展规划,多方位、多途径挖掘内部潜力,进一步加强软

6、、硬件建设,在本规划的中、后期成为校重点专业;提高系内每位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参与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依据科学的合理的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专业人才。三、环境科学系发展规划1专业设置环境科学系已在2000年和2003年分别设置了环境保护专科专业和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四年中共招收了330名专科学生和153名来自省内外的本科学生。为适应“绿色浙江”的生态环境工程建设的需要,环境科学系应逐步淡化专科专业,转而强化本科专业。环境科学系于2005年申报设置环境工程本科专业,计划在2006年开始招收新生。在进行调研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和生态省建设项目

7、的实施,计划在2008年前后开设环境科学的生态学专业,并作好设置资源与乡镇规划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2学生规模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入以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完善,选择环境类专业学习的生源将看好。环境科学系的上述专业若能全部招收本科专业的学生,各设置专业的在校学生规模分别为:专业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计划学生数480360240专业发展规划实施后,计划在校本科学生总数达1080名。3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体,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的保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仍将是环境科学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四年来,通过专业人才的引进和招聘,环境科学系的教师队伍正在壮大,一支人员稳定

8、、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目前,环境科学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7名和3名专职实验教学人员,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8名,占现有教师的47.06;在教师的学历构成中,博士4名,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3.53,硕士6名,占教师总数的35.29;在年龄结构中,35岁以下的教师7名,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占教师总数的41.18,另从浙江工业大学聘请了4名教授、副教授兼职任课。然而,与迅速扩大的学生规模相比,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还是相当艰巨。根据现有的教师情况和各专业的发展要求,需继续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主要是环0境工程、环境污染控制、环境生物与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市政工程和资源与环境地学等相关专业的

9、高级人才,在本规划实施期间能设置上述本科专业的情况下,建成一支人数为65人左右的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环境科学专业教师学历及教师队伍发展计划(20062010年)06/07学年07/08学年08/09学年09/10学年10/11学年本科生22222硕士2435353638博士810152225教师数3445526065教师在职学习是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环境科学系将在安排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安排教师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和业务进修;积极鼓励教师走出校门,结合本省、本市的发展积极开展和承担环境科学及环境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

10、取得相应的上岗资格。实验教学队伍是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有高素质的实验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环境科学专业应进一步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和在职培养相结合,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一支人数为810人左右的能吃苦耐劳的、实验技术过硬的实验教学队伍。 应加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资料信息人员队伍建设,加强各类资料、信息的收集、归纳、整理、分析和应用的能力,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材料。4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实施培养方案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的质量。因此,规范化的课程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通过课程建设,使

11、每门参建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资料、考核方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有很大的起色。前两年,由于大多数教师都忙于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且大都涉及较新的教学内容,很少能兼顾到方方面面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进展较慢。无机及分析化学和企业环境管理的课程建设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建设将在今后几年内基本完成,环境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建设也应完成。0607年课程建设的安排计划课程名称主持人课程名称主持人06年废水处理工程白春节近代仪器分析夏静芬有机化学徐伟民环境学概论马占青环境经济学黄平沙环境监测林建原07年环境微生物学熊尚俊环境化学滕丽华环境规划学白春节环境生态学胡长庆环境影响评价马占

12、青环境管理与环境法王佩儿计划在0607年启动的网络课程建设有企业环境管理,近代仪器分析和环境微生物。5教学改革环境科学系旨在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因材施教,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整教学内容,深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1)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执行总纲,现执行的环境科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随着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对环境科学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应及时进行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突出课程教学的基本知

13、识点,强化基本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创新和创业意识、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不能全盘照袭本科教学已有的模式。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及特点进行了多种方式方法的探索,教-文-议,互动式和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已见成效及推广。各课程仍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深入的改革,积极推广应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网上辅导,全面推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建设,提高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倡导个性教育。认真指导

14、学生撰写小论文和年度论文,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校际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引进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与有关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了解新技术、新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3)双语教学倡导专业课程教学同专业外语教学结合,拟先在学生学习了专业英语以后的两个学期中选择部分专业选修课中先进行双语教学,再扩大到其它高年级课程,以提高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选拔和培养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4)实践教学环节环境科学与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实践

15、教学环节是培养与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实践技能水平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工作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不断整合、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的过程中,使实验、实践性教学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达到25左右。要理顺各实验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内容,构建好实验课程体系,提高实验教学内容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教育以化学类实验为主线,实验课程体系设计为三个层次的课程教育,并在每个学期都安排有实验课。第一学年以学习、掌握规范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为主,将实验内容设计成系列性、综合性,并辅以设计性实验及选做实验项目,使学生熟悉从洗涤仪器、配制试剂开始到实验数据处理及评价的整个实验过程;二学年以较复杂的定量分析实验和水、大气、土壤中的部分环境监测项目的分析为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质量;第三学年以学习专用分析仪器操作和水、大气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为主的实验内容,为从事本专业工作作好准备。要结合实验课程教学和素质教育项目向学生开放实验室,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为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及其前期准备工作提供条件。制订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办法及措施。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已独立设课,其实验课程体系已基本确定和实施,但仍需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继续探索和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尤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