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199187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发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开展的轨迹及其未来的走向转自:社会科学战线 车文博二十世纪是西方现代心理学家兴旺兴旺的时代,是西方心理学学派林立、多元取向的时代,也是西方心理学弊端严重、面临变革的时代。因此,研究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开展的轨迹及其今后的走向,不仅有助于把握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内在思想逻辑,总结西方现代心理学开展的历史经历,而且还有助于明确今后心理学开展的方向,推进心理学的改革,为人类心理学的开展做出更大的奉献。一、西方现代心理学开展的轨迹 西方现代心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德国,以冯特18321920创立实验心理学为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冯特在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国际心理学专

2、业队伍的建立等三个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奉献。 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后,和任何一门新兴科学产生时一样,也围绕着这一科学的对象、任务、性质和方法展开了剧烈的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十个学派: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完形心理学或格式塔心理学;行为主义;日内瓦学派,又称皮亚杰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或认识心理学。 应当指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开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其内在思想逻辑线索的。它围绕着心理学终究研究什么对象、应该怎样进展研究方法这样两大根本理论问题,反映着构造主义或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或功能主义的对立与论争展开的。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3、以后 与冯特同时代的奥国学派创始人布伦塔诺18381917的意动心理学首先冲击了冯特内容心理学。坚持研究心理元素的构成,还是心理的整体.这是当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争论的焦点。冯特内容心理学主*,心理学应采取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内容直接经历构成的元素及其复合体形成的规律。而意动心理学则主*,心理学的主要方法是观察而不是实验,应以意动或心理活动为心理学研究对象。例如,人看见颜色,颜色是心理内容,看见是意动或心理活动。它突出了心理学要以研究心理的动态活动、整体指向、活动机能为重点。 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的对立导致二重心理学的产生。这是冯特的学生符茨堡学派的代表屈尔佩18651915以及麦塞尔18

4、671937所主*的。他们企图缓解这一对立,把内容、意动融合起来,认为意动心理学应有实验的必要,而实验心理学也应有意动的研究。这种调和结果趋于失败,受到批评。 由于内容心理学研究意识经历内容的元素及其构成,意动心理学研究意识活动的机能与整体指向,因而内容心理学即构造心理学、元素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即机能心理学、整体心理学。因此,十九世纪末叶,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实质上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的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对立的开端。这一对立的渊源,在古代是以古希腊罗马原子论心理学思想与柏拉图理念论和亚里士多德生机论心理学思想的对立为胚胎形式,在近代则以英法两国经历主义心理学思想联想主义与感觉主义与荷、德

5、两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官能主义与统觉主义的对立为表现形式。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 从本世纪初至三十年代,西方现代心理学处于学派林立、众说纷坛的状态,但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对立仍然是西方各心理学派形成与开展的主线。下述的五个过渡,既表达了这一长期争论的思想实质和理论来源,又说明了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开展的根本线索和主要趋势。由内向的研究向外向研究的过渡,即由封闭意识的构造、元素的研究,到开放机能、行为的研究。 以冯特为奠基者、铁钦钠18671927为形成者的构造心理学,是用实验法第一个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国际性学派。它促进了西方现代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开展,但属于内容心理学的*畴,最终陷入了

6、元素主义和内省主义的境地。 意动心理学把内容心理学推进了一步,以实用主义为哲学根底,以构造主义过渡到机能主义,即从对已形成的全部心理内容的分析,到开场强调人的意识对环境适应的研究。机能主义既是一个对意识从内部封闭式的研究到内外关系开放式的研究,又是一个从构造的研究到机能研究的过渡。它企图解决两个主要问题:机能的功用,如芝加哥学派;对心理现象做分割的整体化的研究,如詹姆士18421910的意识流,哥伦比亚学派有关个体差异、学习心理学、心理测量的研究。当然,由于他们片面强调人与动物的连续性而无视甚至否认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异,又出现了生物学化的倾向。 新精神分析、日内瓦学派都比较重视社会文化、家庭、人

7、际关系对人的心理的作用,如阿德勒18701937对“生活风格、“社会兴趣的研究,文化派和社会心理学以社会文化背景及人际关系的重视,都说明了这一特征。当然,他们并未完全摆脱生物主义和心理主义的羁绊。由分析性的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过渡,即由心理元素分析,到心理构造整体性的研究。 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反映着元素分析与整体研究的对立。这一对立,以德国形质学派为中介而进一步开展的。这一学派是布伦塔诺的弟子厄伦费尔18591932、麦农18531920于18901900年建立的。他们依据意动心理学的观点,主*形、形质的形成有赖于意动。这种观点在以后的十年中,通过麦农的弟子威塔塞克1870-1915

8、,传给完形心理学。他们把通过知觉研究所发现的规律,推广到全部心理学之中。 整体性原则是心理学开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符合现代横向科学开展的规律。譬如,完形心理学派反对构造学派的元素主义,主*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构造,强调整体的观点和各局部之间的动态联系,是合理的。但由于它否认过去经历的作用,未从历史的观点看整个构造的性质,存在先验论的倾向。后来,为日内瓦学派、认知心理学所弥补。由表层的研究向深层的过渡,即由表层的心理现象和外显行为的研究,到需要、动机、情欲、人格的研究。 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以心理治疗为中介,以德国单子论、唯意志论和唯能论为哲学根底,形成精神分析学派。传统心理学

9、根本上研究人的表层心理和外显行为,尽管这些也是值得研究的,但是它们并不能完全反映人的心理活动的全貌。由此弗洛伊德提出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处进军,提醒潜意识的奥秘。故精神分析又称深层心理学。这样就改变了长期把心理学对象只局限于意识这一狭窄的层面,又开辟了一块心灵世界的新大陆“潜意识王国,为研究完整的人格和多元化自我做出了奉献。当然,弗洛伊德贬低意识,夸大潜意识,鼓吹泛性论,其结果必然导致非理性主义地境地。由静态的研究向动态研究的过渡,即从心理静力学的分析,到心理动力学的研究。 内容心理学是静态的研究,未做连结活动的探讨,而意动心理学则做了努力,但又仅限于指向性的研究。 构造主义是静态的,机能主义是

10、动态的。经过英国沃德18421925、司托特18601944强调动机的中心支配作用,又开展到麦独孤18711938的目的心理学和筹划心理学。 动力观点和动机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的共同取向。吴伟士18691962的动力心理学、弗洛伊德18561939的精神分析、麦独孤的筹划心理学、托尔曼18861959的目的行为主义、勒温18901957的场论、马斯洛19081970的动机层级论、费斯廷格1919的认知失调论等就是明证。为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波林18861968在?实验心理学史?1950年修订版一书中,还设专章阐述了动力心理学的问题。由上到下的研究向由下到上研究的过渡,即由人的意识的研究到动物心理

11、学的研究,再由动物心理的研究转向人的行为的研究。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是内容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对立、斗争的继续和开展。内容心理学向构造主义心理学开展,铁钦纳坚持研究“是什么的心理学,即内容是什么.不探求其意义和价值。而意动心理学则向机能心理学开展,主*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强调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认知、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它同构造主义相对立,采用了发生学的观点和客观方法,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开展。但它陷入了生物学化的境地。这是美国心理学的主流和特色。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的对立,以动物心理学为中介,如英国罗曼尼斯18481894的“拟人说与其对立的摩尔根18521936的“节省律,进一步过

12、渡到和行为主义,即从上到下的过程、到从下到上的过程的过渡。行为主义既厌弃构造主义那种把意识分解为感觉和感情两个主观元素,又厌弃机能主义那种保存一些模糊术语发情绪、意志、历程等不彻底性,竭力把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行为统统归结为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从这一意义上说,机能主义只不过是进化论的假儿女,而行为主义才是“唯一彻底而符合逻辑的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18781958自称是彻底的机能主义者,指铁钦纳所要求的机能主义,这说明行为主义与机能主义的血缘关系。 现代心理学的产生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的开展中,一般的倾向是由一个层面转到另一个层面,即由一个极端转到另一个极端。如只讲意识不讲潜意识,或只

13、讲潜意识不讲意识;只讲意识不讲行为,或只讲行为不讲意识;只讲元素分析不讲整体综合,或只讲整体综合不讲因素分析;只讲机能不讲构造,或只讲构造不讲机能;只讲人和动物的共性和连续性,不讲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等等,各执一端,均有片面性。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出现逐渐抑制片面性、极端性,互相吸收、融合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不同根底上的综合:托尔曼在行为主义根底上的综合。通过吸收完形学派、机能主义、精神分析及现代自然科学成果,行为主义由华生对分子行为或小件和行为的研究开展为托尔曼对整体行为或大件行为的研究,并且“中介变量的形式复活了意识的作用,即公式的产生。这就

14、是说,托尔曼在行为的心理分析中,从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探索有机体的内部过程,以解答“为什么有这反响的问题。勒温在完形心理学根底上的综合。勒温弥补了这一学派过去只研究知觉之缺乏,日益重视需求、动力、人格的研究,加强对心理生活空间、心理整个过程的研究,进而开创团体动力学并扩展到社会心理学的领域。另外,在批判构造主义的静态分析的同时又用真实局部的动态分析恢复了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文化派在精神分析根底上的综合。新精神分析注意抑制弗洛伊德潜意识决定论和生物主义的极端片面性,不但不否认意识的作用,甚至开场注意意识的功能,特别是日益重视社会文化的因素,提出所谓“社会决定论弗罗姆、“文化决定论卡丁纳的原则,

15、并把重心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转移到人际关系上。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 在西方现代心理学的开展中,上述三种综合虽然做出了自己的奉献,但是还没有完全抑制各自学派的局限。因而,到了六十年代以后,在当代心理学的开展中,又出现了与现代哲学中的科学主义与人体主义两大思潮相适应的两种更大的综合取向。认知心理学的综合。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构造主义认知心理学如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心理主义认知心理学如行为主义逐渐衰落期间主*研究心理、意识等内部过程的人和信息加工心理学三种。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则专指信息加工心理学,即用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心理活动的历程,这就是现在通常使用此概念的内涵。 如果说新行为主义、完形心理学派和新精神分析的综合主要限于心理学派自身内部的综合,则认知心理学则除了这一综合外,还包括同邻近科学之间的综合。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既吸收了机能主义、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等心理学派关于认识开展和儿童思维的成果,又集合了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的智慧,以我为主,创造性地综合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