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198965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学3.学时/学分:58/3.5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5.先修课程:植物学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2.课程目标:园林树木学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指定的园林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是园林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开展园林树木育苗、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植物栽培养护等工作的基础,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知识是否扎实、技能是否熟练,将对后续课程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非常强调内容的基础性、科学性、知识性、地方性和

2、前沿性。同时,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生态学习性、地理分布和园林用途。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上以讲授为主结合现场教学及实践教学共同进行,讲授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有重点阐述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树木识别技能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园林树木的物候观察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工作及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总论(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园林树木学的特点、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2.理解园林植物、园林树木、观赏植物、花卉等概念之异同;3.掌握掌握我国园林树木种

3、质资源的特点、现状及发展动态。(二)教学具体内容1.园林树木学的定义及任务1.1概念1.2园林树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3园林树木学的特点、学习方法和基本要求2.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3.中国的园林树木资源和科学遗产3.1中国“园林之母” 3.2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特点3.3中国在园林树木方面的宝贵的科学遗产(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园林树木的概念;2.几个概念之异同点;3.园林树木资源的特点;4.中国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特点。(四)思考题1.简述我国的园林树木资源特点;2.中国被称为“园林之母”的原因;3.选择一种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观察和画出其展叶期、开花期的树形,并用文字进行描述。第一章 园

4、林树木的分类(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拉丁文发音和植物命名法;2.理解园林树木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掌握植物学分类和实用分类系统的基本要点。(二)教学具体内容1.植物分类学方法分类1.1植物分类学方法概说1.2自然分类系统的基本原则1.3植物拉丁文发音和植物命名法1.3.1拉丁字母发音1.3.2植物命名法1.4主要分类系统特点简介1.5植物分类检索表2.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法2.1依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2.2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2.3依树木的园林用途分类2.3其他分类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植物命名法、种的概念;2.园林树木在园林建设中的实用分类系统;3.城市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作用及

5、其表现形式;4.植物拉丁文发音和植物命名法;种的概念;检索表的编制。(四)思考题1.任选6种树种编制检索表。2.以“桃”为例画出其定距检索表(五)实训项目实训一 园林树木学检索表的编制1.内容:以怀化地区园林中常用的蔷薇科树木为例,编写蔷薇科树木定距检索表。2.目的:掌握用植物检索表或其他工具书识别本地区园林树木的方法;了解常见园林树木学检索表的种类及编制方法。3.要求:必修第二章 园林树木生态习性及群落生长发育规律(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园林树木的生物学习性;2.园林树木的生态学习性;3.园林树木的分布。4.城市环境概述;5.园林植物及其环境的生态关系;6.园林树木群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二

6、)教学具体内容1.树木生长的环境因子1.1温度因子1.2水分因子1.3光照因子1.4空气因子1.5土壤因子1.6地形地势因子1.7生物因子2.城市环境概说2.1城市气候2.2城市的水和土壤2.3建筑方位和组合2.4空气污染区3.植物群落体4.植物的生活型和生态型5.植物群个体的组成结构5.1自然群体的组成结构5.2栽培群体的组成结构6.植物群体的分类和命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园林植物及其环境的生态关系2.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四)思考题1.概述园林树木群落及其生长发育规律2.简述园林植物及其环境的生态关系(五)实训项目实训二 园林树木学物候期观察1.内容:选定5种有代表性树木,每隔一定时

7、期观察并记录其变化;观察不同树木的季相变化情况。2.目的:学会园林树木学物候期的观测方法。掌握不同园林树木的季相变化规律。3.要求:必修第三章 园林树木的功能(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2.理解并熟悉园林树木的生态功能;3.掌握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二)教学具体内容1.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功能1.1空气质量方面1.2温度方面1.3水分方面1.4光照方面1.5声音方面2.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功能2.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2防风固沙2.3其他防护作用2.4监测大气污染3.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3.1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的意义和特点3.2园林树木的树形及其观赏特性3.3园林树木的叶形及其观

8、赏特性3.4园林树木的花形及其观赏特性3.5园林树木的果实及其观赏特性3.6园林树木的其它观赏特性4.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4.1园林树木生产功能的意义及其特点4.2园林树木的经济用途(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园林树木的美化与防护作用2.园林树木的抗灾防灾作用(四)思考题1.简述园林树木的美化作用。2.简述园林树木的防护作用。(五)实训项目实训三 校园裸子植物识别1.内容:观察各种球果,熟悉球果构造及各部分形态术语。2.目的:掌握常见裸子植物树种的形态特征,区别易混淆树种3.要求:必修第四章 园林树木的配植(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园林树木的配植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树种;2.理解园林树木造景的基本手

9、法,熟悉园林树木配植的方式与类型;3.掌握园林树木的配植原则,园林树木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植的方法。4.对园林树木配置作出合理的评价(二)教学具体内容1.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2.配置方式2.1按配植的平面关系分2.2按配植的景观分3.配植的艺术效果(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2.不同配置方式及其适用条件、树种(四)思考题1.选择一效果好的配置图,结合园林树木配置原则进行分析。2.解释园林树木配置的原则。3.配置的方式主要有哪些?(五)实训项目实训四 校园被子植物识别1.内容:观察木兰科、蔷薇科、豆科等花器官构造和果实形态。2.目的:掌握常见被子植物树种的形态特征,区别易混淆树种。3.

10、要求:必修第五章 城市园林树木的调查与规划(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的意义2.理解园林树种的调查方法3.掌握城市园林树种规划要求、原则,掌握城市园林树种调查的概念、调查程序;(二)教学具体内容1.城市园林树种调查与规划意义2.园林书中的调查2.1组织与培训2.2调查项目2.3园林树木调查的总结3.园林树木的规划3.1树种规划的原则3.2树种调查和规划的方法、步骤4.古树名木的调查与保护(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城市园林树种调查的项目与程序2.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原则;3.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四)思考题1.解释基调树种、骨干树种。2.结合树种规划原则,分析所在城市的园林树种规划。

11、(五)实训项目实训五 园林树木标本的采集与制作1.内容:采集10份树木样本,制作腊叶标本。2.目的:学会树木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3.要求:必修各论裸子植物亚门苏铁科、银杏科、南洋杉科、松科、杉科、柏科、罗汉松科、三尖杉科、红豆杉科(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植物形态术语;2.掌握裸子植物的观赏特点、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以及识别特征。(二)教学具体内容1.主要特征及主要代表种的主要形态、树木整体形貌、习性、观赏特性、园林用途。2.裸子植物(Gymnospermae)主要特征3.各科的主要种、主要特征及园林应用方式(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松、杉、柏科的主要特征2.代表树种的形态特征3.植物形

12、态术语的解释(四)思考题1.从形态上区别马尾松与黑松、雪松与金钱松。2.解释种鳞、苞鳞、球果。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杉科、柏科(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 掌握杉科、柏科的主要特征。2. 掌握各科代表树种的形态特征、习性、用途等。3. 掌握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形态描述差异。(二)教学具体内容杉科Taxodiaceae柏科Cupressaceae1.科的主要特征2.属、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杉科、柏科主要特征。2.各科代表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四)思考题1.从形态比较松科、杉科、柏科的差异2.区别下列树种:水杉、落羽杉、水松与池杉;圆柏与侧柏(五)实训项目实训六 主要裸子植物识别与鉴定1.内容

13、:调查怀化地区苏铁科、银杏科、杉科、松科、柏科、三尖杉、罗汉松科、红豆杉科等科的分布及运用情况,识别不同园林树种的形态特征。2.目的:掌握常见裸子植物树种的形态特征,区别易混淆树种。3.要求:必修被子植物亚门胡桃科、杨柳科、木兰科、蜡梅科、山茶科、瑞香科(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胡桃科、木兰科、杨柳科的识别特征、观赏特性与园林运用2.明确重要树种的观赏特性及应用、主要生态习性(二)教学具体内容胡桃科、木兰科、杨柳科、山茶科、蜡梅科1.主要特征2.属、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木兰科、杨柳科、胡桃科、山茶科的识别要点2.代表种的观赏特性与园林运用(四)思考题1. 为什么在哈钦松系统中木兰科被认

14、为是原始的科?2. 观察校园中春季开花的树种,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壳斗科、榆科、木犀科、悬铃木科、梧桐科、桑科(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壳斗科、木犀科、悬铃木科科的主要特征2.掌握各科代表树种的形态特征、习性、用途等3.掌握被子植物的形态描述(二)教学具体内容壳斗科、木犀科、悬铃木科、榆科、梧桐科、桑科1.科的主要特征2.属的特征3.种类、用途(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科代表树种的形态特征、习性、园林运用(四)思考题1.归纳花单性的树种。2.列出具有叠生芽的植物。3.解释聚花果、聚合果。樟科、虎耳草科、海桐科、杜仲科、玄参科、芸香科(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樟科、槭树科、芸香科科的主要特征。2.掌握各科代表树种的形态特征、习性、用途等。(二)教学具体内容芸香科、樟科、杜仲科、虎耳草科、海桐科、玄参科1.科的主要特征2.属、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科代表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观赏特性与及应用、主要生态习性。(四)思考题列出常见三出叶脉的植物种类。蔷薇科、金缕梅科、毛茛科、小檗科、杜鹃花科、珙桐科(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蔷薇科的主要特征。2.掌握蔷薇科四亚科的区别。3.掌握各科代表树种的形态特征、观赏特性等。(二)教学具体内容金缕梅科H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