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197710 上传时间:2024-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学复习(题)(带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地图学单项选择题 1、 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B ) A.数学要素 B.图形要素 C.辅助要素 D.补充说明 2、 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 A ) A.等角投影 B.等积投影 C.任意投影 D.无法确定 3、 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 A ) A.等积投影 B.等角投影 C.任意投影 D.方位投影 4、 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C ) A.21731公里 B.731公里 C.231公里 D.31公里 5、 若主方向最大长度

2、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 ( D ) A.a=b B.ab C.ab D.ab=1 6、 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 C ) A.直线 B.折线 C.大圆弧线 D.螺旋曲线 7、 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 C ) 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 B.变形与方向无关 C.长度无变形 D.纬线无变形 8、 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 D ) A.21500公里 B.500公里 C.215公里 D.0公里 9、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 C ) A.赤道

3、B.两极 C.中央经线 D.各纬线 10、 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 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 11、 球面上一半径为2毫米的微圆,投影后变为长半径为3毫米,短半径为2毫米的椭圆,则面积比为:( B ) A.1 B.1.5 C.2 D.2.5 12、 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 A ) 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 B.便于分割图纸 C.分幅编号的需要 D.便于地图使用13.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 A ) A.小比例尺地图 B.大比例尺地图 C.平面图 D.地球仪 14

4、、 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C) A.等距投影 B.等角投影 C.等积投影 D.任意投影15、 地图上经线长度比为1,纬线长度比大于1,则该投影为:(A ) A.等距投影 B.等角投影 C.等积投影 D.几何投影 16、 球面上系列微圆,投影后变为大小不等的椭圆,但椭圆的短半径均相等,且长度比为1,则该投影为:( B ) A.等积投影 B.等距投影 C.等角投影 D.多圆锥投影 17、 在1:5000地形图上一条河流宽1.2厘米,则河流的宽度为:( A ) A.60米 B.600米 C.30.5米 D.无法计算 18、 有一幅1:500000的地形图,其所

5、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17,该图幅东内图廓线的经度也为117,则该图幅变形较小的区域是:( A ) A.地图的东部 B.地图的西南部 C.地图的西部 D.地图的西北部19、在进行干旱区地图概括时,一般全部保留河流、水井、泉等,是因为:(C ) A、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B、地图比例尺 C、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D、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20、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 C ) A.合并 B.位移 C.分割 D.降维转换 21、 比例圆结构符号反映事物构成的数量指标是运用各扇形的:( B ) A.面积 B.圆心角 C.半径 D.弧长 22、 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形图上,要了解相对高差小

6、于10米的地形变化情况,需加绘: ( D ) A.首曲线 B.间曲线 C.计曲线 D.助曲线 23、 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 D ) A.地理图 B.小比例尺地图 C.中比例尺地图 D.大比例尺地图 24、下列给出的表示地形的方法中,立体感最强的表示方法是:( D ) A.等高线法 B.分层设色法 C.分层设色与明暗等高线法D.晕渲法 25、测得a、b两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201.3米和207.5米,若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为5米,则a、b两点间的基本等高线有:( C ) A.4条 B.5条 C.6条 D.7条 26、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用半依比例符号表示的

7、事物有:( C ) A.森林 B.洋流 C.公路 D.气象台站 27、 下列属于普通地图的是:( B ) A.人口图 B.政区图 C.地形图 D.水系图 28、 在地理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一般采用:( A ) A.等等(相同)高距 B.变等高距 C.较大等高距 D.较小等高距 29、 下列地理事物中,适合用等值线法制图的是:( C ) A.人均产值 B.人口分布 C.气温 D.农作物分布 30、 在专题地图中专题内容的表示应:( D ) A.具有统一的符号系统 B.采用统一的表示方法 C.具有统一的地理基础 D.突出显示在第一层平面上 31、 在下列表示方法中,需要考虑受光情况的是

8、:( C ) A.等值线法 B.分层设色法 C.晕渲法 D.点值法 32、 在地形图上加粗绘制的等高线为:( D ) A.首曲线 B.间曲线 C.助曲线 D.计曲线 33、 有一高速公路宽120米,若在1:10000地理图上用符号表示,应采用:( C ) A.依比例符号 B.不依比例符号 C.半依比例符号 D.象征符号34、一幅土地利用类型图上,体现的是土地的: ( D )。A.定量信息特征 B.等级特征 C.数量特征 D.定性信息特征35、点状符号在数量对比上最常采用的几何符号是( B )。A、三角形 B、圆形 C、正方形 D、六边形3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为了便于查看等高线的高程,规定从0

9、米起算,每隔4条等高线绘一条加粗实线,这样的等高线也称为( B )。A、首曲线 B、计曲线 C、间曲线 D、助曲线37、某地种植农作物中小麦占40%、水稻占30%、大豆占20%、薯类占10%,确定为小麦区采用的方法是:( A )。 A、定名量表 B、顺序量表 C、间距量表 D、比率量表地图学填空题1、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遵循一定的 数学法则 ,具有完整的 符号系统 ,经过 科学概括 ,是 地理信息 的载体。 2、 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 同心圆 ,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 圆形 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 同心圆弧 ,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 中伟 地区沿 纬线方向东西延伸 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

10、投影等变形线为 纬线的平行直线 ,该投影适合制作 赤道 附近沿 赤道两侧东西方向 延伸的地图。 3、 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 等角投影 、 等积投影 、 任意投影 三类。其中投影条件为ab=1的属于 等积 投影,该投影的特点是 面积 保持不变,但 角度 变形大。 4、 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因素有制图区域的 地理位置、范围和形状 ,制图 比例尺 ,地图的 内容 和 出版方式 。 5、 地图投影必然产生 变形 ,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建立起来的 经纬网 形状也不同,其 变形性质 和 变形分布规律 也不同。 6、 地图主比例尺是表明地图投影时 地球半径缩小 的倍率,只适合于个别 没有变形的点或线

11、。 7、 地图概括的方法可以归纳为 分类 、 简化 、 符号化 和 夸张 。 8、 制约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地图的 用途和主题 、比例尺、 制图区域特点 、 数据质量 和图解限制。 9、在点符号中,表达顺序可以采用 尺寸 变量,配合 亮度 、彩度或 颜色 变量,构成对象的强度变化。 10、 表示比例圆的数据尺度有: 连续 尺度、 非连续 尺度和 任意 尺度。11、 现代地图表示地貌的基本方法是 等高线法 ,其表示地形的缺点是 立体视觉效果 较差,弥补的方法有 分层设色 法和 晕渲 法。 12、地图符号的按比例分类可分为: 比例符号 、 半比例符号 和非比例符号。13、椭球体三要素: 长半轴

12、、 短半轴 和扁率。 地图学判断题1、 数学要素是保证地图具有可量测性和直观性的基础。( )2、 地图是一种形象-符号模型。()3、 等角航线在球面上表现为除经纬线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 4、 在任何地图上都存在长度变形。( )5、 地图主比例尺是地图上所注明的比例尺。( )6、 如果最大长度比、最小长度比、经线长度比和纬线长度比均相等,则肯定是等角投影。( X )7、 在等积投影图上以破坏图形的相似性来保持面积上的相等。()8、 保持变形椭圆主方向中某一个长度比等于1就是等距投影。()9、如果制图区域呈现南北、东西差别不大的圆形区域,则应选择圆锥投影。(X)10、风景画实质上也是地图。(X)11、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12、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13、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X)14、 分类和选取是地图概括的主要手段。()15、 夸张是为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16、 合并是指合并同类地物的碎部,以反映地物主要的结构特征。()17、 绘制线状符号选择色相或彩度应以较深的色彩为宜。()18、专题内容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地理基础。()19、 移图是主图的一部分。()20、在中学用中国地形地势图上,用褐色表示青藏高原,用绿色表示东部平原等,这种地形的表示方法属于分层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