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19692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风险管理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风 险 管 理主讲人:韩终雪(博士、教授)第一章 风险管理导论第一节 风险及其本质一、 风险的概念1、 风险是损害或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2、 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风险是指在给定的客观情形下,在新定期间内,那些可能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差异程度。用概率统计的术语表述:风险大小则是损失的期望质和方差决定的。风险的大小的本质上决定于不幸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严重性。风险大小分级矩阵: 损失程度 严重 轻微 (大、严重)(大、轻微)(小、严重)(小、轻微) 损失概率: 二、 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实质因素风险因素 心理因素 人为因素 增加和 道德因素产生风险事故直接 原因 间接引致损失 直接损失间接损

2、失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变动产生变动程度风险三、 风险的特征(一) 客观性风险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所引起的。(二) 偶然性其一,风险事故发生与否不确定其二,风险事故何时发生不确定其三,风险事故会怎样发生,损失多大不确定(三) 可变性风险的变化,主要由风险因素引起的。第二节 风险的分类 静态风险 自然力不规则作用一、风险 人们的错误或失当行为招致 动态风险 社会经济的变动 两者的区别: 静态风险对整个社会而言,一般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动态风险对社会而言并不一定都是损失。 从影响的范围看,静态风险只有少数社会成员损失,动态风险影响较为广泛。 静态风险对个体而言,风险事故是偶然的、不规则

3、的,就整个社会而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动态风险很难找到规律。二、纯粹风险与投资风险 纯粹风险风险 获利机会 投资风险 财产风险风险 潜在损失形态 人身风险 生命风险 责任风险 健康风险第三节 风险管理及其作用一、 风险管理的概念理解风险管理概念应注意的几个要点:1、 风险管理的主体是经济单位,即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等。2、 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识别和风险衡量是基础,选择合理的风险处理手段是关键。3、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安全保障。二、 风险管理的必要性理由 人类的安全需求 风险的代价: a、风险事故的代价 直接损失 间接损失b、风险因素的代价 社会生产力

4、和个体福利水平的下降 社会资源的分配失衡 第五节 风险管理的生产与发展一、 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1906年,美国首先提出“安全第一”的思想,US钢铁公司懂事长BH凯里将公司的经营方针改为“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1912年,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研究制定了有关企业安全管理的法律草案。1917年英国成立“英国安全第一协会”二、 德国的风险政策与美国企业的保险管理1德国: 1015年企业风险论 风险政策 保护企业为目的 核心 保护政策 适应于 可能预算的风险 不可预测的风险 处理手段 风险控制、风险的分散、风险补偿、转移、防止、回避和抵消。 2美国:著作问世 风险管理 1950年加拉格

5、尔的著作首次提出 企业的风险管理 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合著 风险管理与保险 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合著组织设置 风险和管理协会成立 1975年,RIMS人才培养1960年亚普沙那大学企业管理系开设风险管理课程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多数大学的工商管理学院及保险系普遍开设风险管理课程。美国是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从费用管理出发,把风险管理作为经营合理化的手段提出的。 3我国风险管理的前景现状: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概念引进较晚企业、事业单位、甚至公民风险意识淡薄行业、企业仍停留在抓安全生产这一风险管理最初浅的层面上自然灾害的预报、意外事故的鉴别和管理仍是政府各主管部门的事各“ ”几乎没有专门的风险

6、管理机构和组织,更不要说风险管理计划书前景尤指企业风险管理的前景分析随着企业规模成长和财产的聚繁,发生风险事件的概率增加和损失程度增大,客观上要求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加大风险防范力度。风险管理将从单一的安全生产向风险管理转移,最终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这一渐进发展历程。由于企业产权制度的更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会促进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政府的政策、法规和监管职能,是企业加快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第二章 风险管理计划 险管理计划是指一个能够提供、调动资源,以抵消、减少偶然损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系统。第一节 风险挂名了目标 风险管理目标:企业目标:生存、发展、获利 企业环境:客户、政府、竞争者、供应商

7、 企业特有的属性:发展历史、管理者个性经历、资产规模 企业上述三个方面影响风险管理目标的设置一、 总目标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人力 专门的机构、专职的人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成本 物力 配置必要的技术设施 才力 保险费、自保基金机会成本损失、借款利息支出、忧虑价值安全保障 风险损失的减少 实际损失时能及时充分补偿二、 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一) 损前目标:是指风险事故发生之前,风险管理应达到的目标1、 经济目标风险管理必须合理经济 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导致安全保障 合理性 降低风险管理成本 程度的降低 问题2、 安全系数目标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3、 合法性目标4、 社会公

8、众责任目标(二) 损后目标1、 生存目标企业生存的基本要素:生产、市场、资金、管理2、 持续经营目标是指不因为损失事件的发生而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断。在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时,为了使企业在损失事件发生后能持续经营,应做出科学安排。、 分析企业饿生产经营活动,看整个流程中哪些环节最不可以中断,找出关键环节。、 分析面临的风险,看哪些风险事件对关键环节具有破坏性,找出最危险事件。、 制定最危险事件发生的应付之策,筹足应付最危险事件的经济资源。3、 获得能力目标事件发生后,企业的获利能力仍最低报酬率。4、 收益稳定目标为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必须增加风险管理支出,更多地使用保险及其转移技术。5、 发展的目标

9、风险管理者必须建立高质量的风险管理计划,及时有效地处理各种损失结果,使企业在损失发生后能迅速地取得补偿。(三)、目标的冲突经济目标 一致性 生存目标 安全系数目标 持续经营目标损前目标 合法性目标 矛盾体 获得能力 社会责任 收益稳定 损后目标 一致性 发展的目标 社会责任目标无论是损前和损后目标,目标层次越高,其管理成本越大因而与经济目标的矛盾和冲突越突出。第二节 风险管理组织组织 结构:部门结构 组织模型 关系:组织成员中的权责关系风险管理的组织是指通过确定一定的组织关系和组织结构,使企业各部门成员协调工作,从而保证风险管理的实现。一、 企业组织结构与风险管理组织1、 直线制组织结构特点:

10、垂直领导,由企业领导人全权负责,不设职能机构,只设协助人员。适应对象:小企业优缺点:风险管理简单明了,责权分明,效率较高。但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者的知识、经验和才能,对领导者素质要求较高。而且,无法处理复杂的风险。2、 职能制组织结构特点:企业内设置若干相应职能机构,部分管理职能下放到各职能机构和专职人员手中。这些职能机构和人员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有权向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和指示。适应对象:大、中型企业优缺点:专职部门管理、专业人才的使用,可使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容易造成多头领导,有时会使下级无所适从,从而造成秩序紊乱。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特点:企业内部建立行政领导系统。各级行政

11、领导人统一管理本单位、本部门的行政工作,直接向上级负责,对下有指挥命令权。各级行政单位设置的职能机构是领导人的参谋,不能对下级行政单位下达命令。 适应范围:大、中型企业 优缺点:风险管理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是协助企业高层领导,起着咨询服务作用。对下级无,命令权;相对集权,整个企业又可以在统一的领导下。二、 风险管理组织的一般结构 (P40)三、 风险管理部门的地位1、 职责:识别、衡量风险 拟订、选择风险处理方案 风险处理效果评价2、 与企业其它部门的关系 会计部门 财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 购销部门 生产部门 人事部门四、 风险管理部门的绩效评定 结果定向标准:关注的是工作绩效,不关心1、绩效评定 工作中的努力 行为定向标准:关注工作中所付出的与目标相关的努力,因为这努力最终能导致目标的实现。 符合标准2、评定结果 没有达到标准 超过标准3、 作用:适时适当地调整风险管理计划,使之不断完善,与企业实际情况更为贴和,并为企业提供更好更有效的保障。第三节 风险管理计划书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