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194008 上传时间:2023-01-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毕业论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学 院 金融学院 班 级 081金融工程2班 学 号 200827084 姓 名 题 目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指导教师(姓名及职称)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利率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风险之一。因此,如何管理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将是摆在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为此,本文采用理论描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我国现实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系统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存在的程度及其管理状况。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成因。本文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和我国14家

2、上市银行两年的报告数据,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及其偏离度和缺口率四个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关键字:利率风险,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风险管理China commercial bank interestrate risk researchAbstract:With the advance of the liberalization of interest rate,interest rate risk will become one of important risks to commercial bank

3、s in our country.So,how to manage interest rate risk will be a practical task for financial authority and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foreign advanced theories and experience,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s the magnitude of interest rate risk of the

4、 commercial banks in our country and its management state with combining theory descrip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d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interest rate risk,and then had analysis of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of the causes of interest rate risk. The paper chooses interest rate sens

5、itive in two years to analyze the magnitude of interest rate risk with interest rate sensitive gap,interest rate sensitive ratio and its deviation and gap ratio,at last draw a conclusion.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the paper also maks some suggestions.Key words:Interest Rate Risk,Commercial Banks, In

6、terest Rate Sensitive,Management on Risk目录引言1一、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概述1(一) 国内外文献综述1(二) 利率风险的定义3(三) 利率风险的分类4二、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实证分析5(一) 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5(二)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6(三) 研究结论 11三、政策建议12参考文献15引言我国目前理论方面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商业银行自身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这包括商业银行的一般利率风险和我国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利率市场化中所遇到的特有风险,以及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识别、度量和控制。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西方

7、国家的“滞胀”把凯恩斯经济学拖入泥沼,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学派大盛其道。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产品、资金、要素、专利等资源在全球范围流动。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以利率市场化为主的金融自由化浪潮。通常,金融自由化包括利率自由化、产品自由化、机构自由化和市场自由化等,其中以利率自由化为核心。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由于利率风险管理理论源自于西方,国内学者的研究普遍侧重于介绍国外先进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相应的,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如果长此以往,容易产生一种不良倾向,即对国外的做法介绍的过多,而深入分析这些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进行创新型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并且分析不够深刻,更谈不

8、上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体系。笔者希望通过研究,以分析利率敏感性缺口方法在中国的适用性为切入点,为科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奠定基础。一、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概述(一)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外研究综述由于 20 世纪 70 年代之前西方各国的利率水平都保持相对稳定,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并不突出,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管理并没有强烈的需求,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也不是很多。随着金融体制改革、金融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利率风险逐渐跃升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严重威胁着商业银行的生存。在这种情形下,专门针对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从而西方的利率风险管理理论也日益成熟起来。

9、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西方学者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基本上趋于成熟,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并在实务界广泛应用。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的研究综述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是通过研究利率变动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利率风险的管理。摩根和史密斯(Morgan and Smith,1987)建立了一个动态规划模型,认为由于未来短期借款的不确定性的存在,存贷款期限完全匹配的头寸并不是没有风险,商业银行应该保持一定的缺口,通过承受一定的风险来规避另外某些风险。阿尔文和布鲁克纳(Arvan and Brueckner,1986)也提出

10、了一个缺口管理模型,来研究可变利率抵押贷款的最优定价合约问题。Van Sonlai and Kabir Hassan(1997)通过对净利息边际率等指标与不同期限缺口进行实证研究,考察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使用缺口模型的效果;其实证结果肯定了缺口分析作为资产负债工具,对于美国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显著作用。同时,很多学者对缺口分析也持否定态度。Segerstrom(1990)指出,缺口分析无法正确衡量利率风险且会限制银行的获利能力。Taylor(1991)指出缺口分析,无法立即地反映资产与负债重新定价的讯息。Penza and Bansal(1999)认为,该方法主要的缺点在于对敏感性资产(RSA)

11、和敏感性负债(RSL)计算到期日或者重新定价日时,假设某时间段所有资产和负债处于在该时间段的中间位置,这种假设过于粗略和缺乏根据。2.国内研究综述国内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而言还比较少,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处在中央银行高度管制之下,对利率风险管理的需求是随着近年来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而逐渐增强的。由于管理当局考虑到金融领域的扩散性影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到 1996 年才真正启动。改革前期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主要是合规性管理,并无管理规避利率风险的压力和需要。因此,相关的学术研究也较少。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风险管理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尚待深入,主要

12、停留在对国外利率风险的推介阶段,应用性的文献相对较少。(1)关于利率风险识别的研究综述针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渐进性质,黄金老将利率风险分为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不仅面临重新定价风险、基本点风险、收益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这四大风险之外,还面临难以适应利率市场化这一特定历史阶段所产生的规则等变化带来的阶段性风险,并认为我国利率在市场化改革之后显著升高的可能性不大,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难以适应不规则波动的利率环境是主要的阶段性风险。武剑将利率风险分为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形式恶化、金融市场波动、国际利率和汇率变化等,这些宏观变量将影

13、响市场利率水平,最终对商业银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冲击;内部因素包括资产负债结构失衡、利率决策管理失误、内部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邵伏军全面总结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风险包括微观风险和宏观风险,并把阶段性风险和恒久性风险归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微观风险。(2)关于利率风险计量的研究综述陈忠阳在将持续期缺口模型(也称久期缺口模型)用于利率风险的管理技术后,认为利用持续期缺口模型管理可以改善和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水平,但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系统内引入这种现金的利率风险管理技术的条件还未完全具备。陈波、姚建丽建议采用“两阶段”战略来引入和应用久期技术:第一阶

14、段是建立以“敏感性缺口为主,久期缺口为辅”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体系;第二阶段是建立以“久期缺口为主,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为辅”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体系。陈新跃、张文武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介绍了国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技术,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的选择应是:近期通过“强化缺口管理,完善持续期限分析,引入计算机动态模拟”实现资产负债的精细化;远期运用新兴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对我国商业银行主动进行收益管理。贺书婕总结了美国商业银行几十年来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变化趋势,认为静态缺口分析方法已经被扬弃,动态的收入模拟分析方法正在成为主流。对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在研究、摸索利率

15、管理方法的过程中,动态模拟分析的结论很重要,而对结论产生过程的理解和监控更为重要。(二)利率风险的定义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入与预期值的偏差。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以下简称原则)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M.经济研究,2001版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银行的财务状况暴露在利率变化之中。从定义可以引申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即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利率风险的必要条件是商业银行经营有关资产和负债业务,这里的有关资产业务主要是与利率关联的发放贷款、证券投资、同业拆出等;有关负债业务主要是与利率关联的吸收存款、同业拆入、发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