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193817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图形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前思考 :比较图形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五年上册 49-50 内容。这节课本人主要 基于两大意图:其一是研读教本,立足学生,注重课前学习活动的趣味性和操 作性。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数方格及割补法在 图形面积探究中的应用,积累探索图形面积的活动经验。其次,搭建平台,引 领探究,让探究性学习引领课堂,覆盖于课堂主要环节,内容涉及知识本身, 或是涵盖教学重点难点,探究活动在教学中起到导向的作用,同时也构成整个 课堂的支架。学习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数方格及割 补法在图形面积探究中的应用,积累探索图形面积的活动经验

2、。2、通过观察、 比较、交流、归纳等活动,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3、体验图形 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重点: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并体会比较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数格的方法(不满 1 格按一格计算)教学设计: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通过课前的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吗?(揭示课题: 比较图形面积)你在预习中遇到了什么困惑或想知道些什么?设计意图:以问题式直接引入课题,让学生带着思考进入课堂。二、分享课前习1、课前习题一:请你用彩笔图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请写出你是怎么知道的?导学(1):复习面积概念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

3、么是面积吗?导学(2):比较规则图形面积大小你课前习是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呢?哪种最简单呢?请你说说方法。方法 1:直接测量计算。方法 2:把正方形分割移补变成长方形。方法 3:数格子。方法的简便性让尽可能让学生答辩比较(教师不用急于判定是哪种方法较 简便,而是带着同学们的疑问进入到下一环节,比较更多图形面积。)设计意图:通过对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面积的再认识,迁移出新的学习内 容,让学生运用自我学习经验解决问题,发现引出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探究 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探究欲望。2、课前习题二:剪下课本书附页 2 图形,观察并比较附页 2 的图形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把你的发现方法记录下

4、来。(课本 p49 页例图)导学(1):小组交流 达成共性学生们根据小组交流指引分别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法,并由组长归纳小 组有几种方法,并组织代表发言。导学(2):集体分享 学生汇报平移、割补、平移、重合三、深化课中习1、探究展示、拓展个性学生以小组为代表汇报方法,教师板书方法一:数格子。通过数格法可以发现图和图面积相等,图、图和图的面积也相 等。(板书:=,=,数格法)方法二:割补法。通过割补法验证图、面积都相等。让学生拿图形模型裁剪割补(板 书:=,割补法)方法三:组合法通过组合法可以发现和图组合起来等于图、面积。(板书: 图+图=图、)方法四:重叠法通过重叠法发现图和图面积相等(板书:

5、重叠法)方法五:画图法通过在图和图之间画上对称轴,得出他们是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是大小 一样的。(板书:画图法)2、方法归纳、查漏补缺哪些是我们学过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新探究出的方法?数格子、平移、计算是我们学过的,割补、组合是我们今天新学的方法。 阅读书数学书 p49 页 ,自学“出入相补”法统计方法使用率(学生举手表态)比较出简便法(数格子)。设计意图:这里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全班交流,一方面组与 组之间有一种比拼的氛围,同时也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学习氛围。在方法归纳上 让学生自己展示比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互相学习交流方法。学生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能力也得

6、到了培养。三、 巩固练习独立完成习题(课本 p50 页 1-4 题)(1) 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习(2) 再在小组交流订正(3) 集体订正,展示交流(分别用了什么方法?)(组长结合课件分别评价了自己小组里的组员正确率及学困生的疑惑,并且 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解决了困难。)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巩固知识,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五、拓展课后习布置课后拓展活动:分组操作完成课本 p50 页活动题。设计意图: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总结心得。我的教学思考:1、本堂课打破以往的传统教学风格,在备教案的基础上不仅做到了备新课标, 备教参,涉及所有相关研读文本,还做到了

7、备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学 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及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前练习,让学生提前进入到探究学习的 状态中,老师根据收集的课前习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学生的学情,并量体裁衣 设计教学计划,对整个课堂教学把控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这样的课堂可 以让老师及时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完成情况、存在的具体问题,便于老师因材施 教。这样的课堂更贴近学生,解决的问题更真实、更有针对性,课堂更有实 效。2、在课堂学习中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了解,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各个都 以研究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体 现了小组合作的价值意义,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基本上把知识的共性问题解决, 在集

8、体探究交流中展示解决个性问题,学生各抒己见,思维碰撞,体现了新课 标提倡的数学思维方法多样性,并且在课堂中再生成出新的问题和发现,老师 对学生层出不穷的想法不及时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 画图验证其自己的想法,为课堂探究学习提供了真实的素材,激发了学生的探 究热情,并且自己梳理判断比较方法的优越性。3、在“习本”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课堂真正实现 了“以生为主”,老师设计课前学习内容,为学生搭起了自主学习、自主研究 的平台,学生课前学习结果,老师及时查阅为第二天教学找到了更贴切的切入 资源,学生解决的问题更源于学生自己。其次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学生课前习

9、制定特定的课件设计的演示,对学生突破难点知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老 师可以更及时更仔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控,这样的课堂才真正体现了 “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比较图形的面积 练习二一、填空题。1.在进行分割、移补后,图形的面积没有 _,这就是数学上的 “出入相补”原理。2.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应该_。二、观察并比较图形,找出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并写出用了什么 方法。三、简答题。1.比较图形大小有哪些方法?2.比较图形大小时应该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改变 2.整体考虑二、观察并比较图形,找出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并写出用了什么 方法。相等,相等,相等。用了数格子法和割补法。三、

10、简答题。1.重叠法,数格子法,割补法。2.整体考虑图形,即使经过了分割和移动,也不会改变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积 练习二一、单项选择。(1)下列图形中,与的面积同样大的图形是( )(2)下列图形中,面积与其他两个不同的是( )二、填空题。(1)如图中图形由哪两个基本图形组成( 分的面积等于( )。),该图形绿色部(2)比一比,看谁的面积大。三、比一比,看一看。(1)与图面积相等的图形有:( )。(2)与图面积相等的图形有:( )。(3)与图面积相等的图形有:(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A; (2)C二、填空题(1)长方形和圆形;长方形面积减去半圆的面积(2)=三、比一比,看一看。 (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