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19372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2021年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幼儿园名称:XXXX班级: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幼儿园教案2021年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这是中班音乐歌曲20篇教案,是优秀的中班音乐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第1篇、中班音乐活动如果我是一片云教案反思设计意图:如果我是一片云这首歌曲是由我们熟悉的粉刷匠改编的,因而歌曲旋律明快,且歌词内容富有童趣,每句歌词内容的后半部分有一定重复性,比较适合中班上学期幼儿学唱。整个活动中,模仿许卓娅提出的傻瓜流程,从简单的故事导入到倾听歌曲,在倾听过程中有层次的提问,然后添加味精,通过游戏巩固学唱;然后在游戏中通过图片的支架进行歌曲仿编,进一步熟悉

2、和学唱歌曲。活动目标:1. 学唱歌曲,能用自然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歌曲。2. 体验小云找朋友的快乐。3.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4.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 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活动准备:1. 歌曲匹配的图谱。2. 小河、森林、池塘、各动物形象的图片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 我是天上的一片云,我喜欢出去找朋友,我走走走找到了一个好朋友,又走走走,又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我还和他们一起玩了好玩的游戏,那我找到了哪些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二、倾听感受歌曲1. 第一遍倾听 师:小云找到了谁?(出示图谱) 找到小鱼、小虾,做了什么事情呢?2. 第二遍倾

3、听 你还听到了什么?(出示相应图谱)3. 第三遍倾听 老师来唱,你们来听,还缺了哪张图?4. 第四遍倾听 现在我们看看找到的图谱摆的顺序对不对,我们一起检验好吗?三、学唱歌曲1. 看着图谱一起学唱。2. 撤掉图片后面部分进行学唱歌曲。四、游戏中学唱歌曲1. 第一次抢椅子游戏:听听我在哪个字上坐下?2. 边唱边玩抢椅子的游戏:找找图中哪里错了?五、游戏中仿编歌曲 仿编小云来到森林里、池塘里……活动延伸:小云还会去哪里呢?引导幼儿创编附歌曲内容: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5 |如 果 我 是 一 片 云 , 我 是 一 片 云。5 3 5

4、3 | 5 3 1 | 2 4 3 2 | 1 |我 要 漂 到 小 河 里, 漂 到 小 河 里,2 2 4 4 | 3 1 5 | 2 4 3 2 | 5 |看 见 小 鱼 和 小 虾, 小 鱼 和 小 虾 ,5 3 5 3 | 5 3 1 | 2 4 3 2 | 1 |我 们 一 起 做 游 戏, 一 起 做 游 戏 。活动反思:活动时,孩子们能被多样的图谱所吸引,正确地理解并用声音优美地歌唱,活动目标有效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活动氛围并没有预期得好,如果我能在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更加活跃一些,也许孩子们也能被我的情绪所感染,使本次音乐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活跃欢乐一些。这是我下次要注

5、意的地方。第2篇、中班音乐欢乐舞曲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能合着音乐欢乐舞曲,用打击乐器x x x x x x x x和x x x x等节奏型。2、能把随音乐律动的动作节奏用手拍出来。3、学习看指挥演奏打击乐器,并在活动中保持欢乐的情绪。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已学过欢乐舞曲随音乐律动。人手一件打击乐器。活动过程:一、 练习随音乐律动欢乐舞曲。(1)、幼儿在乐曲的伴奏下,边做律动边进教室。(2)、自由找空间站立,练习随音乐律动,并表现乐曲的欢乐情绪。活动实录:孩子随音乐进入教室,刚开始的时候就熟悉的音乐,老师也有了很好的开

6、场白。孩子在音乐中体验了旋律和节奏的不同,脑海里有了一定的印象。而且孩子的情绪被优美的音乐调动起来了。点评:第一部的开场使幼儿与老师的互动升华到高潮,老师与幼儿一起用一种很轻松的氛围,熟悉了旋律。二、学习抽取随音乐律动中的节奏型。(1)、教师随音乐律动,要求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根据动作的不同快慢,用双手拍出动作的节奏。(练习前教师提出特定要求:老师做双手高举转动手腕时,大家和老师做一样的动作。)(2)、请部分幼儿上来做随音乐律动,教师和其余部分幼儿一起边看表演边拍出律动的节奏型。(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拍整音乐曲的节奏型。(4)、教师带领大家随音乐拍整音乐曲的节奏型。三、学习做分声部动作

7、。(1)、将全班幼儿分成三部分。教师讲解指挥手势并与幼儿的理解相呼应。(2)、教师指挥幼儿随乐曲分声部做动作。(指挥前,确定说手高举转手腕动作,由那一部分幼儿担任,其余节奏动作根据指挥要求做出反应。)四、打击乐器演奏。(1)、根据指挥着的暗示,做好演奏准备。(2)、随乐演奏打击乐器,注意用合适的力度,正确的方法演奏。(3)、演奏时,保持欢快的情绪,享受演奏活动的快乐。活动实录:孩子在演奏时由于经验不足在合奏时有点混乱,这一段音乐旋律可以说是比较欢快的。孩子的情绪很活跃,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打击乐器配合的比较默契,演奏水平提高了许多。点评:打击乐在音乐活动中不是常见的课程,但是本学期打击乐的课程

8、很多,孩子水平不够,没有前期的经验,演奏这首音乐可以说有点难度,而且孩子的演奏的姿势也欠缺。总体说目标是勉强达到了。但是不是很完美。活动反思:孩子经验 不足和老师的指导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一般在教研课的时候才上音乐打击乐的活动,应该将它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区域中。在孩子生活中不断的给孩子充足经验,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增长孩子对节奏的感受!本节课目标虽以达到但是效果不是预期的完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更多的去尝试音乐活动的方法。使孩子在音乐方面功能有更大的进步。第3篇、中班音乐活动泡泡不见了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初步学习在休止间奏处控制不唱。2、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

9、游戏情绪,掌握间奏。3、大胆参与歌唱活动,体验间奏处等待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吹泡泡工具一套活动过程:1、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有没玩过吹泡泡啊?今天新老师带来了吹泡泡的工具!小朋友来看看吹出来的泡泡是怎么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泡泡吹出来后是怎么样的?一样大吗?吹出来后泡泡怎么样啦?飞上天了。刚才新老师吹的那么多泡泡都去哪里了?破了,不见了。2、改编儿歌 吹泡泡好玩吗?那今天新老师把吹泡泡游戏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那小朋友跟着新老师一起来念一遍!3、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今天

10、,新老师把儿歌放在了一首好听的音乐里,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有歌词的地方不加动作)4、小朋友跟唱现在小朋友跟着辛劳是一起唱,会唱的大声一点,不会唱的小声跟着唱。刚才新老师在唱的时候有两句是没有唱的,是哪两句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是音乐休息的地方,这叫着间奏。那刚才新老师在不唱的时候都做了什么动作?那间奏的时候可以干什么啊?咦泡泡不见了时小朋友觉得怎么样啊?泡泡不见了是不是很奇怪啊?那怎么表示很奇怪啊?声音上也要表现出很奇怪。5、边唱边和泡泡做游戏你们来变成我们可爱的泡泡6、全班一起唱34遍活动反思:这是一首极具童趣的歌曲,欢快的旋律和富有画面的歌词都让孩子们非常喜欢,由于是出于孩子们的兴趣

11、点出发,本次活动的开展十分顺利,孩子们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吹泡泡活动中结束。第4篇、中班音乐小鼓响咚咚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2、通过击打身体,感知三拍子的节奏特点。3、幼儿通过演唱歌曲,感受节奏音乐的快乐。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物质准备:小鼓,歌曲的音频mp3,图片。经验准备:敲击小鼓的经验,听过小鼓的声音。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活动难点:幼儿能按照三拍子的节奏,边唱边打节奏。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进入教室唱红公鸡一边唱歌,一边玩游戏进入教室

12、。(游戏玩两遍)红公鸡我有一只红公鸡,不知在哪里?请你快来叫一声?出来吃白米。二、进行部分发声练习教师带领幼儿复习上周学过的谁唱歌做发声练习。感知三拍子节奏的特点。教师出示小鼓,并击打出强弱弱的节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频来代替)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示强弱的节奏。(引导幼儿拍手,跺脚和拍腿)教师带领幼儿一边听歌曲范唱小鼓响咚咚,一边用用肢体按照×××××××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并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我的小鼓是怎么响的?我说话儿,小鼓怎么样了?我说小鼓响三声,小鼓怎么回答的?哎呦

13、呦呦这不行,为什么不行?我说小鼓别响了,小鼓怎么回答我的?师幼共同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注意三拍子的节奏。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并引导幼儿用肢体来表现歌曲的优美,感知三拍子的强弱关系。三、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小鼓响咚咚做着优美的动作离开教室。活动反思:教学中另一个难点就是符点音符的演唱。教师首先解释了符点的意思和使用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延长原音时值的一半)。接着教师通过读节奏的演示把无符点和有符点之间的不同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意识,然后引导他们跟读,从而掌握符点音符的读法,那么这样一来在演唱的过程中只要教师稍加指导学生就自然而然的准确的演唱出了符点音符。第5篇、中班音乐活

14、动勤快人和懒惰人教案反思活动目标:1.初步尝试用不同速度唱出勤快人和懒惰人的音乐形象。2.通过演唱歌曲进一步树立向勤快人学习的愿望。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活动准备:炒菜、煮饭、蒸馒头的图片。活动过程:一.回忆妈妈在厨房里辛勤地劳动(1)T:你们的妈妈或者阿婆每天在厨房里做些什么事?(炒菜、煮饭、蒸馒头)(2)T:他们是怎么炒菜 (煮饭、蒸馒头) 的?我们一起学学看。(3)T:你们觉得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T:那我们一起来学着勤快的妈妈在厨房劳动吧。(跟随音乐)二学唱歌曲(通过听、说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歌曲)1.学唱歌曲第一段(1)看图片,理解歌词T:有个勤快人呀,正在厨房劳动,仔细看一看,他在干什么?(出示图片)T:他在炒菜,他在煮饭,他还在蒸馒头,T:他一共做了几件事情,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可请个别幼儿连贯的说勤快人所作的事情)T:原来勤快人在厨房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我想把勤快人做的事情唱出来。听一听,勤快人做的事情,我唱了几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