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87200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研究报告(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药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发展状况(一)总体概况经过本世纪头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医药经济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我国现有4629家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和万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产量和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能生产化学制剂34个剂型4000余个品种,疫苗年产量超过10亿个剂量单位。我国还初步建成覆盖城乡的药品供应体系,不但能够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充足的药品,而且具有对抗重大疫情、突发灾害和战争的药品战略储备能力。中国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一个制药大国,但是要完成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跨越还需更大的努力。 2012年中国医药经济的运行特征:医药工业年初增速放缓,但下半年

2、增速止降回稳;工业利润增长慢于产值增长,主流企业更加严重。2012年的半年报,医药板块上市公司的利润和营收都不如整个行业的汇总统计,营业收入增长17.5%,全行业是19.1%,利润增长19.3%,最严重的是化学原料药板块,上市公司出现了23.8%的负增长。上市板块的利润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医院终端、基层终端增幅低于去年,零售终端增势徘徊;医药出口形势严峻,出口结构开始调整,出口总体来讲呈现价格下跌,数量下降的趋势。尽管2012年医药经济总体增长仍然较高,保持20%的增长,但增速下滑,提振盈利水平是关键。1、产业经济部分(1)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过去十年,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

3、增长,从2002年的2419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57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10%。2011年增长率达27.19%。表1-1 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及增幅注:全国医药工业系指七大子行业的总和,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中成药、中药饮片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2011年为1-12月累计值,下同。从各大子行业的产值增长情况看,“十一五”期间,我国七大类医药工业总产值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32%。在各子行业工业中,原料药、化学制剂和中成药比例较大,占比如下:图1-1 各自行业工业产值占比受原料药出口价格下降、抗菌素分级使用、环保压力等

4、因素影响,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品制剂工业总产值增幅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十一五”的产值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21%和23.34%;2011年化学原料药工业总产值3082亿元,同比增长25.0%。表1-2. 化学原料药工业总产值及增幅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由于医药内需保持稳定,2011年化学制剂工业总产值4231亿元,同比增长24.1%。表1-3. 化学制剂工业总产值及增幅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受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等因素拉动,我国的中成药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十一五”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79%,2011年中成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

5、同比增长33.7%。表1-4. 中成药工业总产值及增幅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而生物制药行业是我国医药工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十一五”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61%,发展到2011年,实现产值1592亿元,同比增长23.5%。表1-5. 生物制药工业总产值及增幅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2)医药商业购销保持活跃我国医药商业七大类商品总销售额从2002年的192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9426亿元,十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9.3%,其中药品类总销售额2011年为7181亿元,同比增长29.9%。“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商业七大类商品总销售额从20

6、06年的3360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0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0.5%。2011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值达到942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后,同比增长23.0%。其中,药品类占销售总额的76.2%;其次为中成药类,占15.2%;中药材类占2.9%;医疗器械类占2.7%。商业购销的活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医药需求较快增长。表1-6. 近十年我国七大类医药商品的销售规模(单位:亿元)工业销售收入系指七大子行业的总和,包括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品制剂、生物制剂、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中成药、中药饮片。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3)医药商业效益水平总体趋稳本世纪初,中国医药商业进入

7、微利时代,行业利润率的低点出现在2004年,一度下滑到0.55%,直至2007年,才回升到1%以上。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数据,2011年医药商业毛利率为7.20%,利润率2.20%,费用率5.30%。据析,各地企业积极调整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市场。重点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拉动了行业效益水平的稳步增长。图1-2. 医药商业历年效益水平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4)医药外贸形势持续增长由于国内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国家鼓励进口的政策的显效,我国医药贸易顺差逐步缩小。“十一五”期间,我国医药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进出口医药保健品的金额复合年增长率为19.2%。鉴于2009年正是我

8、国外贸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为严重的时期,进出口锐减,经过2010年恢复性增长后,2011年医药外贸实现较快速增长,出口药品金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34.90%,进口额达到亿美元,同比增长46.12%,进口增幅创历史新高,贸易顺差缩小。表1-7. 近十年我国出口医药保健品金额(亿美元)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2、医院终端情况(1) 中国的卫生机构状况(1)2011年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增加,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加强2011年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增加,基层卫生机构得到加强。至201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含村卫生室)达万个,比上年增加万个。其中:医院21979个,基层医疗

9、卫生机构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1926个。与上年比较,医院增加106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91个。医院中,公立医院13539个,民营医院8440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1399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881个),二级医院6468个,一级医院5636个,未定级医院8476个。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3136个,100-199张医院3426个,200-499张医院3402个,500-799张医院1158个,800张及以上医院85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860个,乡镇卫生院37295个,诊所和医务室175069个,村卫生室66

10、2894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6671个,比上年增加1064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84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99个、县(区、县级市)级2796个。已设立卫生监督机构3022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84个、县(区、县级市)级2538个。2011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万张,其中:医院万张(占71.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张(占23.9%)。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0年张增加到2011年张。数据显示,我国卫生机构数量、卫生人力、床位、经费等主要卫生资源呈现

11、持续增加态势。而且随着医改措施的落实,资源配置向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更加明显,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逐步完善。(2)十年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变化我国卫生总费用从2000年的不足5000亿元到2007年突破了1万亿元,再到2009年突破万亿元,十年内增长了2倍有余,尤其是2008年同比2007年增长了25.6%。2011年预计达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见图1-1)。占据GDP的比例则在2003年受非典影响达到4.9%的峰值后连续回落,2007年回到了1999年4.5%左右的水平,2008年则迅猛增长到了4.83%,2009年更是到达了5.2%,2010年略有回落

12、,但仍达4.9%,2011年小幅上升至5.0%。(3)人均卫生费用历年比较从2000年到2011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由362元/年增长到了1643元/年,虽然增长幅度较大,但人均卫生费用绝对数额仍然偏小。图1-3. 2000-2011年我国人均卫生费用变化(单位:元)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4)病人医药费用从不同级别的综合医院看,2011年部、省、地级市、县级市和县属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元、元、元、元和元;人均住院费用比上年分别增加元、元、元、437元、元(见表1-3)。表1-8. 我国不同级别综合医院门诊和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注:统计范围为政府办五级综合医院

13、数字;本表按当年价格。数据来源:南方所2012年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2011年,医院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中,药费元,占50.6%;药费比上年增加元,药费比重比上年下降百分点;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中,药费元,占41.8%,药费比重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5)农村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2637个县(区、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亿人,比上年减少400万人;参合率为97.5%,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底,全国2003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10337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94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12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9

14、57所,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万人。2011年底,全国万个乡镇共设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万张,卫生人员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万人)(见表1-5)。与上年比较,乡镇卫生院减少541个(受城镇化影响,部分乡镇并入城市,乡镇卫生院相应转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增加万张,人员增加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减少万人(部分机构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清退了一些编外医师)。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由2010年张增加到2011年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由2010年人增加到2011年人。2011年底,全国万个行政村共设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中,执业(助理)医师万人、注册护士万人、乡村医生和

15、卫生员万人(其中:乡村医生万人)。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人。与上年比较,村卫生室数增加万个,人员总数增加万人。农村医疗服务2011年,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达亿人次,比上年增加亿人次;入院人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病床使用率85.0%,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2011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为亿人次,比上年减少800万人次;入院人数3449万人,比上年减少181万人。2011年,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病床使用率58.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与上年相比,乡镇卫生院医师工作负荷有所增加,病床使用率下降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延长日。2011年村卫生室诊疗量达亿人次,比上年增加亿人次,

16、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2700人次。(6)社区卫生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86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6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4999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95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减少837个(吉林省1500余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划归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万人,平均每个中心42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万人,平均每站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11.1%。社区医疗服务2011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诊疗人次为亿人次,入院人数万人。2011年,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量万人次,年入院量315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和住院日。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