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18566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百以内的数?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第二册34-35页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2、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会比拟它们的大小。3、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三、教学重点:初步正确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特别注意过九的数。四、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五、教具准备:计数器、数字卡片六、教学过程:(一)复习:1、数数:从100倒数到1从35起 ,五个五个地数到80从10起 ,十个十个数到100从50起 ,二个二个数到64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学生快速说出数的组成。3、复习数

2、位表:“从右边起 ,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个、十、百)对!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 ,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那么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17?(指名答复 ,并上来拨珠子)“对!因为17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 ,所以在十位沙上拨7 ,在个位上拨1。(并指名答复这样写和读17这个数 ,可指名上来板书)(二)导入:“刚刚表示的数都是20以内的数 ,如果是20以上的数又应该怎样表示呢?谁知道21这样用计数器表示?(学生讨论 ,教师指名答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21由2个十和1个一组成 ,所以在十位上拨2 ,在个位上拨一 ,写作:21读作:二十一)“其实20以上数的读写和20以内数的读写是一

3、样的。(三)新课:1、教学例四:想一想应该怎么样用计数器表示24?(指名答复)想:24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 ,所以在十位上拨2 ,在个位上拨4。写作:24读作:二十四2、教学例五:(1)教师拨珠子:十位4颗 ,个位3颗“请问珠子表示的数是多少?(指名答复)板书:写作:43全班齐读“十位是4 ,个位是3 ,所以读作四十三读作:四十三(2)另外2个图也如上教法3、练习稳固:(1)接拨珠子 ,分别用指名答、开火车答、全班齐答等方式。(2)教师读数 ,学生听数并动手写数 ,再全班对答案。(3)同桌2人合作 ,一人说数 ,另一个人在听写本上写数 ,要求写数和读数都要写出来。每人说3个数。(四)小结:今天

4、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读数和写数。(板书:读数、写数)其实方法和20以内数的读写都是一样的。不知道小朋友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呢?好我们现在来做练习。(五)做34页:学生独立完成 ,再指名答复 ,全班对答案。可以请小朋友到黑板板书出来。(教师注意说明容易错的地方)(六)板书设计: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写作:171915212440读作:十七十九十五二十一二十四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根底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底知

5、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成效。“师之概念 ,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那么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 ,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 ,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 ,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 ,老少

6、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 ,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 ,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 ,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 ,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 ,“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 ,更重于传播知识。宋以后 ,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 ,学堂兴起 ,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 ,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 ,特别是汉代以后 ,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 ,比方书院、皇室 ,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四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