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618554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维修基础知识题库(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业 基 础 知 识 作 业 题一、填空题035 根本尺寸是 的尺寸。孔的根本尺寸以D表示,轴的根本尺寸以d表示。设计给定036 根本尺寸是计算偏差、极限尺寸的 。它只表示尺寸的根本大小,并不是在实际加工中要求得到的尺寸。起始尺寸037 实际尺寸是通过 得到的尺寸。测量038 实际尺寸不是孔或轴的 ,因为在测量时存在测量仪器本身的误差、测量方法产生的误差、温差产生的误差等。真实尺寸039 在配合面的全长上,及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的尺寸,称为孔的 ,以Dm表示。作用尺寸040 在配合面的全长上,及实际轴外接的最小理想孔的尺寸,称为轴的 ,以dm表示作用尺寸041 极限尺寸是允许尺寸变化的 。

2、极限值042 偏差是某一尺寸减其 所得的代数差。根本尺寸043 实际偏差是实际尺寸减其 所得的代数差。根本尺寸044 间隙配合是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必定在轴的公差带 。之上045 过盈配合是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孔的公差带必定在轴的公差带 。之下046公差带是由代表两极限偏差或两极限尺寸的 的区域。 两平行直线所限定047 根本尺寸一样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 的关系,称为配合。公差带之间048 过渡配合是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孔及轴的公差带 。相互交叠049 不管选择基孔制还是基轴制,都可到达预期的目的,实现配合性质。但从工艺的经济性和构造的合理性

3、考虑问题,对中、小尺寸应优先选用 。基孔制050 基轴制只有在 配合或构造上的特殊要求等情况下选用。同标准件051 测量,实质上是将被测几何量及作为 进展比拟,从而确定被测几何量是计量单位的倍数或分数的过程。计量单位的标准量052 量具是指以 的计量器具,分单值量具和多值量具两种。固定形式复现量值053 量规是指 的专用计量器具,用以检验零件要素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的综合结果。没有刻度054 接触测量会引起被测外表和计量器具有关局部产生 ,因而影响测量精度。非接触测量那么无此影响。弹性变形055 综合测量指同时测量工件上 的综合结果,以判断综合结果是否合格,而不要求知道有关单项值。几个有关几何量

4、056 所谓测量误差就是实际测得值及 之间的差。被测量的真值057 在同一条件下,屡次测量同一量值时,数值和符号 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保持不变058 在同一条件下,屡次测量同一量值时,数值和符号以 的方式变化着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不可预定059 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称为 要素060 形位公差带是限制被测实际要素 。就是被测的实际要素应在给定的公差带内,否那么是不合格。变动的区域061 形位公差带有一定的大小、形状、方向和 。位置062 基准是 要素,它是确定要素间几何关系的依据。根据几何特征有基准点,基准直线、基准平面。理想的063 基准代号由 、圆圈,连线和字母组

5、成。基准符号064 平面度是限制实际外表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的公差带仅有 形式。一种065 圆柱度是一项综合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 内的各项指标,如圆度、素线的直线度等。横截面和轴截面066 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被测要素对其具有确定方向或位置的理想要素的允许变动量。位置公差分为定向公差、定位公差和 。跳动公差067 圆跳动是限制一个圆要素的 变动量的综合指标。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和斜向圆跳动三种。 形状和位置068 修理测绘的对象一般都是磨损和破坏了的零件。测绘时要分析 的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磨损和破坏069 修理测绘人员,不仅要对修换零件提供 ,还应根据磨损和破坏情况,

6、积累知识找出规律,对原没备提出改良方案,扩大设备的使用性能,提高产品的加工质量。可靠的图样070 测绘所用的测绘工具须有合格证,在使用前应 ,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从而减少测量工作的过失。加以检查071 测量磨损零件时,对其 应加以分析,以便在修理时加以改良。磨损原因073 草图上线型之间的比例关系、 等均按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规定执行。尺寸标注和字体074 为了图示表达方便,通常将一般零件分为 、轮盘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轴套类零件075 轴套类零件主要是回转体,常用 个视图表达,轴线水平放置,并且将小头放在左边,便于看图。一076 叉架类及箱体类零件的尺寸标注时应有目的地将尺寸分散标注

7、在各视图,剖视图、剖面图上,防止在一个视图上尺寸 。过分集中077 轴套类零件长度方向的主要基准是 ,轴的两端一般是作为测量的基准,以轴线或两支承点的连线作为径向基准。安装的主要端面078 轮盘类零件以主要 作为径向基准,以要求切削加工的大端面或安装的定位端面作为轴向基准。回转轴线079 测绘时对标准件不需要绘制草图,只要将它们的 测量出来,查阅有关设计手册,就能确定它们的规格,代号,标注方法和材料重量等,然后将其填入到各部件的标准件明细表中即可主要尺寸080 凡齿轮失去使用能力,为配换、更新齿轮所进展的测绘称 。修理测绘081 测绘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根本参数 、a、z、ha、

8、c*、x。模数m(或P)082 测绘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时,测量公法线长度的目的在于推算出 。基圆齿距083 采用模数制的国家其齿形角大多数为 。20084 画齿轮工作图所用的参数应该是通过最后计算得到的 ,不能简单地使用实测数据,有些参数的计算结果需要圆整到标准值。所有参数085 齿轮工作图上的形位公差、尺寸公差及外表粗糙度,可以采取 根据公差及配合的有关标准给出。类比法086 斜齿圆柱齿轮的根本参数及直齿圆柱齿轮比拟,多了一个 ,而且m、a、ha*、c*、x有端、法面之分。分度圆螺旋角087 斜齿圆柱齿轮的测绘任务主要是确定 及螺旋角。mn、n,xn088 圆锥齿轮印迹图有两种,即齿廓印迹图

9、和齿线印迹图,它们对 及螺旋角测定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齿形制判别089 测绘圆锥齿轮时,需要测量的几何尺寸及数据有:齿数Z、 、齿顶圆直径(理论外径)da、外锥距R、轮冠距H0及齿厚等。轴交角090 圆锥齿轮的模数是计算圆锥齿轮几何尺寸的根底,一般以 作为基准。大端端面模数091 凸轮轮廓及推杆之间为 ,故易于磨损,所以凸轮机构不能用在传递力较大的场合。点接触或线接触092 常用推杆的运动规律有: 、等加速或等减速运动、余弦加速度运动和正弦加速度运动。等速运动093 凸轮的测绘方法有 和摹印法两种分度法094 对凸轮精度要求不高时,用 法测绘是比拟方便。摹印095 圆柱凸轮的测绘方法及平面凸轮

10、相似,所不同的是圆柱凸轮轮廓曲线是在圆柱面上,测绘时需要把圆柱面展开成 。一个平面096 通常凸轮用 或40Cr钢制造;淬硬至5258HRC。45号钢097 陀螺力矩和 对转子临界转速都有影响。弹性支承098 根据振动的各种特性及其规律,可以画出振幅转速特性图和相位转速特性图,将这两个图对应地画在一起,叫做 。波德图099 在振动检测过程中, 必须和被测物严密接触。传感器100 零部件在旋转时所产生的 不能相互抵消,将引起振动,产生噪声,加速轴和轴承磨损,机械工作 精度降低,缩短了机械的寿命。离心力101 根据回转体惯性力系简化结果的不同,刚性回转体存在四种不平衡形式:静不平衡、准静不平衡、

11、和动不平衡。偶不平衡102 动不平衡是指 加偶不平衡。静不平衡103 对旋转零件或部件作消除 的工作,叫做平衡。不平衡104 刚性回转体的静平衡首先需确定静不平衡量的 。大小及方向105刚性回转体的动平衡方法有两种: 和现场平衡法。 平衡机法106 柔性回转体的平衡及刚性回转体的平衡有很大差异,主要在于柔性回转体的平衡只能在有限个 上进展,在某一转速下求得平衡的回转体,在另一转速下又会呈现不平衡。校正面107 振动诊断的一般方法是,先采用 简易诊断,当简易诊断法判断出现异常时,然后实行精细诊断,以探求其故障原因。便携式测振仪108 油样光谱分析法可判断磨损的零件和磨损的严重程度,这种方法对 比

12、拟适用。有色金属109 目前使用最广泛、最有开展前途的润滑油样分析方法是 。油样铁谱分析法110 利用物体受红外辐射使温度升高,从而引起一些参数变化的器件是 。热敏探测器111 光电探测器是利用某些物体中的 因吸收红外辐射而改变其运动状态这一原理而工作的。电子112 被动式红外成象是利用物体自身发射的 摄取物体的象。红外辐射113 近场测量法通常用于寻找机器的主要噪声源,具体的做法是用 在紧靠机器的外表扫描,根据指示值大小来确定噪声源的部位。声级114 当轴外表上的螺纹碰伤,螺母不能拧入时,可用 或车削修整。圆板牙115 对于单向运转受力的齿轮,轮齿常为单面损坏,只要构造允许,可直接用 修复。调整换位法116 圆锥或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尺寸假设能确定修复时,可采用 修补,然后车削整形、抛光、装配。电焊117 变速箱体上的孔心距之间的平行度误差超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