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人生与诗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185444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的人生与诗歌(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题目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 姓 名 教育层次 专科 学 号 分 校 承德电大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教学点 宽城电大 指导教师 日 期 2013年10月 推荐精选例样目录一、博览全书,志向远大 1二、游学交流,诗风确立 11、伯乐识马才华初现 12、世事沧桑,壮志未酬 13、结交名流,因才成婚 14、两入长安 5两圣聚首 6动乱暮年 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21感情强烈 22夸张极度 23想象丰富奇特 3四批判现实主义 31、李白对黑暗的封建统治做了批判 32对战争的认识33李白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境遇的同情3参考文献 3 李白的人生与诗歌推荐精选摘要

2、关健词 * *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提起李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作品在中国诗歌历史上,铸就了一座辉煌的丰碑,把中国诗歌水平推上了颠峰。但他的一生,却也因不能见容于权贵,无法实现理想报复,有着浓厚的封建社会下文人志士必然的悲剧色彩。一、博览群书,抱负远大。李白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教育较一般人要好,少年时他遍读群书,很小就能出口成诗,又因其父为尉官,李白天性豪放,喜爱剑术,可谓文武双全。李白天资聪慧,触类旁通,大家熟知的铁杵磨针的故事,可见一斑。他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

3、,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当时,道教盛行,李白也非常喜爱学道。他喜爱游历山水,居住附近的山水无不游览。25岁以前的作品流传较少,如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风格清丽,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似乎看见一个活力四射,而又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的天才少年的风采,迎面而立。二、游学交流,诗风确立。1伯乐识马才华初现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古代的伟大学者无不遍历天下。李白在熟读诸子百家后,25岁那年离家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沿江到达江陵,让他有了一次非

4、凡的会见,他见到了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李白为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这个受圣上宠信的道士正占领当时社会的精神高地,李白隐隐感觉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向他走来,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从江陵起,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东游至庐山,李白又作了望庐山瀑布这一气势磅礴又哲理深刻的千古名诗。2世事沧桑,壮志未酬。李白先后到了金陵和扬州。金陵为六朝故都,但早已繁华頽落,

5、物是人非,一入此地,必感慨世事无常,沧海桑田之变化。及至扬州,一片盛世太平,纸醉金迷,让人流连忘返。但这都似乎与诗人无关,静卧病榻,怀念家乡,躬身自省,壮志未酬,不禁悲从心来。李白来到姑苏,作乌栖曲。虽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羞于回转家园。严酷的封建社会现实,无情的侵蚀着青年李白的雄心,虽文才出众,但入仕无门,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推荐精选3结交名流,因才成婚。李白前往襄阳拜见孟浩然,在江夏作诗静夜思,表达了思乡之情。又作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中对孟浩然极尽赞美,崇拜至极。李白的一些描写田园风光的

6、诗深得孟浩然的“田园”意境。李白结交达官贵人,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将其招为孙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4两入长安30岁,李白初入长安,天子脚下,居于终南山。为了实现理想,他广为交游。其间作了蜀道难和乌栖曲这样的力作,得到了贺知章“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的惊叹,却一直无法出任仕途。他想通过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推荐给天子,虽然结识,却也未能如愿。他又开始漫游,先后游历山西、山东、河南、湘鄂一代,吟诗纵酒,豪气冲天,名声大振,直至惊动皇帝,唐玄宗将其招入长安,礼遇隆重。“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玄宗问到一些当

7、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但这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同僚的妒忌,不同的追求,又一次将他打回了冰冷的现实,终于被皇帝“赐金放还”。5两圣聚首转眼,李白过了不惑之年,44岁的他,再次踏上漫游征程。来到东都洛阳,李白遇到了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两人还一起学道,寻求学道求仙的真谛。此时,李白的诗歌也达到了较高水平。6动乱暮年公元755

8、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一直希望建功立业的李白做了最错误的决定,投靠了永王李璘,并力荐永王勤王灭贼。不久,永王失败,李白入狱,随后被长流夜郎。直至朝廷大赦,才重获自由,脍炙人口的早发白帝城,很好的反映了他当时重获自由的释怀感受。可是人已老迈,又依靠朋友谋生,很快李白身体不支害起病来。61周岁与世长辞,临终赋临终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的一生,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思想的主流。同时作品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支持他一生壮志未泯。梦游天姥吟留别,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诗写梦游仙府名山,着意奇特,构

9、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惝恍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又如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想象力之丰富,无人能及。综合来看,他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丰富有如下特点。1感情强烈。诗作往往以强烈的咏叹表达激荡的心潮。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并且一唱三叹,反复咏叹,给人以强烈震撼,有一种海雨天风的感受2夸张极度。推荐精选“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然而,李白的夸张与众不同,他往往把笔下

10、的事物夸张到极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3想象丰富奇特。作品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神话、传说与他的奇特想象和恣意夸张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奇特,神秘,奔放,不拘一格的神奇境界,深深吸引读者。“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四批判现实主义1、李白对黑暗的封建统治做了批判。古风八,“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子云

11、不晓事。晚献长杨辞。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诗作对炙手可热的王侯贵戚和官宦小人给予了讽刺。又如答十二王寒夜独酌有怀,“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表达了对李林甫集团疯狂迫害的不满。2对战争的认识。李白从小好剑术,立志报国,所以歌颂为国争战和戍边的将士。如从军行,塞下曲等,对精忠报国的将士给予了高亢的赞美和歌颂,也描写了由于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家庭失散,生灵涂炭的悲惨命运。谴责了不义的战争,这在答十二王寒夜独酌有怀也有体现。3李白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境遇的同情。船工等底层

12、劳动人民的辛苦生活,诗人也深有感触,李白一生,漂泊游历,老年依靠他人生活,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所造成的人民生活困苦感受颇深。难得可贵的是,诗人还极大关注到了封建社会妇女所遭受的苦难。如妾薄命,“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李白的一生,诗歌是其最大的成就。他清高自傲,俯瞰天下群才,世俗人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他力求建功立业却不能实现,就有了深深地孤独感,于是常常把大自然当作知心的朋友,企求从它那里得到抚慰和快乐,以至分担自己的愁苦。“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李白绝不只是“诗仙”,超脱凡世,更不只是浪漫诗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远大报复,关心世事的奋斗者的形象,只是当时的社会,注定了他的孤独和悲剧。参考文献发愤蛀书看花已是满眼泪北京:京华出版社,2008.12:94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出版发行: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12280-4 出版日期:2003年6月推荐精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终稿(由学生填写): 推荐精选指导教师评语初评成绩指导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