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化学实验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6182011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2化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12化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12化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12化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12化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2化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2化学实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2 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常见仪器与根本方法1.2021*卷-2以下仪器名称为“漏斗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为冷凝管,B为容量瓶,C为量筒,D为漏斗【考点】常见仪器名称2. 2021全国卷-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中末涉及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反响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末反响完的乙酸和乙醇,因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导气管不可伸入溶液中,以防倒吸,B正确;乙酸乙酯

2、不溶于水,可通过分液别离,故C正确。 D.本实验中不需要灼烧的操用,D错误。【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装置;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溶解性;蒸发、分液、防倒吸等实验操作方法与装置等。3.2021全国卷-13以下实验过程可以到达实验目的的是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过程A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称取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参加少量蒸馏水溶解,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探究维生素C的复原性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C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制取并纯化氢气向稀盐酸中参加锌粒,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和KMnO4溶液D探究浓度对反响速率的影响向

3、2支盛有5 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参加2 mL 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答案】B【解析】A. 配制0.4000 molL1的NaOH溶液,所用天平不可用托盘天平,称得的NaOH固体为4.000 g;另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需等其溶液冷却后才可转移到容量瓶中。A错误; B. 黄色氯化铁溶液遇到浓的维生素C溶液,会被复原成Fe2+,溶液变为浅绿色。B正确; C.生成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将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硫酸即可,不需KMnO4溶液; D. 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HSO3+H2O2SO42+H+H2O,反响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因此无法探究浓度对反响

4、速率的影响,D错误。答案选B。【考点】称量仪量的准确度; Fe3+的氧化性及Fe3+、Fe2+在溶液中的颜色;氢气的制备与除杂;用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响速率的影响。4.2021全国卷-10以下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响速率B. 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 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 常压蒸馏时,参加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答案】B【解析】A.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后,锌粒与CuSO4反响置换出铜,形成铜

5、锌原电池,使锌与稀硫酸反响速率加快,A正确。 B. HCl与NaHCO3刚好完全反响方程式为HCl+NaHCO3= NaCl+H2O+CO2,生成的CO2溶于水使溶液呈弱酸性,故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不宜选择酚酞为指示剂,而宜用甲基橙为指示剂,B错误。 C钠的焰色为黄色,用铂丝蘸取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进展焰色反响,火焰为黄色,说明该盐溶液中一定有Na+, C正确。D蒸馏时,为保证加热的过程中液体不会从烧瓶内溢出,一般要求液体的体积不超过烧瓶体积的三分之二,也不少于三分之一,D正确。【考点】置换反响;铜锌原电池;HCl与NaHCO3的反响原理;指示剂的选择;焰色反响;

6、圆底烧瓶的正确使用。5.2021*卷-9烟道气中的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为了监测其含量,选用如下采样和检测方法。答复以下问题:.采样采样步骤:检验系统气密性;加热器将烟道气加热至140;翻开抽气泵置换系统内空气;采集无尘、枯燥的气样;关闭系统,停顿采样。1A中装有无碱玻璃棉,其作用是_。2C中填充的枯燥剂是填序号_。a.碱石灰 b.无水CuSO4 c.P2O53用实验室常用仪器组装一套装置,其作用是与D(装有碱液)一样,在虚线框中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标明气体的流向及试剂。4采样步骤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NOx含量的测定将v L气样通入适量酸化的H2O2溶液中,使NOx完全被氧化为NO3

7、,加水稀释至100.00 mL。量取20.00 mL该溶液,参加v1 mL c1 molL1 FeSO4标准溶液过量,充分反响后,用c2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5NO被H2O2氧化为NO3的离子方程式是。6滴定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7滴定过程中发生以下反响:3Fe2+NO3+4H+=NO+3Fe3+2H2OCr2O72+ 6Fe2+ +14H+ =2Cr3+ +6Fe3+7H2O那么气样中NO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_mgm3。8判断以下情况对NOx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假设缺少采样步骤,会使测试结果_。假设Fe

8、SO4标准溶液局部变质,会使测定结果_。【答案】 (1)除尘 (2) c (3) (4)防止NOx溶于冷凝水 (5) 2NO+3H2O2=2H+2NO3+2H2O (6)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7)23(c1V1-6c2V2)104/3V (8)偏低偏高【解析】1A的过程叫“过滤,所以其中玻璃棉的作用一定是除去烟道气中的粉尘。2碱石灰是碱性枯燥剂可能与NOX反响,所以不能使用。硫酸铜的吸水能力不强,一般不用做枯燥剂,所以不能使用。五氧化二磷是酸性枯燥剂,与NOX不反响,所以选项c正确。3实验室通常用洗气瓶来吸收气体,与D一样应该在洗气瓶中参加强碱氢氧化钠溶液,装置如右图。4加热烟道气的目的是防止

9、水蒸气冷凝后,NOX溶于水中。5NO被H2O2氧化为硝酸,所以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2NO+3H2O2=2H+2NO3+2H2O。6滴定中使用酸式滴定管和锥形瓶。 (7) 用c2 molL1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Fe2+,终点时消耗v2 mL,此时参加的K2Cr2O 7为c2V210-3mol,依反响:Cr2O72+ 6Fe2+ +14H+ =2Cr3+ +6Fe3+7H2O知,过量的Fe2+的物质的量为6c2V210-3mol。与硝酸根离子反响的Fe2+的物质的量为(c1V110-36c2V210-3)mol, 依反响:3Fe2+NO3+4H+= NO+3Fe3+2H2O知,NO3

10、的物质的量为(c1V110-36c2V210-3)mol/3,依氮原子守恒有,NO3与NO2的物质的量相等。,NO2的物质的量为:(100/20)(c1V110-36c2V210-3)mol/3 =5(c1V110-36c2V210-3)mol/3, NO2的质量为:465(c1V110-36c2V210-3)g/3=230(c1V16c2V2)mg/3。所以,气样中NOx折合成NO2的含量为:230(c1V16c2V2) /(3V) mg/L=23(c1V1-6c2V2)104/3V mgm38假设缺少采样步骤,装置中有空气,那么实际测定的是烟道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中NOX的含量,测定结果必然偏

11、低。假设FeSO4标准溶液局部变质,一定是局部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计算时仍然认为这局部被氧化的Fe2+是被硝酸根离子氧化的,所以测定结果偏高。【考点】枯燥剂;洗气装置;给定条件下氧化复原反响与离子反响的书写;中和滴定操作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别离、提纯与检验6.2021*卷-5以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 B.天然气的燃烧 C.烃的裂解 D.石油的分馏【答案】D【解析】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与化学变化相对)。符合题意的只有D。【考点】煤的气化;天然气的燃烧;烃的裂解;石油的分馏2021*卷-10以下操作或试剂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可用

12、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砷单质B.可用灼烧法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铜粉C.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D.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答案】A【解析】A.碘易升华,不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宜采用萃取法。 B.灼烧时铜粉转化为氧化铜,故可用灼烧法除去氧化铜中混有的铜粉C.硫酸与碳酸钠反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水和硫酸钠,硫酸与硅酸钠反响会产生硅酸胶体,硫酸与硫酸钠不反响。故可用硫酸鉴别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D.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醛反响产生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酸反响生成乙酸铜,得到蓝色溶液,故可用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

13、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考点】蒸发、萃取的实验操作;铜的性质;碳酸钠、硅酸钠和硫酸钠及硫酸的性质;氢氧化铜、乙醇、乙醛和乙酸的性质。7.2021*卷-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奉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展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 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响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 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士D. 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答案】A【解析】A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响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得到酒精和

14、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生成的。选项A不合理。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属于青铜器,青铜是铜锡合金。选项B合理。C陶瓷的制造原料为黏土。选项C合理。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合理。【考点】淀粉的水解、铜合金、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萃取。8. 2021全国卷-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以下操作中末涉及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浓硫酸的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反响物均是液体,且需要加热,因此试管口要高于试管底,A正确; B.生成的乙酸乙酯中混有末反响完的乙酸和乙醇,因此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溶解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导气管不可伸入溶液中,以防倒吸,B正确;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可通过分液别离,故C正确。 D.本实验中不需要灼烧的操用,D错误。【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装置;乙酸、乙醇、乙酸乙酯的溶解性;蒸发、分液、防倒吸等实验操作方法与装置等。气体的制取9.2021*卷-5以下有关从海带中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