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心理成长2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6180761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教师心理成长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教师心理成长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教师心理成长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教师心理成长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教师心理成长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注教师心理成长2改进师生关系的两种取向:人物取向(传道授业)和人际取向(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帮助学生社会化。唯有从内心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尊重,树立教师的权威,保持长久有效的教育性师生关系。善用教师权威:专家权威:老师是学问的化身。认同楷模:老师的道德涵养,为人处事作风。法定资格:根据法令、规章或习俗。奖惩权力。教师应平衡利用上述权威,强调多一点一、二。但这并不表示要放弃三、四。以教学情境为例分析师生关系:间接影响:接纳感受、夸奖或鼓励、接受或利用学生的想法、问问题。直接影响:讲解、指令、权威辩解。以教学情境为例分析师生关系:学生反应性说话一一安静;学生自发性说话一一混乱。学生拒绝沟通

2、的原因:对教师权威的刻板影响、教师权威过高、冷漠、容易生气、渴求、偏心、有成见、沟通失败的经验、老师言行不一、其他。自我改进师生关系的建议:态度。爱、尊重、接纳:乐于接近学生;民主平等:放弃成见,相信每位学生都是好的;真诚。方法。倾听的层次:忽视的听一一不用心的听;假装在听一一外表装着是在听;有选择的听一一只注意自己感兴趣的部分;专注的听一一从我的角度去听;专注于学生所说的话,并以自己的经历为参照进行比较;同理心倾听一一从学生的角度倾听(用他的眼睛看世界)用心倾听及回应来了解学生的含义、动机和感受。倾听的技巧:面对学生,身体前倾(谈话亲密距离);眼睛注视,不断点头(注视5秒以上);态度尊重,专

3、注(记笔记);适当的澄清(尾音上扬);确定学生的意思(重述学生的要点);什么时候运用同理心倾听?学生想倾吐心声时,学生表现比较情绪化时,不太确定事实全貌时,当情况过于错综复杂或我们不太熟悉时,不肯定学生是否明白我们想表达的意思时,你觉得值得时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先理解别人,再要求别人的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会理解他人,进而产生感恩的心态良好师生关系的经营: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了解老师压力的来源、知道如何抒解压力,知道善用团体的力量。与科任老师协调。师生冲突时,发挥遗忘(forget)与积极原谅视学生为一完整的个体,建立我-汝的关系,而非我-它的关系。发挥教育爱,鼓励学生接近老师、协助

4、学生认清角色。学校施行能够促进师生接触的环境与制度、倡导全体参与与同事分享、讨论。积极的期望,提高效能感。个别化关怀:一对一谈话、了解学生、与家长联系加强专业精神与专业态度。绝对禁忌:肢体冲突从自我做起:不抱怨别人,先从自己做起;沟通效果不好,自己要付50%的责任;总是沟通不好,一定是自己的问题。第四讲学科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学的核心是师生之间心灵的互动。应当从学习者的视角,站在现代学习论发展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观指导学科教学。将师生关系作为桥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学生的学来实施教师的教,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境界。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道理(悟道明理):教育家、工程师一一创新、理解。

5、技术(炫技用术):熟练工、操作工熟练、操作一、现代学习论的发展与演进开端:联结论(行为主义论)、顿悟论(认知主义学习论);联结论:行为主义关于学习的重要观点,即刺激一一反应的联结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论者对此有以下观点。他通过动物实验提出: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答性行为;另一类是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操作性行为则没有已知刺激。顿悟是突然出现的,是对经验场的重组。科勒(Kohler,M.1927)用多种文题情境研究了黑猩猩的顿悟学习。例如,把香蕉从笼子顶上吊下,并使动物够不着,笼中有几个箱子可以利用,但是动物站在一个箱子上还是够不着香蕉。它表现出烦躁不安和大量的

6、尝试错误。然而,有时可以看到动物突然行动,似乎在执行计划,把一个箱子置于另一个箱子之上,然后立即爬到这个建筑物之上摘取香蕉。科勒称这样的学习为顿悟,并强调顿悟是与先前的尝试错误行为不连续的。整体的成功行为是不可分的而且是突然出现的,未发现错误,仿佛是有计划的。科勒的解释是:顿悟包括“觉察”关系,把内部表征的事件组合在一起。发展:操作学习(行为主义论)、论认知发现论(认知主义学习论);新发展:信息加工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代学习论的发展趋势:信息加工学习论与人本主义学习论的结合,学习是认知、情感与行为的综合变化信息加工学习论认知+行为人本主义学习论潜能+情感二、现代学习论

7、的教学观(一)两种教学观的比较传统学习论的教学观:教学行为一学习表现现代学习论的教学观:教学行为+个人特点一学习过程一学习结果一学习表现。(二)从传统到现代:教学观的转变1、教学目标:知识传授”与人格塑造”问题:以牺牲人格发展换取知识接受调整:由关注知识”到关注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2、教学内容:教材”与学生”问题:对教材一丝不苟,对学生视而不见调整:由关注教材”到关注学生”读书的三重境界:读书掌握知识一一教知识(知识与技能)、读书学会思考教智慧(过程与方法)、读书变化人格教做人(情感态度价值观。3、教学过程:表演”与互动”问题:以炫技”代替助人”调整:由关注演技”到关注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