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摆钟说课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617987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摆钟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机械摆钟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机械摆钟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摆钟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摆钟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摆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机械摆钟一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的第五课,之前学生已经探究过太阳钟、水钟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但感觉到它们的计时并不是很精确,在这样的基础上来研究摆,所以这课也算是精确研究计量时间工具的第一课。这节课将和学生一起就钟摆的组成、钟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摆的等时性等展开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体会实验反复性的意义,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探究过日晷、水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后,已经感觉到它们对于计时的不精确性,这对学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带着这样的疑惑去观察摆钟的构造,研究摆,会达到更好的效果。三、教学目标根据五年级的学生知识经验

2、和认知特点我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过程与方法: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重复实行实验的价值;感受探究计时工具的快乐。四、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一下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教学难点:通过数据分析,理解摆的等时性。五、教学准备教师:摆钟一个、课件学生:分小组带计时表、铁架台、棉线、钩码,记录表等。六、说六、教法、学法为了教圆满的完成本次的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

3、教法和学法。1、教法。在本节课中我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综合本课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教学中采用“激发兴趣自我探究小组合作拓展延伸”这个程序有序展开教学活动。主要采用实物展示,通过真实可靠的实验现象,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较容易分析、总结出科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小组间的相互合作,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难点,再辅以课件教学,彰显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探究的情感。2、学法。与教法相适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合作。把绝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所收集来的数据实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总结出科学知识。七、

4、教学过程(一)引入: 课件展示各种已学的计时工具,理解其不足(局限性、不够准确),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时间的精确度也提升了,于是一种精确的计时工具应运而生了,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引出机械摆钟。(二)理解机械摆钟1、首先交流已知的相关机械摆钟的知识,然后仔细观察机械摆钟,你发现了什么?2、观察摆钟的摆。(三)观察我们的摆1、分小组制作一个摆2、观察摆的摆动,我们有什么发现。3、汇报交流(四)引导学生小结其实这节课最好的就是有个摆钟实物,但是这个现在很难找了,我问了一些人都没有,最好只能找了段视频。一开始我是打算用钩码来做摆锤的,但是发现钩码太重,摆动的过程中,铁架台也会轻微的晃动,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所以最后还是用螺帽。摆绳一开始也不是这种,是棉线,后来通过实验发现这种尼龙绳既牢固又很细,对摆的影响比较小。 整个实验过程中,最难把握的就是这个数据分析。因为我们人的反应、按秒表的快慢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往往会有1次左右的误差,最后在分析的时候,学生受到影响,很难得出结论。而这个又是学生实验时肯定会出现的问题。于是我就人为把一些摆绳弄长,一些摆绳弄短,这样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会变大,希望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小组内的数据分析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