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培师培训心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617913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培师培训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企培师培训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企培师培训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培师培训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培师培训心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培师培训心得 国培让我转变对体育课的态度 非常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02)”安徽省村小教师访名校培训项目体育与健康的培训。说实在的,对于这类培训的认知局限于无所谓的态度,但是走进陕西师范大学校园的十天培训中,让我端正了态度,感到了惊喜,体验到了体育课的快乐。“国培”使我学习了先进教学理念,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游戏,改变我对体育课的认识。有幸聆听多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和各位学员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使我受益匪浅,同时也感到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差距。 本次培训主要以理论课学习与体育教学为主线,以聚焦课堂、更新知识、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技能、实践开括教学为主体,达到开阔视野、创新教学、掌握技能的

2、目的。本次培训的理论课内容:钱钧教授学生的体育素养,廖慧平教授的小学体育教师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屈中乾教授的学校体育发展及趋势,张东平教授的网络研修平台操作;室外体验课有:屈彦雄教授的田径弯道跑示范课,张琨教授的足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实践,王超教授的体育游戏及拓展,任海龙教授的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方法实践,王晓娥老师的实践示范课与教学评价;三次下校观摩学习及班主任曾探老师的关于共同体的研究。在这次学习过程中都是专家讲授,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让我在学习的生涯中得到了宝贵的知识。本次国培学习的收获,总结如下: 1、转变观念,才能让教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俗话说得好“新观念,新气象”。人们都说,给人一碗

3、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体育教师也是如此。体育教师只有深刻转变观念了,认识到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理解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想法设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强化自己的体育综合素质,加强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多学习和掌握体育方面和与体育有关方面的知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体育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甘于吃苦就是要求体育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组织好每天的“两操”,课外活动的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学校参加各种田径球类比赛的集训等工作,认真、踏实、任劳任怨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和成绩赢得同事在工作上的支持。 、转变观念,才能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

4、,人们对体育课的概念模糊,特别是农村小学,因为体育器材缺乏,人们认为体育课就是跑跑步、做做操。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懂得了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彻底地从心理上转变观念,把体育课当作一堂与语数等科目相同的课程来组织教学,而不应该把体育当作副课、杂课或者“福利”课来上。语文数学课不应该取代体育课,我们应该按课表的要求正常给学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不应该无情地剥夺学生上体育的权利。真抓实干,把体育课落在实处。 3、转变观念,才能让教师上好体育课的热情。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全体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明白了这一教学目的,就会增强工作责任心。上课前钻研教材,

5、认真备课;上课时精神饱满,示范准确,指导更到位;下课后,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做,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水平越来越高,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让学生越来越喜欢上体育课。观念的转变,教师也就有了爱上体育课的动力,有了动力,那还有什么体育上不好的呢。体育课上好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的思想素质,在长年累月的锻炼中,不是能更好地提高吗。体育课有各种活动,难免会发生意外伤害。但是如果教师能在学生活动前就做好的准备,就能避免因为活动对学生的伤害,而一个转变了观念的教师就能做到这一点。让教师更关爱学生,让学生不受伤害。转变了观念的教师一定会想方设法把体育课上得丰富多彩。通过本次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堂精彩的体育课与教学器械的精良没有直接的关系。体育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课外资源,合理使用或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更好地开发课内资源,达到务实实用的教学效果。 本次小学体育教师“国培”学习刻骨铭心,使我真正领悟到体育教学的精妙所在,使我懂得体育知识的博大精深,使我知道辅导老师的渊博学识,使我明确未来的教学方向。当我享受丰硕果实的时候,永远也不会忘记陕师大“国培”的这段学习经历。第 3 页 共 3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