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7817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论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论文摘要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的综合表现,农村初中生因为受地理、经济、人文很多原因的影响,生活圈子狭小,对身边人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思索,因此写作水平普遍比城市中学较低。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呢?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改学生被迫作文为自觉作文;二、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以备写作之需;三、加强学生写作训练,在实践中提升写作水平。论文关键词提升;农村;初中生;写作水平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水平和素质的综合表现。伴随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方面推进,农村的教育也开始受到重视,不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觉,农村初中生

2、因为受地理、经济、人文很多原因的影响,生活圈子狭小,对身边人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和独到的思索,写作水平普遍比城市中学较低。怎样才能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呢?本文依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结合笔者在多年教学中的部分尝试和实践,意在探讨怎样提升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1. 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改学生被迫作文为自觉作文学生最苦于被迫写作,每次部署学生写作训练时总会听到学生哀声叹气,显出一副苦瓜脸。作业要交,怎么办?无奈,只有咬紧笔头,东拼西凑,胡编乱造一通。勉强交上来的作文不是干瘪无味就是篇幅过短。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写作爱好,

3、乐于书面表示,变被迫作文为自觉作文。首先,写熟悉的内容,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写作确实是苦事一桩。假如让学生写部分离她们生活很遥远的题材,学生真还是“耗子啃老南瓜不知从何下手”,作文能力非但不能实质性提升,反而会越写越空洞,缺乏真情实感。老师激发学生写作爱好,必需依据学生个性、年纪、心理特征,在作文命题方面应开放,在内容方面激励学生多写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了解故乡的风土人情,融乡土于作文中;提倡“一题多写”,放开学生的手脚,禁忌对所设置的题目做过多的限定,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以激发学生的习作爱好,使学生有想表示的愿望,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

4、示出来的冲动,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其次,用激励性的评价给学生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只有在学习上取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爱好。”在作文评析中,我尽可能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常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或打印出来贴到后面的黑板或学习园地上,组织大家学习观摩,同时推荐好的作品参与征文比赛,这让全班学生写作激情高涨,甚至有些平时苦于写作的“犯困生”也主动把自己重复斟酌的作文交到我手里,让我帮忙指点迷津。2. 引导学生观察积累,以备写作之需首先,培养学生观察思索,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于生活,农村学生生活圈子窄,社会阅历浅,写作仅囿

5、于收割、吵架、母猪下崽等农村生活,偶有反应学校生活的,也只是对食堂伙食、一天学习如流水账般记下来,毫无时代气息。一言蔽之:学生少于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契诃夫说:“作家务必须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眼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让观察简直成为习惯”。生活是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老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社会,融入自然;指导她们对生活、社会、自然进行多角度观察、审阅,把握时代脉博,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正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作文即生活、作文即做人;作文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6、。从事语文教学九年来,我坚持激励学生多观察,多思索,做生活的有心人,坚持每七天写观察日志,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学生写作水平有了普遍提升。其次,培养学生独到敏锐,凸显时代性的思想、看法的积累。能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但假如不能从生活实践中取得体验,领悟出独到的感受和哲理来,作文就如一潭死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所以,作为老师,还需培养学生对独到敏锐,凸显时代性的思想、看法的积累。农村初中生接触报刊杂志、络媒体等当代化信息工具较少,她们的思想,看法更多地局限于上课书本,自己对生活的一知半解或是上辈传统,缺乏对生活、自然、社会敏锐的洞察力,不能高屋建瓴的提炼出部分独到的看法和感受

7、,这反应到写作上来,影响到了作文写作的深度。思想、看法的积累关键于三个方面。第一,于书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分析、吸收教材中的哲理。记叙文、散文中往往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对生活、人生的部分独到的领悟;议论文中常饱含辩证分析的力量。对此,老师在分析课文之前,需引导学生对单元学习要求的把握;分析课文时提醒学生领悟感受,并积累下来以备写作之需。第二,于课外读物。新课标要求: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阅读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老师要对学生课外阅读加以指导,引导学生随时摘录,除了摘录精美的词句、段落,还要把文章中新奇独到的感悟、哲理,和时俱进、含有时代气息的思想看法摘录下来,并分类整理

8、,作为以后写作之需。第三,于生活。老师要培养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专心去感受生活,只有训练出敏锐而含有穿透力的眼光,才能捕捉到生活的真、善、美,从而概括出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积之愈厚,发之愈佳,立即记下偶然闪现在脑海中的灵感,往往成为后来写作的“酵母”。3. 加强学生写作训练,在实践中提升写作水平(一)在课文中找题材,在模拟中进步模拟写作是把间接经验化为直接经验的主要手段,“仿”不是机械的模拟,而是要 “仿中求新”,对于教学比较缺乏,生活阅历简单,见识面比较狭窄的农村初中生来说,老师可按不一样的写作目标和要求,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仿写训练。如在开头和结尾写景方面,鲁迅家乡的开头和结尾全部写

9、景,又首尾照应且情真意切,在深化专题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朱自清的春能够抓住春的季节特征,分别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雨中人物的活动入手,是写景散文的名篇,不妨找这些名篇文章来练练。另外,老师对经典文章的分析讲解也可诱发学生的写作情绪。学生从范文中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和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从而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端。(二)由片断到整篇写作的训练。片段作文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写好片段作文是以后写好一篇完整文章的前提和基础,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写作方法,可单就人、事、景、物的某方面或某个情节做单一性的写作训练,如专门描写人的外貌、某个特定场景、某一季节的特定的景和物等。而整篇写作就必需重视文章的谋篇布局、专题和材料的紧密结合、语言风格的友好等等,就要讨教师引导学生怎样选择最好角度立意,紧紧围绕中心选材,重视材料详略,灵活利用语言等方面进行长时间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得一手好文章,也绝非一日之功。作文教学尽管有法,亦无定法,但在遵照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 老师善于教,学生乐于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勤练多思,稳中求新,农村教学不再是个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