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177903 上传时间:2023-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豆根腐病防治技术大豆根腐病是东北大豆产区的主要根部病害,在我县近几年发生较重,影响幼苗生长甚至造成死苗,使田间保苗数减少,成株期由于根部受害,影响根瘤的生长与数量,造成地上部发育不良以至矮化,影响结荚数与粒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一、危害症状幼苗或成株期,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病部初为褐色至黑褐色或赤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棱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以至使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溃疡状,皮质腐烂,病部细缢, 有的凹陷,重的因主根受害使侧根和须根脱落,主根变成秃根。一般根部受害,病株地上部长势很弱,叶片黄而瘦小,植株矮化,分枝少,重者可死亡,轻者虽可继续生长,但叶片变黄以至提早脱落,结

2、荚少、粒小、产量低。根腐病与孢囊线虫病的区别是,孢囊线虫病主要表现为主根和侧根生育不良,但须根增多,可使整个根系变成发状须根,上生孢囊,根上长有白色至黄白色的球状物。二、防治方法根腐病病菌多为土壤习居菌,且寄主范围广,因此,必须采取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实行与禾本科作物3年以上轮作,严禁大豆重迎茬。加大垄距:大垄有利于降湿、增温,减轻病情。适时晚播:适时晚播发病轻,并注意播深不能超过5厘米。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减轻病情。施足基肥、种肥,及时应用多元复合液肥进行叶面施肥,弥补由于根部病害吸收肥水的不足。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地上茎基部侧生

3、新根的形成,恢复生机(地下根受害以至死亡的条件下更为重要)。2、化学防治选用高效安全的药剂,尽量不进行土壤封闭除草,特别是乙草胺类药剂。选用推荐的种衣剂,以达到对根潜蝇防效好、药害轻,以利于提高根腐病的防效。含有多菌灵、福美双和杀虫剂的大豆种衣剂拌种,如30%德满种衣剂,九兴大豆种衣剂,按160拌种。多福混剂拌种:每1000克种子,用50%多菌灵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比例,各用2克进行湿拌种,为增加附着性,可用聚乙烯醇做黏着剂。适乐时加阿普隆拌种:每100千克种子用2.5%适乐时乳油150毫升加20%阿普隆40毫升拌种。5%菌克毒克水剂按1100的比例拌种。由于药剂拌种后,药效只能维持1525天,一定要采用中耕培土措施,以利于侧生新根的形成。如不含有杀虫剂的,可亩用50%辛硫磷乳油1升毒土法施入垄内。 植保站 赵云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