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6177417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北师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癝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齐宣王使人吹竽(_)好一一听之(_)2翻译下列的句子。癝食以数百人等。_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什么?_2.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1将短文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

2、,纯真友谊的基础是_。钟子期死后,伯牙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概括)_,他破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后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由此我想到了描写朋友间真挚友情的诗句_,_。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学弈(y)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将至,思援弓缴zhu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y?曰:非然也。1文中用_的方法叙述二人对待学弈的态度。2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两个人学下棋时的不同表现。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_4解释画线字的意思,并用“/”画出画横线句子

3、的阅读节奏停顿。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zhu而射之4. 课内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2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_3学了这篇段文,你明白什么道理?你自己是否有过这种经历,又有怎样的体会?_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1伯牙鼓琴选自( )A.山海经B.吕氏春秋本味

4、C.论语D.史记2请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大意。_3解释下面字词的意思。志(_)少选(_)善哉(_)若(_)6. 文言文阅读。枭将东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吾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注释)枭:一种凶猛的鸟。鸠:一种鸟,形状像鸽,有斑鸠、山鸠等。子:你。徙:迁移。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2鸠对枭东徙持什么态度?,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_3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7. 文言文阅读。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日:“

5、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选自笑林(注释)鲁:鲁国。初:起初,开始。计:计谋,策略。俄:一会儿,不久。老父(f):对老年男人的尊称。、但:只。而:连词,表承接,然后。遂:于是、就。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鲁有执长竿人城门者 执:_(2)俄有老父至至:_(3)何不以锯中截而人 以: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_(2)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3仔细阅读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你认为老父的话有道理吗?请谈谈你的理由。_(2)“执竿人”可笑吗?请谈谈你的看法。_8. 文言文阅读。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

6、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选自淮南子(注释)羿(y):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蟾蜍(chng ch):也叫蛤蟆(h ma)。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癩刺。斫(zhu):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谪(zh):被处罚。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羿请不死之药 常斫之 学仙有过过故人庄A.相同

7、,相同B.相同,不同C.不相同,不相同D.不相同,相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_(2)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_9. 文言文阅读。伯牙绝弦伯牙善鼓( )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 )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 )弦,终身不复鼓。1在文中括号里写上带点字的解释。2把文中句子补充完整,再解释句子含义:_含义:_3读了这个故事,我体会到_10. 小古文阅读。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

8、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注释:夸父: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一个“博父国”。前人考证,“博父”就是夸父,是一个善跑的巨人。逐走:追赶赛跑。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河、渭:指黄河与渭水。大泽:神话里的大湖,传说在山西雁门山北,纵横千里。邓林:清代毕沅注释山海经说“邓林即桃林,邓桃音相近”。1选文选自_,从文体上看属于_。2翻译下列词语。逐走:_河渭:_3翻译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_(2)未至,道渴而死。 _4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_5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_6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答:_11. 文言文阅读。犬子有一妇人

9、,中年得子,视若掌珍。凡诸百事,均不使为。及至弱冠,衣食起居,需人料理。须人料理,如襁褓然。或有老者,劝妇人曰 :“当教使言语。”妇人答曰:“我在,彼何必言!”或有邻居,劝妇人曰:“当教使自理。”妇人答曰:“我在,彼何须自理!”及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人名之曰:犬人。1解释括号里字的意思(昔)有一妇人:均不使(为):_(彼)何必言:人(名)之曰:_2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妇谢世,子一无所能,日与犬匍匐于门乞食。_3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_12. 阅读理解。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

10、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注释: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负:用背驮东西。况(hung)然:形容钟声。遽(j):立刻。恶:害怕,悖(bi):荒谬。1下面这句应该怎么读,请你用“/”划出节奏来。恐 人 闻 之 而 夺 己 也,遽 掩 其 耳。2联系上下文理解。(1)“以锤毁之”中的“之”是指:_。(2)“恶人闻之”中的“之”是指:_。(3)“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这句话的意思是:_。3本文的寓意是:_。13.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所宝以百数数:计算B.一日曝书画曝暴露C.今乃掉尾而斗掉:摇动D.处士笑而然之然之:认为他说得对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是( )A.有一牧童见之锤子期听之B.常以自随以为世上无足复为鼓琴者C.处士笑而然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3用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