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171430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杨太钦(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摘要 :本文从我党对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入手,用大量的实例从三个方面论证了 科技创 新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促进作用,并讨论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途 径和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关键词 :科技创新,社会生产力,新科技革命,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同志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理论的前 提下,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精辟论断,深刻揭示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发展指明了 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我国第三

2、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而怎样做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的 讲话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 志。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 动”。胡锦涛总书记在不久前指出,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 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 中心环节。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指明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赋予了我国科技界 新的历史使命,也对中国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

3、要求。我们党如此重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可见它对于社会生产力起着重要的 推动作用。尤其是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引起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使一个国 家拥有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更应该把科技创 新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不断追赶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不断提高以科学技术为标志 的综合国力。创新(Creative) 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而科学技术创新则是由 “创新”的概念衍生过来的,它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知识创 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 识创新是技

4、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 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 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而技术创新的概念则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资 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 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 20 世纪 50 年代,日本把 “技术创新”翻译成“技术革新”,认为“技术革新就是开发新技术、创造新产 品,它应是包括从研究开发到实际应用的整个过程”。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 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产生到市场应用的整个过程,它包括

5、新设想的产生、研 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产品的市场销售和转移扩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对此, 1999年 8月 20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 现产业化的决定精辟地提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 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 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关于科学技术创新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一个比较精辟的观点就是 “科技创新是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一观点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 生产力”思想科学地继承和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对于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促进作用已 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科技(尤其

6、是高新科技)要进步,关键则是创新。 2000 年 8 月,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索未知世 界的规律;技术的本质在于发明改造客观世界的新手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新 的发现,达到新的认识,创造新生事物,这正是创新的根本功能。创新不但决定性 地影响着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也决定性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明成果及时地转化为 直接的社会生产力,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本文将以几个具体的例证来阐述科技创新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一)科学或技术上的创新可以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从而推动生产力的不

7、断 向前发展。也许这些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只能算是沧海中的一粟,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 的发展正是靠着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得以实现的。作为一名工科的学生,我的感触是很深刻的,因为我曾有过亲身的体验。我的 本科毕业论文是以某种岩土工程结构优化设计为题目的,结题以后公开发表在了 2005年第四期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面,并获得了广西大学2005 届的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论文正题是“基坑桩锚支护遗传优化设计研究”,文章首先 建立了基坑支护工程的优化模型,但是考虑到基坑优化的特殊性,并没有采用传统 的数学优化方法,而是选用了近几年才应用于工程领域的遗传算法作为优化工具, 因为它在工程组合优化方面已有许多成功

8、的先例。它虽然是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 但实践证明在工程优化方面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针对南宁市的某大型基坑支护 项目,我编制了遗传优化程序,相对于常规设计方案,优化方案在保证安全可靠的 前提下,直接节省造价约 200 万元,占原方案造价的 17.134 ,可见其对于社会 生产力的直接效应是很明显的。从湘澧盐矿多年来不断发展生产力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同样可以验证这一论 点。该矿先后投入资金 1 亿多元,对盐硝生产设备、工艺及采输卤、供热发电等系 统进行了上千个项目的技术改造,在全国同行业率先使用钛材,使盐、硝生产能力 分别发展到现在的 50 万吨和 4.5 万吨。近 3 年来,该矿坚持科技创新,对

9、加碘眼 生产环节 进行了技术改造,是碘盐生产合格率达到100%。从英国、意大利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自动包装机生产线,年创经济效益 120 万元。为开拓新品种对制盐 I组罐进行反循环工艺的技术改造。该矿盐仓库码头技改工程也与今年6月全面竣工,使该矿走向现代化储运与装卸。 2001 年该矿加大制硝生产技改力度,改进指硝工艺流程,安装钛管热交换器,干燥工序技改全面竣工,成功地创造出一套经济 运行新模式,提高了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芒硝一等品由去年同期的89.15%提高到 96.24%,选矿回收率同比提高 20% 以上,年增产芒硝 2500 多吨,创经济效益 100 多万元。(二)重大科技创新所引发的科技

10、革命或产业革命,可以带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跨 越式发展。历史上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18 世纪 60 年代蒸气机的发明实现了机器化大生 产,社会生产力因此实现了质的飞跃; 19 世纪后期电磁理论的创立和电力技术的 应用使生活生产进入了电气化时代;电话的发明使人们的活动摆脱了空间的束缚, 大大提高了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的效率;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使得大型程序的编制和 大规模计算的实现成为可能,而近几年随着奔腾系列处理芯片的不断进步,计算机 大规模地普及,又使得计算效率越来越高,商业计算成本越来越低,并且随着多媒 体技术的诞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也越发广泛,使人类完全步入了信息科技时 代上世纪 40 年代

11、以来,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世界的 主题。与此相应的是,新科技革命持续、广泛地展开,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 飞跃发展。当今世界,伴随着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信息与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 能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人类不仅可以利用新型的能源,采 用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工具,而且开始了对太空、海洋和许多未知领域的探索并取得 了巨大的成果。许多高新科技产业,比如软件开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原子 能利用、海洋生物开发等以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新的制高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 越来越大。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且实践 雄辩地告诉我们:生产力发展

12、程度越高,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 就越大。目前,发达国家中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达到了60 70,而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始终走科技发展之路,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技术密 集型产业,才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在这方面,印度 和韩国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印度历史上曾经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近代由于英 国的殖民统治,独立以后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加之人口与可用耕地的比例严重失 调,印度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境地。近十年来,印度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业,制定了 许多优惠政策,如持续十年免软件企业所得税,实行计算机软件进口零关税,优先 贷款给中

13、小软件企业等等。并且十分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加大软件技术的研发力 度和资金投入,鼓励科技自主创新。这些措施的结果使得印度在短短十年内,掌握 了软件开发的许多核心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大 国,软件出口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20,为世人所惊叹。而韩国这个曾极度落后的东方小国,在短短 50 年内,昂首迈入世界发达工业 国家行列,也是和科技创新分不开的。韩国战后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随着 科技投入加大,政府重点扶持一些大型企业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目前在韩国,三 星、现代、大宇、 LG 等跨国公司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而这些公司都是以高新 科技产业为主的,例如三星和现代基本上

14、垄断了世界存储颗粒芯片一半以上的份 额,依托大宇和现代韩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韩国由于实现了生产力 的跨越发展,目前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同样作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样拥有着优 秀的文化遗产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想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只 有坚持走以科技创新带动生产力进步的路子。(三)科技创新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可持续发展又为 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讲,就是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解决生产力发 展过程中与保护自然环境相悖的问题,大力发展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为特征

15、的先进生产力,用先进生产力取代、改造、淘汰那些资源消耗率太高、制造 环境污染太大的落后生产力。而科技创新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解决 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一些重大问题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同时,科学本身又 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类带来福利,也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而只有以可 持续发展作为科技创新的价值尺度,才能为科技的进步指明方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 略。 1994年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 发展白皮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非常重视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可持续发 展。在推动中国 21 世纪议程和可持续

16、发展战略的实施中,科技发挥了巨大作 用。“九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开展了前瞻性、战 略性研究,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解决了一些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重大问 题。例如,“九五”期间,我国在西部地区开展了水资源可利用的科技攻关,切实 解决了水资源的生态承载、生态用水等问题,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基础。 通过油气资源的科技攻关,在塔里木盆地发现了我国有史以来单个储量最大的大气 田克拉 2,在内蒙古伊克昭盟发现了我国第一个世界级储量的大气田苏格里 大气田,为解决油气量的短缺和西气东输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可持续 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既要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长期积累的问 题,又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龄化、重大疾病、生态环境恶化等新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对技术、人口、资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