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617122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蒲松龄聊斋志异导读 一、关于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 东淄川(今属淄博)人。蒲松龄出身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祖上虽 然没有出过显赫人物,在当地却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衰微下来。蒲松龄的父亲蒲 槃原是读书人,由于家境困难,不得不弃儒经商。蒲松龄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 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 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 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此后,他与同乡学友砥砺学问更勤,曾与李希梅等人结成“郢中诗社”,常“以风雅道

2、义相劘 切”(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读书时,“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 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每晨兴而为之标日焉。庶使一日无功,则愧、则警、 则汗涔涔下也”(蒲松龄醒轩日课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间,他应做县令的 友人邀请,先后到宝应和高邮做过幕宾。这是他一生中惟一的一次远游。幕宾生活使他对于 官场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认识。回家乡后,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 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 的兴趣。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 岁高龄,才 援例成为贡

3、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 危坐逝世。在清初,像蒲松龄这样出身的士人,进身之途惟在科举。科场的失败使他悲愤万 分:“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顾影自悲, 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大江东去寄王如水 蒲松龄未能攀缘科举出仕,一生都在农村过着清寒的生活。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着热中功名 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迹不践公门”的傲视权贵的一面。在艰难时世中,他逐渐认识到像 他这样出身的人难有出头之日, “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与 韩刺史樾依书)。他把满腔愤气寄托在聊斋志

4、异的创作中。此书创作从他年轻时就开始 了,康熙十八年(1679)作聊斋自志,可知那时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已初具规模,一直 到暮年方才成书,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 悲矣! ”(聊斋自志)这部小说集熔铸着蒲松龄一生的心血。蒲松龄的创作,还有通俗俚 曲 14 种,计有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蓬莱宴俊夜叉穷 汉词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补幸云曲等。这些俚曲用了山东淄川地区的方言, 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它们从不同角度揭露了社会的黑暗和人间的不平,在人生态度和创作 思想上与聊斋志异是相通的。蒲松龄的著作,小说和俚曲之外,还有聊斋文集聊 斋诗集和关于农业、医药的通俗

5、读物农桑经药祟书等。(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 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版。作者路大荒)二、思想内容聊斋志异是一 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的来源非常广泛,或者出于作者的亲身见闻, 或者是借鉴过去的故事,或者采自民间传说,或者是作者的虚构。虽然有些故事有明显的模 仿痕迹,但因为加入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和创作理念,所以能够旧瓶装新酒,传达出独特的意 蕴。聊斋志异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抒 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 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比如促织通

6、过成名一 家为捉一头蟋蟀“以塞官责”而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 庸;席方平则通过席方平魂赴地下,历尽曲折,为父伸冤的故事,写出了官吏的贪赃枉 法和人民的痛苦无奈,虽然写的是幽冥,其实是现实的反映;公孙夏写王子的门客、与 督抚有故交的公孙夏,劝说一位太学生行冥贿、图阴官的荒诞故事,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肮 脏交易做了讽刺性的揭露。 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 试不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 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泄出来。如素秋神女等揭露科场的营私舞弊、贿赂公 行;司文郎于去恶等讽刺考官的

7、不学无术、颟顸无能,大都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尤 其是司文郎,文笔幽默,讽刺更为尖刻。故事中,一位盲僧人能够凭嗅觉判别文章优劣, 但他评价好的王生却名落孙山,于是他气愤地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帘中人并 鼻亦盲矣!”这是讽刺考官一窍不通。贾奉雉中又有一位异人,深知科举弊病,劝贾奉雉 效法拙劣文章应试,说“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 肠也”。他教贾奉雉“于落卷中,集其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在科场中神差鬼使 地写了出来,竟中了经魁。放榜后,贾奉雉再读其文,汗流浃背,感到这是“以金盆玉碗贮 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这些幻设的讽刺,矛头仅指向科场考官,虽

8、然还不够深刻,但也 表达出像作者一样怀才不遇的文士的愤懑心情。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 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一 类情节比较单纯者,如绿衣女连琐香玉等,大体是写一位书生或读书山寺,或书 斋临近郊野,忽有少女来到,或吟唱,或嬉戏,给寂寞的书生带来了欢乐,数度相会,方知 非人,或者进而生出一些波折。有理由认为这正是他长期处在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 他长期在缙绅人家坐馆,受雇于人,一年中只在年节假日返家小住几日,他曾在题为家居 的诗里感慨说:“久以鹤梅当妻子,且将家舍作邮亭。”独自生活的寂寞,不免假想像自遣自 慰,如他在独居毕氏宅

9、第外花园时曾有诗云:“石丈犹堪文字友,薇花定结欢喜缘。”(聊 斋诗集 逃暑石隐园)绿衣女香玉等篇,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 事。还有一些故事,狐鬼花妖的出现不只是让苦读的书生或做了馆师的书生解除了寂寞,还 使书生得到敬重、鼓励,事业上也获得上进,为之编织出种种理想的梦。蒲松龄曾写过一出 小戏闹馆和俗曲学究自嘲,反映穷书生做乡村塾师的辛酸,其中自然有他个人的亲 身感受。写河间徐生坐鬼馆的爱奴却是另一番景象:鬼馆东蒋夫人礼遇厚待徐生,徐生 为她“既从儿懒,又责儿工”大发脾气,她赶忙“遣婢谢过”,最后还将徐生喜爱的婢女相赠, “聊慰客馆寂寞”。篇末异史氏曰:“夫人教子,无异人世,而所以

10、待师之厚也,不亦贤乎!” 这正是一般做塾师的书生们跂予望之的。狐女凤仙将穷秀才刘赤水带到了家中,狐翁对女婿 们“以贫富为爱憎”,凤仙以丈夫“不能为床头人吐气”为憾,留下一面镜子相激励。刘赤水“朝 夕悬之,如对师保,如此二年,一举而捷”。篇末异史氏曰:“吾愿恒河沙数仙人,并遣娇女 婚嫁人间,则贫穷海中,少苦众生矣!”(凤仙)这也只能是像作者一样困于场屋的书生 的天真幻想。(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4关注社 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与上述几类故事不同,大约是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类篇章多数是 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则。这样,

11、当他 讥刺社会、家庭中的负义、伪孝、弃妇种种失德现象的时候,笔锋是犀利的;而要为社会树 立一种道德楷模的时候,如张诚曾有于,以主人公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调和家庭 嫡庶兄弟关系为美德,虽然表现了淳风厚俗的愿望,但却失之迂阔。珊瑚邵女等篇中 精心塑造的现实妇女的典型,珊瑚被休而不再嫁,受凶姑悍娌虐待而无怨;邵文甘心作人妾, 受大妇的凌辱至于炮烙,而“以分自守”,更是鼓吹了女性为夫权而牺牲一切的奴性。还有颇 可注意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实际的感受突破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对人生的某些问题有了独特 的思索。乔女中的主人公形体丑陋,而心性善良,承受着丑陋带来的不幸。老而且贫的 丈夫死后,她拒绝了亟待续弦的孟生

12、的求婚,理由是“残丑不如人,所可自信者,德耳。又 事二夫,官人何取焉?”孟生“益贤之,向慕尤殷”,她终未相许。然而,当孟生暴卒后,她 却前往哭吊,并在孟家遭到侵凌时,挺身而出,为之护理家业,抚育幼子至成人。以丑女作 为正面颂扬的主人公已是小说中的超俗之作,写她未许身再嫁,却许之以心,实际上做了孟 生的没有名分的“未亡人”,作者和他的小说人物一样,都已走出了旧道德的藩篱。田七郎 是写社会交往的:猎户田七郎受了富家公子的救助之恩,后来又为报恩而拼上性命。小说突 出展示的是田七郎意识到受人恩就要报人恩,极不愿意受人之恩,以避免承担报恩的义务, 但由于家贫而未能幸免。这样,报恩的故事也就含有了深刻的悲

13、剧内蕴,显示出作为社会交 往的道德准则:“受人知者分人忧,受人恩者急人难”,表面上是彼此平等的,但由于人有富 贵贫贱之别,用以为报的也就不同:“富人报人以财,贫人报人以义。”知恩报恩的道德准则 实际上是片面的、不公平的。蒲松龄演绎的这个故事,表现了他对当时崇尚的、文学家反复 讴歌的人际道德原则之一的“义”的思考、质疑,也可称之为一种思想觉醒。(选自袁行霈中 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除此之外,聊斋志异中还有其他一些篇 章,有的颂扬了女子超人的智慧,如颜氏狐谐仙人岛;有的描写了儿童的胆量和 计谋,如贾儿牧竖等;有的则纯是描述奇闻异事,如偷桃口技海市等; 有的则是通过一些奇闻异

14、事,表达一定的哲理和思考,比如骂鸭狼三则螳螂捕蛇 等。三、艺术特色聊斋志异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想像丰富、构思奇妙、情节曲折、境 界瑰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它“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指出了聊斋志异独特的艺 术风格。聊斋志异的基本样式,就是历史传记和“传奇”的结合。书中有190 余篇作品, 篇末缀有“异史氏”评语,类似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从体裁看,聊斋志异大部分作 品有完整的故事、曲折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具备短篇小说的体制。有一部分作品则篇 幅短小、记述简略,仍保留着魏晋“残丛小语”的形式,如蛙曲鼠戏刘亮采狐入 瓶斫蟒等。小部分记述作者自身见闻的作品,又像随笔杂录,具有素描的性质。聊斋 志异

15、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大都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比如同是 狐狸幻化的女性,婴宁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婴宁);小翠顽皮善谑,喜开玩笑(小翠); 青凤温柔拘谨,情意缠绵(青凤)。同是鬼女,聂小倩“绰约可爱”,被胁迷人却又心地善 良(聂小倩);林四娘“意绪风流”,喜诗善歌而心境凄苦(林四娘);连琐“瘦怯凝寒”, 多情善感(连琐);小谢活泼调皮,乐不知愁(小谢);李女羞涩怯弱,感情笃厚(莲 香)。同是妓女,鸦头激烈拗执(鸦头);瑞云蕴藉斯文(瑞云)。又如同是痴情的青年 男子,孙子楚为人迂讷(阿宝);乔生心意真诚(连城);耿去病“狂放不羁”(青凤); 安幼舆“挥霍好义”(花姑子),也都“人各面目”,很少雷同。聊斋志异描写人物的手法 多种多样。作者常把人的性格同花妖狐魅等原型的特征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花妖狐魅,多 具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中国小说史略)。如红玉 中的狐女红玉,为冯相如谋聘佳偶,哺育子女,重振家业,与常人无异;但她飘忽无定,来 去自由,却表现了非人的特征。又如绿衣人中由蜂幻化的女子,“绿衣长裙,婉妙无比”; 唱起曲来,“声细如蝇”,“宛转滑烈”;遇难被救后,又“徐登砚池,自以身投墨汁,出伏几 上。走作谢字”。真是写色写声,写形写神,俱从蜂曲曲绘出短篇中具赋物之妙”(但 明伦评)。其他如葛巾是牡丹花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