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168520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设计广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廖亮【课程内容表现标准】:三、我与国家和社会(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表现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为民族平等和谐相处而自豪,树立正确的民族观。2.2.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确认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2.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解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2.3维护民族团结解释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三)法律与秩序3.5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

2、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表现标准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安全、荣誉和利益的情感,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3.5.1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识别现阶段我国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构成。3.5.2国家统一解释“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优越性,概述我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确认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性。3.5.3民族团结举例说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各民族的团结。【教科书相关内容】:思想品德(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三课【教学目标】:目标 1、学生能说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处理民族关系三原则。目标2、

3、学生通过对国家集中力量帮助少数民族发展事例的认识,确认只有在国家统一大前提下才会出现的新型民族关系。目标3、学生根据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的事实对比,理解“一国两制”的内容和国家统一重要性。目标4、学生自觉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完全统一的行动。陈述的目标按分类表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目标的分析知识维度认 知 过 程 维 度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目标1目标2目标3B.概念性知识目标4目标1目标3C.程序性知识目标3目标4D.元认知知识 【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1)学生在其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知道我国处理少数民族和港澳问题的一些措施,但存在对这些

4、措施的认识表面化和内在意义不理解的问题。(2)学生对国家统一的问题有所关注。知道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离不开所有人的参与和支持,但不清楚自己可以怎样做才合适。2、本课学习内容类型及其学习条件分析:(1)本课主要属于属于理解事实性知识的学习。(2)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有一定的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3、教学程序:提供情境师生探究知识生成总结升华明理践行4、教学重点、难点:团结统一与发展的内在联系5、课型:新授课6、教学策略:探究活动法、情境讨论法、归纳法7、课时安排:1课时二、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评价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识别教材P41中邮票展示的不同民族。并鼓

5、励学生说出更多其他少数民族名称。【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分辨各民族不同服饰,说出自己的判断,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活动】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导入本课学习内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老师评】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目的是在新课导入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互评】通过说明自己的答案和判断理由,支持或反驳其他意见,主动投入学习。利用教材现有材料引起学生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关注,激发兴趣。情景探究1【教师活动】展示我国民族分布图、民族纠纷图片和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学生活动】合作探讨下列问题1、我国现阶段各民族是否团结?2、假如各民族之间不团结,闹矛盾会有什么后果?3、我国

6、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护民族团结的?【教师活动】点评学生意见,归纳观点。【老师评】对主动、正确表述自己观点的同学都给予激励性评价。学生通过认识客观事实,理解各民族的团结维系了国家统一,归纳国家采取的加强民族的团结有效措施。达成目标1情景探究2【教师活动】展示国家支援少数民族发展的事例,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学生活动】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才开辟了新型民族关系的结论。 【老师评】教师对学生的作答作出激励性评价。学生通过正反面事例对比,理解国家统一才能集中力量支持少数民族的发展。达成目标2情景探究3【教师活动】展示香港和澳门地区回归后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活动】合作探讨下列问题1、采取了什么措施才取得这

7、样成就的?2、为何这个措施会有效?3、这个措施正常情况下能否推广使用?【教师活动】归纳点评【学生互评】鼓励补充或更正他人的回答。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评】对积极作答的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学生通过情景探究,体会到只有保证国家处于统一、稳定的大环境中,才能照顾不同地区的平稳和长远发展。达成目标3总结升华【教师活动】课堂知识小结,点评和点拨【学生活动】体会升华 【学生自评】反思本课收获。加深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认同感。认识到应该主动承担自己的义务。【老师评】老师也可以将此作为本课效度的检测之一,调整下阶段教学目标和策略通过总结点拨,使学生感悟国家的各项措施是既维护了国家整体利益

8、,又保障和促进地方的发展,实现共赢。达成目标1、2、3明理践行【教师活动】通过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的生活中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学生活动】小组探究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完全统一的行动。【学生互评】共同探讨可行的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完全统一方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老师评】参与学生讨论,对有创意又可行的方法给予激励性评价。只有学生自发的行动才能真实反映其内心情感,其建议也会更切合自身实际,更具可操作性。达成目标:目标4三、教学评价本课教学中,主要对学生采用形成性评价。通过正式和非正式途径来获取所需的反馈信息,包括课堂预设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和对学生回答提问过程中言语、表情和行

9、为表现的反馈。评析:非正式的渠道主要是观察学生对于课堂预设的探究问题的解决和课中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来的言语、表情和行为反馈。正式的渠道主要是基于与表现标准内容相关的任务表现,如课堂观察。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师生交谈等。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解概念性知识方面和程序性知识方面。四、板书设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维护民族团结2、开辟新型民族关系3、“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五、本课教学中心思想1、各民族的团结维系了国家的统一。统一的国家得以集中力量促进各少数民族发展。2、国家统一也涉及到领土的完整,“一国两制”实现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也是力争台湾和平回归的有效措施,既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又保障了地方个体利益,

10、实现共赢。3、青少年感悟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关乎切身利益,自觉体现在实际行动中。 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难点在于学生经过学习能否意识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发自内心主动实施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相关行动,从而达成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为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没有着重于去讲解落实每个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制度和“一国两制”内容等知识点。而是通过列举正、反面事例作对比,如:民族间发生矛盾的后果、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实对比;香港、澳门回归前后经济发展数据对比等。让学生首先对客观存在的事实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经过同学间的讨论、老师的点拨,结合之前第二课学习过

11、的集体与个人关系的知识,领悟:各个民族不管人数多少、繁荣程度在中华民族的大前提下都属于个体范畴,不同的地区在一个中国的主体前提下也都属于个体范畴。国家的稳定、和谐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支持。反过来,稳定、强大和统一的国家也会尽全力支持、保护个体的发展和利益。实现共赢的局面。建立上述认知基础后再推导出国家采取的全局性的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有效措施,进而落实到每一个公民的具体行动。学生在情感上也会认同和接受。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基本能根据教师提供的事例和引导,从较高的角度去认识各民族、各地区与国家整体的关系,理解国家采取的各项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措施的内容和重要性。但由于学生的社会接触面较窄,缺乏相应的与其他民族交往的实际感受,造成在如何落实个人行动环节上基本是照本宣科,缺乏真情实感,提出的措施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这方面需要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一步加强启发和引导。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