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6165948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大单元综合测评11 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单元综合测评(十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图表示,二战前后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A促进了战后整个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B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C使世界贸易从此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D完全是为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涉及资本主义国家,A项错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事实上确立了美元的中心地位,故B项正确;该体系有利于世界贸易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但并不能说当时就已经进入平等合作的轨道,C项错误;该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美国的对外经济扩张,但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答案:B2(2016合肥市质检一

2、)冷战(19451991)中写道:“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于19451991年在经济上采取的举措是()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 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于1992年,排除,其他都是美国在这一时期所采取的措施,故选C项。答案:C3(2016湖南考前猜题卷)1971年,由于美国经济的衰弱,美国的黄金储备已无力支撑日益泛滥的美元,尼克松政

3、府被迫宣布放弃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运行中()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失去了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将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美国经济竞争力削弱,体系基础丧失A BC D解析: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的衰弱,出现了美元全球性“过剩”,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于是美国放弃了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终于完全崩溃,所以都符合题干材料;“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起到的作用,但与材料所反映的体

4、系趋于崩溃的史实不相符,故选择D项。答案:D4“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发展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解析:从材料中20世纪7080年代前后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可知关贸总协定虽然在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贸易保护主义仍然存在,所以选择B项。答案:B5下面是一则招标公告,根据所学知识判断_处应是()

5、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 D世界银行解析:当前的世界银行主要职能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故D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提供短期贷款,解决成员国的外汇资金需求,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也没有提供贷款的职能,B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性的贸易机构,不涉及贷款,C项错误。答案:D6二战后,欧洲出现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和欧洲共同体。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B二者内部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C二者的出现都强化了两极格局D二者都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消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6、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是冷战期间苏联援助东欧的经济政策,实行的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欧共体则是冷战形势下西欧国家成立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它的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经互会随着苏联解体而消亡,欧共体则发展为今天的欧盟,加强了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故B、C、D错误,A正确。答案:A7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欧洲应该有一个共同的防御体系,必须由法国来为这个体系规定计划和指定指挥官。”为此,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曾两次否决了英国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其主要的原因是()A维护法国的领导地位 B法英两国地位差距大C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差 D危及欧共体的独立性解析:从“由法国来为这个体系规定计划和指定

7、指挥官”,可以看出其意图是维护法国的领导地位,故A项正确。法英两国同样是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两国地位“差距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从戴高乐的话中可以看出,经济因素并不是其否决英国申请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戴高乐的欧洲政策是确立法国在欧洲的领导地位,危及欧共体的独立性只是其反对英国加入的借口,D项错误。答案:A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A BC 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

8、80、90年代世界经济趋势的理解。不符合亚太经合组织,因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日本、美国等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应该排除,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答案:C9(2016沈阳市质检一)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后,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在一次讲话中说:“相对于德国的强大,我更害怕德国的无所作为。”材料体现了()A德国成为应对危机的中坚力量B欧元阻断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C波兰国内反德情绪的不断扩大D欧盟成员国之间贸易摩擦加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盟的有关问题。结合题干材料可知,波兰外长担心的是德国对欧债危机“无所作为”,由此可知在波兰外长心目中德国是克服欧债危机的重要力量,故答案为A。答案:A10(2016南京市

9、一模)据商务部透露,中国参与的世贸组织环境产品谈判进程已启动,谈判以APEC清单为基础,在WTO框架下进一步探讨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的各种机会。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贸组织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基础B中国开始主导世贸组织规则的制定C世贸组织促成了世界各国市场的开放D中国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由材料中的“实现环境产品自由化”可知,中国在积极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故选D项。A、B、C三项说法错误。答案:D11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发展。下列对于二者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阻碍,其负面影响较突出B经济区域集团

10、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竞争加剧的结果C经济全球化是建在共同市场上,经济区域集团化以相似社会制度为基础D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展缓慢,区域集团化趋势加速发展解析:区域集团化对全球化有促进,也有阻碍,A项不正确;经济区域集团化并不一定是相似的社会制度,如亚太经合组织,C项不正确;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展是快速的,D项不正确;只有B项正确分析了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所以B项正确。答案:B12(2016永州模拟)十年间,中国平均关税从2001年的15.3%降到了9.8%,并且进一步简化进口管理,进一步完善进口促进体系,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的程度,基本上取消了进口配额管理。导致以上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形

11、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后,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压力和挑战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一史实。世贸组织(WTO)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解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中国在加入之后履行了以上义务,于是出现题干所述事实,故选择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题32分,14题20分)13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经济的兴衰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1969年美国在这一时期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高峰。

12、由于采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用财政支出和货币扩张来缓解衰退,加上以原子能技术、宇航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为标志的新科学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兴起,美国现代企业组织的新发展,国家和国际垄断组织的新发展以及跨国公司的迅速崛起,美国成为高度现代化的超级大国,并开始向后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转化。60年代,美国农业几乎全部实现了电气化,在经营管理上则实现了专业化、社会化。以致于有人将这一时期称之为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1)据材料分析“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结合二战后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史实概括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高峰”地位的表现。(23分)材料二1971年7月第七次

13、美元危机爆发,尼克松政府于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西欧又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3月16日,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这种种迹象都预示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长久地存在,它必将会被一种更为优越的货币制度所替代。欧洲整体经济规模和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均处于世界首位,完全有能力在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格局中与美元相抗衡。此外,日元、马克、英镑、瑞士法郎等也占有一定地位,分美元一勺羹。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美国的霸权地位(2)据材料并结合

14、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可能长久地存在,它必将会被一种更为优越的货币制度所替代”。(9分)答案:(1)原因: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经营者革命的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政治上:成立并操纵联合国;实行冷战政策,以称霸世界、扼制苏联。经济上: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签署关贸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实施“马歇尔计划”,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出现“滞胀”现象,同时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军费激增,美国不得不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欧共体成立、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世界

15、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世界贸易的发展,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发生动摇,因而不可能长久地存在。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工业国可以从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它们需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并倾销工业品或进行投资。它们之间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它们中的一国发生经济危机,就会波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材料二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产品,商品在国际间流动,国际贸易得到很大发展,而交通运输的改进和通讯技术的发明进一步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材料三资本主义是一种扩张性的制度,资本膨胀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全球各地,把落后的民族纳入资本主义体系,成为附庸国和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入侵落后民族,掠夺天然财富、农业原料,倾销商品,落后民族的那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终于被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