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作业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163920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续教育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继续教育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继续教育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继续教育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继续教育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继续教育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续教育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续教育作业(一 )请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说说如何有效进行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答:一个爱读书的人,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一个爱读书的民族,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教给阅读方法、拓展课外阅读等方面入手,创造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2、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学习极为重要的习惯之一。吕淑湘先生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话说出了阅读的重要性,更是强调了课外阅读的必要性,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想让孩子爱上以文学作品为主的课外读物,应该给孩子一个适宜的阅读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文字的乐趣。在班内我是这样引导孩子走进课外阅读世界的:一、从语文课堂入手,借助讲故事诱读。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实际上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靠学生课外自学、自修而成。只囿于课本里的几篇文章,是不可能提高语

3、文能力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与杏林子的相关联一些故事,让学生产生兴趣去学这篇课文;然后,学完后激励学生去看相关的书籍。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之余会因其兴趣去阅读课外的很多书籍,达到多读的目的。二、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要强化一种意识,必须营造相应的氛围,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和冲击,这样才能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烙印,由无意注意逐步形成为有意关注。因此,学校要特别注重校园书香氛围的营造。利用廊柱张贴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利用展窗开设读书交

4、流园地,让孩子们一走进校门,马上就会被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息所包围。各班的图书角不仅要装满孩子们喜欢的好书,还要有一个个美丽的名字,如“豆丁书架”、“琅琅书巴”等,孩子们一看到名字就有要走近的冲动。有助于学生把阅读同舒适相联系,对阅读就不会感到厌恶,走进阅览室、安静的教室,这样才能让孩子静下心来沉入文字中。三、 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 学校最好还要以书为媒介,成立一些学生社团,如举办班级文学小报、设立小小“文学社”、“诗歌吟诵社”,定期举办“读书沙龙”等。通过氛围的营造,让好书的影子随时撞击学生的眼球,让好书的声音不断萦绕在学生的耳际,让好书的智慧不时愉悦着学生的心灵,耳濡目染中,学生渐渐地

5、就把阅读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的习惯。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可结合阅读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教寓言二则时推荐寓言故事,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或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爱读书;或开设赏析课,介绍名家名篇,使学生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或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分别向他们介绍各种读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还可结合课外活动,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朗读比赛以及“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等活动,久而久之,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我不但带领学生们到校图书馆看书,

6、班里图书角也充分利用起来。学生们捐到班里来的图书都进行了登记,然后分类。由两位学生负责图书整理与借阅。一批图书看完了,再换一批新书。有效地利用学生家里的藏书资源,让图书角流动起来。便于学生课下有时间也看看书,整体上创设读书氛围。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苏霍姆林斯基还指出:给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与责任推荐各种好书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选择最适合自己读的书,充分汲取书中的养分。因此,我结合课文内容及课标的要求,罗列的班

7、级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从家里带一些图书,让学生们进行选择阅读。四、养成阅读后写读书笔记、做小练笔的习惯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如果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学生练笔、写读后感的形式很多,可以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的评价,能长则长,不长也不要勉强,一句话、两句话都可以,不强求学生要写多少字,只要写就好了。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学生一边读一边抄写及记录读书所得心得,布置他们每星期都写一篇读书笔记,可以是好词好句的摘抄、也可以是读后的感悟。班里每周要检查学生记读书笔

8、记、读后感情况,既查数量,又看质量。优秀笔记、读后感让同学之间相互传阅、展览以激发读书记笔记习惯。在班里根据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记读书笔记和办手抄报。学生读书笔记的记录来源于读书,促进了学生读书热情,而记笔记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读书笔记、手抄报、读后感的定期展览,又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学生们从课外阅读中了解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理解和感悟语言的能力随之增强。恰恰通过课外阅读,弥补了一些书本学习的不足,学习新知速度快了,自信心增强了,渐渐从对课外阅读兴趣进而迁移到对学校各科知识学习的浓厚热情中来。五、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走进书香世界。和学生一起读书,也可以引发学生的

9、读书兴趣。从开学到现在,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爱的教育、昆虫记、小王子、皇帝的新装、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书。小王子这本书学生要求我来读给他们听,于是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边读边讲解了前几节的内容。这本书文字很精彩,有许多想象的空间,在我读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把生硬的文字变得有声有色,孩子们谈得兴致盎然,都沉醉于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调中,沉醉于绘声绘色的讲解中,沉醉于丰富奇妙的想象中。与学生一起阅读激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孩子爱上读书还任重道远,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如果我们要实现我们心中的教育理想,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得比我们强,我想,我们需要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从小就做一名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的新一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