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163629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德师风及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夏集乡中心小学 刘建华为提高教师对教育法律法规的的结识,树立法的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懂得自己应承当的义务,并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校组织了全体教师一起学习了河南省教育厅有关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活动的告知、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育部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师德建设的意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胡锦涛在全国教师座谈会上的发言等等。通过本次学习,让我较为精确地理解了各项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明确了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变化了“教师不学教师法,难免迷途象牙塔,受害不知为哪般,困扰不知错在哪”的现状,有助于我们增进守法护法的意识,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

2、自觉贯彻依法治教的行为。不少教师表达,在此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为根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依法享有“教育教学、学术活动、管理学生、获得劳动报酬、 民主管理、进修培训”等权利,并自觉履行“遵纪守法、履行聘约、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制止侵害、自我提高”等义务。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国内义务教育进入了一种新的发展阶段,它是在对国内依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上,形成的一系列指引和保障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制度与准则。法律将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增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指引思想,并重点对全面实行素质教育、保障义务教育投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

3、发展等方面问题作出了规定。新法律着力建立和完善增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各项制度,在诸多方面有创新、有突破,为国内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行,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增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新义务教育法的诞生标志着国内义务教育进入到一种新的阶段,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家将来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上的重大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必然,为学校办学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新义务教育法中,到处提到特殊教育,充足体现了这届政府人文化的关怀和亲民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

4、障,让这些有残障的孩子、这些家庭看到但愿,看到党对她们的这种关怀。从这一点上看,新义务教育法凸显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教育工作者感到振奋和欣慰。新义务教育法对教师提出了如下规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惜学生,忠于职守。教师法告诉我们: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和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结识,更是清晰的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此前的我觉得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那目前我不会再怎么觉得了,由于,每

5、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标语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贯彻到实处才拥故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步我也结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协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干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此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步,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后,让我更明确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承认,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挖苦,挖苦,不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规定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到处

6、“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挖苦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种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不再是简朴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涉及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变化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种教师,不在于她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她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7、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当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由于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因此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性,让每一种学生积极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看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均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措施用爱心去灌溉、庇护。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护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步,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

8、法权益,增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避免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诸多,我觉得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少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少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体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涉及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有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