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6161747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课搭石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搭石是一篇美文,本文语言朴实,给读者描述的一个个美的画面,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因此在教学中,本人采用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朗读指导为重点的导读、练读、评读、赏读的教学模式,从词到句再到篇,抓住课文重要内容,运用“根据语境判别多音字的读音”、“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表演想象理解词语”、“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画面的美并读出画面的美” “读文句想画面”“谈身边的美和留住身边的美”等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努力体现语言回归课堂这一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

2、、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3、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4、寻找生活中的美,留住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教学难点】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搭石这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的内容吗?生:记得。师:好,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什么是搭石?生:“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师:很好,可见上节课,你学得很认真。看上去普普通通的石头,在作者心目中他还是生:家乡的风景。师: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生

3、:搭石,很美。(板书 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 )师:这搭石的美到底体现在哪呢?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打开105页,读一读课后问题(二),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个问题。生:读后,了解题目要求。【针对教学目标,进行问题教学,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做到有规可循。】二寻找美(一)生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体现美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写出你的感受。三、重点精读,品味美师:搭石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呢?咱们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来交流交流。(一)品味“摆搭石”的美1、你觉得这句美,美在哪?生自由谈自己感悟的美。找你的好伙伴一起来读读。2、(出示关键词)感受老人摆搭石的美,师读带点的关键词,生接句读。3、当老人急着赶路,

4、却发现搭石不稳时,他会怎么想呢?指名说。5、你从老人的身上感悟到了什么呢?指名说:有为别人着想的心,有奉献精神)6、说说这是看到的美还是看不到的心灵美?,(板书:心灵美)7、想读出奉献美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来读读吧!(师带生读)(二)品味“走搭石”的美1、一行人走搭石(1)指导读准“行”、“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这些字词。(2)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生自由说。(板书 景色美 有声有色)(3)理解“协调有序”:小组模仿走搭石。(让学生回归到走搭石的情景,能够更好的理解词语。)(4)“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生谈感受到的美,深情朗读,重点体会“绰”字。(5)指

5、名朗读此句,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6)教师感情范读后,要求学生感情范读。2、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的句子。(1)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生各抒己见。(2)重点体会“让对方先走”,感悟每一位乡亲都是这么做的,都具有谦让的美德。(3)请两位学生上台模仿走搭石,体验谦让美。(4)分两个大组朗读这几句话,读出感情。3、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1)“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生答。引导多读此句,说说哪个词打动了你?(2)师生角色扮演“青年人”和“老人”走搭石。(3)体会“理所当然”,感悟乡亲们的美好感情,更是家乡的一道风景。(随机板书:

6、助人美)(三)展开想象,自由说句式:假如遇上来走搭石,。(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过渡:从搭石上,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感受的家乡的人们的淳朴善良,现在让我们看看作者又有了那些感受。让我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2、在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无私的搭石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3、总的感悟搭石默默无语的奉献美。(随机板书:奉献美)【这一环节让学生抓住重点段、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在读中悟,悟中品,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生体会了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也体会到了课文表面写的是搭石无私,其实赞颂的是乡亲们的默默无闻与无私奉献。】四

7、、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师:是啊孩子们,搭石这么小的事物中都饱含着美,我们从这篇美妙的文章中发现了作者善于观察的好习惯,你发现我们身边有美吗?你发现了怎样的美呢?(生自由说自己发现的生活中的美。)【教学应回归于生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观察,去发现身边的美,说说身边的美,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感受到文中的人性美,更能感受到生活中身边的人性美。】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师:同学们,有爱的生活才有使我们幸福快乐!那么就让我们铭记住这一份份感人的爱,拥有一颗爱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事吧!【通过老师的激情总结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得到升华。】六、作业布置 小练笔: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七、板书设计 21 搭 石 景色美 有声有色搭石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 美 心灵美 无私奉献教学反思: 整节课以“寻到美与感受美”为切入点,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美。整个教学流程清晰,重难点突出。不足之处让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了,一读完书就谈体会了。学生读书时间没保证,因此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没有真正融入文本。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以读为主线,通过思考读(感悟文本)、展示读(内化文本)、探究读(赏析文本)、无声读(超越文本),给足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读书,在读中悟,悟中品,品中读的阅读模式,让其能与文本对话,。从而有效地锻炼他们在课堂上有张扬自我、超越自我的本领;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到知识与本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