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高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160909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高中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高中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高中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高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高中(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宜的高中 在每年高中录取截止前那段时间内,家长们眼巴巴的紧盯着报纸上、电视上各个学校的录取信息!那情、那景、那爱、那心、那眼神、那气氛,令人动容,令人感动!令人潸然泪下!很多家长在孩子没有达到重点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的情况下,宁愿花一大笔赞助费(即使是在家庭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要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这些所谓的好学校和重点学校去。这些家长其实并不知道,在绝绝大部分情况下,他其实是做了一件非常非常愚蠢的事,既花了钱,又害了孩子,很可能会使一个本来在其他普通学校高中毕业后很有希望考上一所相对理想的大学甚至是重点大学的孩子到最后连一个二流大学都考不上。 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的好坏,我们不应该

2、只看它对外公布的升学率是多高,考上一本线、二本线的比例有多少,而更应该看它的出口质量(高考的成绩)和它的入口质量(进入这个学校的生源质量即中考成绩和中考排名)之比。这个比值大于1,则说明进入该校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比较高;等于1说明进入该校学习的学生在学业上没有取得什么进步,教学质量平平;假如小于1则说明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很差,进入该校学习的学生成绩下降了。在高中阶段,几乎没有一所重点中学的这个比例大于或等于1。从这个意义上讲,重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一般学校的教学质量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他们之所以有那么高的高考升学率和上线率,仅仅因为它的生源质量高,是因为它垄断了高质

3、量的中考生源。 河南省有一个市的做法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改革中考考生入学分配办法以前,因为该市的那所重点高中垄断了优质生源,所以这所重点高中的高考升学率始终遥遥领先于其它普通高中。而从2001年开始,这个市下决心改革了中考考生的入学分配办法,对各个学校平等对待,平均平等的分配中考生源,没有明显差别。使各个学校的生源质量趋于一致。三年以后的高考证明,如此分配生源以后这几所中学的高考升学率趋于一致,没有明显差别。即使是原来那所赫赫有名的重点中学其高考升学率也并不比其他几所非重点的普通中学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被认为是高考含金量最高的理科状元竟然出自该市一所原来默默无闻的普通中学,这不能不让某些迷信

4、重点的人大跌眼镜!合的高中的问题,然后是志愿填报的技巧性问题。在与其他家长交流时我发现,虽然,各家的孩子在这次中考一模考试中的成绩各不相同,但是,在如何选择高中这个问题上,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问题视乎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报最好的学校,但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即使对于平时成绩一直在年级名列前茅的家长,情况也是如此。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够报考更好的学校,例如省级名校,可省级名校在本市就那十几个名额,孩子的平常学习再好,也不敢保证中考时就一定能够成为全市的前几名。对于排名中间或靠后的学生家长,问题视乎更大:还没有高考,仅仅在的高中阶段就和其他同学已经拉开了距离,无论对于家长,还是对

5、于孩子好像都很难接受。 以前,周围朋友的孩子在中考报志愿时,也以前和我讨论过这个问题。当时我的想法和现在绝大部分家长一样,那当然就是根据自己的成绩,尽可能地报最好的学校了,至于三年需付几万元的择校费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当自己今天真正要面对这个问题时,却隐隐约约地感到这样的选择视乎并不准确。因为,从我留意的相关信息来看,最好的高中并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孩子。 什么样的高中才是最适合于自己孩子的学校呢?我想,在为孩子填报中考志愿时,我们家长的目光是不是应该放得更远一点,好像不应该仅停留在“如何才能使孩子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这个眼前最近、最迫切的目标上,而应该放在三年以后的高考,放在如何使孩子持续发展

6、、幸福一生的目标上来思考。因为,高中并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在中国当前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我们选择高中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要让孩子在经过三年的高中生活以后,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二、要使孩子能够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形成一种积极、自信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品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持续进步、幸福生活。 就我们选择高中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来说,正像特训班的培育模式一样,当时有31人得奖,但现在这个比例小了,同样的道理,当地最好的高中也不可能保证所有学生在三年以后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我上网查了一下最近几年本省最好的几所高中的升学成绩,发现,即使是省级名校其高考重点大学的

7、上线率也只有60%左右,与地市级名牌高中的升学率相差无几。(当然了,省级名校的奥赛班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比例十分惊人。这主要是通过获得全国奥赛一等奖,保送清华、北大而实现的。现在,通过奥赛保送清华、北大的政策已经取消,省级名校奥赛班在升学方面已不再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其他各级高中每年也都有不同比例的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甚至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国内一流大学。也就是说,即使进了最好的高中也不能确保孩子们在三年后都考上重点大学,而考不上当地最好的高中,也不等于自己的孩子就一定考不上清华、北大。相对来讲,对于成绩中等,甚至暂时落后的学生来讲,与其择校进当地最好高中的普通班,可能还不如进入稍差一点学校的重

8、点班,这样反而能够得到学校重点培养和资源投入,更有把握在三年后考上理想的重点大学。 所以,单从升学的视角来看,我们在选择高中时,也不应该仅仅盯住当地最好的高中,而应该仔细地比较一下当地最好的高中与其他高中往年高考的升学情况,认真估算一下我们的孩子进入不同的学校可能的排名,看看根据现在的成绩再加上日后努力所能达到的状态,确定孩子在哪所学校更容易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那么,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高中呢? 选择高中,除了要考虑三年以后的高考目标以外,还有一个比高考更为重要的目标,那就是要使孩子在这三年内形成一个自信、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我们很清楚,高中三年(15、16岁17、18岁)正是一个人精神品

9、格和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三年内,他们将从一个懵懂少年走向弱冠。高中以后,孩子就要真正离开我们独立走向社会了,在他们独立开始自己的人生道路以前,形成一个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够自信、乐观的生活,不惧挑战、无畏挫折、永远奋发向上的精神品格,才能够有水平去克服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考验和挑战。 就这个目标来说,当地最好的高中更是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因为,在孩子的思想还没有真正成熟以前,他们对自己的水平和价值还没有形成一种清晰、稳定的理解,他们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在与其他同龄人的比较中来持续地理解自我、肯定自己。而对于学生来言,学习成绩通常是他们相互实行比较最直接、最明显的

10、指标。越是在好的学校,学习上的竞争也就越是激烈。相信,对于任何学生来讲,谁都不希望自己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适度的竞争压力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是,假如孩子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又找不到原因,或没有办法赶上或超越其他同学,他就会对自己的水平甚至素质产生怀疑。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在学习上失去自信、失去快乐,承认自己没有其他人聪明,甘于平庸,或者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希望在其他活动中重新找到自信和快乐。 中国有句俗话“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话虽然俗,但它还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做为学生,能够在学习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对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心都是十分重要的。中美比较教育专家薛涌以前做过

11、调查、发现,在美国著名的大企业领导者中,毕业于常春藤学校的比例竟然低于普通大学。我想,也许在竞争不太激烈的环境中,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正是一个人的领导力和创造力最为重要的品格基础。我的高中例如当然了,假如孩子现在已经具有了十分成熟的思想和品格,能够将学习上的暂时落后当做前进的动力,而且有方法克服困难迎头赶上,那么,即使花钱择校也应该争取进当地最好的高中。否则的话,考虑选择一个学习竞争压力稍微小点的学校,或许更有利于孩子在三年以后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从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讲,学校距家庭的距离,交通状况等条件,也是我们选择高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内容之一。

12、长期以来,我一直对过早的将孩子送到很远的学校实行教育心存疑虑。我觉得父母与孩子即时地实行思想交流对于一个心智还不完全成熟,正处于品格形成最为关键阶段的孩子来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从我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中学教育阶段采取寄宿制教育模式的学校并不十分普遍。虽然有些著名私立高中采取了寄宿制的教育模式,但是,这些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都配备了导师,负责对他们的心智发展实行即时的引导。而且,这些导师的家庭与学生们就生活在同一所房子里,导师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导师能够随时随地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对他们的思想实行即时的引导。实际上,在这些学校,导师承担起了家长在孩子思想教

13、育方面应付的责任。而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升学率,对于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很难实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沟通。而且一个老师常常要负责几十名孩子,能够保证孩子们在学校不出什么大的乱子、能够安心学习,就已经谢天谢地啦,怎么还能奢望他们能有时间、有精力、有耐心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思想状况实行深入细致地辅导?所以,孩子心智教育和品格养成是我们家长不可替代的责任。 此外,选择高中,除了要考虑如何实现以上两个目标以外,还要考虑学校的管理风格是否与孩子已有的个性相适合。有些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相比照较宽松,他们不会每时每刻都盯着学生,相反,会给学生较大的自由和选择空间,平时作业也比较

14、少。这些学校比较适合于学习比较主动,自制水平较强的孩子就读。在这些学校,孩子们有时间阅读一些课本以外的书籍,有较多的机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获得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和经验。而有些学校在学生的管理上则比较严格,对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盯得很紧,管得很严,作业也相对较多,这些学校比较适合那些学习的主动性较差、需要老师和家长时时督促的学生。假如让学习比较主动,自制水平较强的孩子进入管理比较严格的学校就读,反而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学习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或者变成只知道学习和考试的机器;而对于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弱、需要老师和家长实施督促的学生来讲,假如让他们进入管理相对宽松的学校,你会发现离开了老师和家长严格的监督,他们会很快在体育和其他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这可能更有利于他们创造力的发展。但同时,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下降很快,这可能会无法实现我们当初选择最好的高中所要实现的高考目标。 总之,选择高中的时候,我们应该从长计议,克服从众心理,不要跟着别人盲目的去选择所谓最好的学校,而要在为孩子做出决策前,首先对当地的各类高中实行一次仔细地实地考查,最好与学校的老师、校长和已经在这些学校就读的学生家长实行面对面的交流,认真研究、比较一下各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特点和近几年高考的升学状况,然后再结合孩子的特点和家庭情况,综合地作出决策,这可能才是一种较为稳妥的选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