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6158612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国有企业管理问题一些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国有公司管理问题解决途径的思考笔者在合资公司工作近年后受邀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中观测到某些有趣的现象引起我思考。在翻看某些讨论国有公司问题的文章时笔者发现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其实诸多属于国有公司的通病;由此引起我更深层次的思考:国有公司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如何才干改善甚至解决?场景一:生产现场烧成车间主任与车间班子一干成员,常常看不见人影,经询问回答在宿舍平时养精蓄锐,等“倒窑”(窑车上产品在窑内翻倒,为一种生产事故)等紧急状况发生时人们都往上冲场景二:下午都上班两个小时了,宿舍里尚有大量管理人员呼呼大睡。场景三:笔者在现场巡逻时发现工人未按原则控制产品硬度,而此参数直接影响产品质量,遂将车间

2、主任叫来。车间主任大怒:你怎么不按规定操作,你记住,我还会来检查的,我检查十次,要是有五次没按规定操作,我要扣你绩效。笔者:。事后笔者得知此车间主任居然还是一位博士后事实上,这个公司令笔者感到惊奇的远不止这些,随着对该公司理解更加进一步,笔者发现该公司存在大量管理问题,例如公司管理层能力低下,欠缺对现代公司制度的最基本理解,只知讲大话,空话,导致对管理中暴露的问题熟视无睹;公司组织构造设计混乱,部门职责交叉、重叠,如质量部经理兼职生产部下属车间主任,总经理助理兼职生产部下属车间主任,搞不清生产车间主任的直接上级是生产部长还是总经理;生产控制与质量控制两条线,政出多头,生产车间常常同步接到生产部

3、和质量部两个不同的指令,也不懂得该听谁的;财务管理混乱,常常发生没钱买备件却有钱报销领导们的多种费用;用人制度混乱,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仅仅由于学历高就直接担任部门经理、副经理等公司中层职位,成果导致每天早上生产部经理集中直接给工人安排工作的奇特景观;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与设计宣称的相去甚远,整条生产线各局部生产能力严重不匹配,诸多项目没有彻底竣工也没人追究责任等等。怎么解决?有人给国有公司开出了处方,聘任高素质人才,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改善公司鼓励机制,引入现代化的人资管理可为什么国有公司会浮现这些问题,它是不是国有公司所特有的,是不是有逻辑上的必然性?如果是,因素是什么?查阅有关资料后发既有人

4、说这是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因素,可事实上,国外那些大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也大多是分离的,那些大股东并不直接经营公司。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几百年的进化,逐渐形成了现代化的公司制度,我们只要引进这些公司制度就可以解决目前问题,其实英美发达国家也有国有公司,而这些公司同样有着经营成本高、效率低、亏损严重的问题,而它们是离现代公司制度近来的(与国内的国有公司比)。这样看来,国有公司的头痛病绝不是吃止疼药就能解决的,它的病有着更深层次的因素。进一步分析后笔者发现,国有公司没有老板。我们懂得,最为关怀公司经营的好坏,公司与否赚钱的人理论上是老板,而不是其她人,然而国内的国有公司并不存在真正的老板。国有公司

5、的老板是全民,可全民怎么来对公司来施加的她的意志和影响呢?全民是通过她的委托人-政府来对公司行使老板的权力,政府在这里成了高档经理人,那么政府又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如国资委)来管理全民资产,然后再到各级党委、公司负责人,层层委托。因此我们看到国有公司虽然在组织设立上有董事会、董事长、董事、独立董事、总经理等等,但事实上她们对于公司的意义与西方的股份公司是有本质区别的,不管董事长也好,董事也好,其实都是职业经理(并且尚有很大也许是不职业的职业经理)。这样,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其她代表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机构监控国有公司管理者,行驶管理者的权力,但她们自身也是代理人,而非所有者,她们对国有公司的剩余

6、没有规定,所有者收益最大化的决策与代理人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并不一致,这直接影响监控的努力和效率,易产生监控人偷懒、与公司管理者合谋侵害委托人的道德风险。有些国有公司的管理者不把重要精力放在经营上,而放在与主管领导拉扯关系上就是这监控失去作用的体现。再者,国有公司代理人实实在在是“经济人”,行动中一定会体现个人或其所代表的某个利益集团的意志,却总假设经济人是以代表全民的意志。这样看,当今国有公司存在的管理问题就较好理解了:公司的经营者没有老板在身后督促与监督。那怎么才干解决国有公司的这些问题呢?在笔者看来,最对的的一条路就是股份制,并且必须引入民营资本或外资,也就是必须引入“自然”老板,并且最佳是

7、民营控股,国家参股。我们可以让公司内部的高档管理者收购部分国有股份,使得国有公司经理拥有所在公司的一部分股权,甚至获得控股地位,使国有的单一的产权转变为高档管理者、国有股、公司员工、社会个人或单位构成的多远产权。这时经营权与所有权也会重叠,但此时的两权重叠与国有公司改革前的政企不分已有了本质不同,在政企不分的时代,虽然政府可以作为国有公司的代表,但政府直接管理公司的能力比市场经济中职业经理人的水准差的实在是太多了。那么政府从经营者的、控股者退出来后来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根据国情制定战略筹划,控制宏观经济平衡;制定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市场,保证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引导外资投向,控制外资总量、构造和

8、布局。保证有效合理运用外资;惩罚经济犯罪,查处假冒伪略商品,打击走私、偷税漏税,制止贪污、行贿受贿;协调劳资关系、产业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避免资源挥霍和掠夺性开发,保证资源合理运用;保护生态平衡,增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解决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那么有无一种也许,也就是说国有股份仍然保持控股地位,甚至国有公司仍旧保持oo%股权而依托于公司自身的治理解决以上问题呢。在这里笔者设计了一种抱负模式:第一 我们必须寄但愿于我们可以有足够好的运气找到一位党性、原则性强的领导者出任董事长第二 创新国有公司选人用人机制,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保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者以

9、及经营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得以贯彻,推动“四个转变”即:准入原则向市场和出资人承认转变;选拔方式向市场化配备方式转变;任用程序向依法分层分类聘任转变;管理方式向职位职责契约化管理转变;特别要变化只能上不能下的陋习第三 彻底揭掉国有公司温情脉脉的面纱,还原资本逐利的本性,完善公司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增进人力资源价值的精拟定位。考核评价重要涉及个人素质、能力、业绩、对公司的奉献等。全面的考核和公正的评价,有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自我定位,激发其成就感、责任心和事业心,使主观能动性得到充足发挥。特别是对于公司中的“剥削者”(自己不干活却拿工资的人)要予以严惩

10、,必要时就裁减第四 也是极重要的一环,就是强化公司文化建设,在公司内部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公司价值观并保证其进一步人心。本来的国有公司职工潜移默化中均有一种可怕的心理契约:a我所在的是国企,我的工作是有保障的,我不会由于工作不努力而失去工作b国有公司是国家的,人们对公司与否赚钱并不真正关怀;各级管理者对我的惩罚是处在个人恩怨而不是出于对公司负责c我是公司的主人,我对公司的资源同样有一定支配权d公司的领导必须优先考虑职工的利益,公司领导必须接受职工的监督与民主评议必须变化以上的心理契约,要让职工建立新的心理契约:a我所在的虽然是国企,但我也会由于工作不努力而失去工作国有公司是国家的,国有资产神圣不可侵犯,各级管理者代表国家资本的意志,保证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是她们的神圣职责;她们做不到同样会失去工作我是给公司打工的,公司每付给我一分钱都是要回报的d公司的领导是董事会任命的,必须对董事会负责 有关国有公司的管理问题的讨论诸多,笔者觉得以上两条途径也许是解决国有公司管理问题的两个比较好的措施。 魏泽培 -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