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153674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计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复习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 论统计学复习资料1、为什么说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 答:统计分组就是把总体按某一标志来分门别类,选择不同的标志就有不同的分组、不同的分组体系。分组标志是作为现象总体划分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得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反映总体的性质特征、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所以,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界限的确定。2、变量分组的种类及应用条件是什么?答:变量分组包括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离散变量变动幅度小,分组可以选择单项式分组。如果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较大,分组应该选择组距式分组。而对于连续变量只能用组距式分组。3、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2、? 答:单项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且变量值变动幅度小的情况下采用;组距式分组适合于离散变量的变动幅度很大,或连续变量的情况下采用。4、简述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的区别?答:(1)指标的含义不同,强度相对指标说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发展的强度,普度程度或密度,而平均指标说明的是现象发展的一般水平。(2)计算方法不同,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虽然都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但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的联系只表现为一种经济关系,而平均指标分子和分母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那分子是分母所具有的标志,对比结果是对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平均。5、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答:(1)确定调查目

3、的(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3)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和时限(5)确定调查的组织和实施计划6、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可以进行哪些分类? 答: 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统计总体按照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为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按任务和作用的不同,分为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按分组标志的多少为分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7.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区别?举例说明。答:(1)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具有连续性,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具连续性。(2)时期指标的指标值可以累计相加,而时点指标的指标值不能

4、累计相加,时期指标,指标值的大小与所包括的时期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而时点指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8、如何认识统计整理在统计活动中的作用?答: 统计整理是整个统计研究过程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整理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又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还是积累历史资料的必要手段。统计研究中经常要进行动态分析,这就需要长期积累的历史资料。积累资料要对已有的统计资料进行甄选,按可比口径进行调整、分类和汇总,都必须通过统计整理工作来完成。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统计工作的具体任务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答: (1) 全面、准确、及时地提供有关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资料,为国家制

5、定政策和检查政策贯彻情况提供依据; (2) 为科学编制计划提供依据,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统计检查和监督;(3)为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和各单位的经济管理提供所需的统计资料和分析资料;(4)为积累统计资料和开展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依据。10、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11、统计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运用着各种专门的方法,如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和统计推断法等。12、统计标志是总体中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它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两种。1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企业全部产品、个体是每一件产品。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

6、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15、统计活动过程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计算题:1. 某生产车间30名工人的日加工零件数如下:30、 36、 42、 41、 36 、44、 40、 37 、37 、25 、45、 29 、43、31、36、 36 、33 、34 、47 、43 、43 、38 、32 、27 、34、 48、46、 43 、39、35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分成如下几组:2530、 3035、 3540 、4045、4550,计算出各组的频数和频率,编制次数分布表。(2)根据整理表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零件数。2、1999年3月份职工工资分组资料如下:按工资金

7、额分组(元)职工人数(人)700以下70075075080080085085090090095095010001000以上40100170220190150130120合计1120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工资的众数和中位数。3、甲乙两班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如下:甲班平均85分,标准差为10分;乙班平均72分,标准差为9分。问哪个班级的平均成绩具有代表性,为什么?4、 已知某工业企业资料如下:指 标一月二月三月四月工业总产值(万元)180160200190月初工人数(人)600580620600 试计算:(1)第一季度月平均工业总产值; (2)第一季度月平均工人数; (3)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5、某煤矿原煤产量逐年增长情况如下表: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逐年增长量(万吨)1015202540484952又知:该煤矿1992年原煤产量为200万吨,根据上述资料计算: (1)、该煤矿原煤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 (2)、19932000年间原煤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页脚内容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