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6153061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末立宪思潮与旧中国八部宪法演讲范文 一、清末的立宪思潮 近代历史时期是中国社会变革最猛烈的时代,也是社会思潮最为活跃的时代,在各种思潮中最重要的是立宪思潮。所谓立宪思潮就是指一些具有近代意识的地方督抚、洋务派官僚和资产阶级改良派,剧烈要求加快社会改革的步伐,仿照欧美和日本实行立宪政治的呼声而形成的社会舆论。 立宪思潮有其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使国人睁眼看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禁烟英雄林则徐等人很注意刺探西事、翻译西文,从中西对比中寻求启迪和出路。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忱,鸦片战后,中国快速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多少优秀儿女、仁人志士为了救民于水火,不惜抛头洒血、英勇牺牲。如康有

2、为等人发动了“戊戌变法”。客观上加速了辛亥革命的成功,资产阶级改革派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立宪思想,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尽管清末统治者多么想保留皇权,但也无法阻挡历史潮流,在国内外压力下被迫预备立宪,实行君主立宪制,否定封建专制。推动了中国法制的近代化,沈家本、伍廷芳等法律大臣“师夷变法”,改革中国传统法制,制定一系列新法,确立了分权制衡等司法制度和原则。 二、旧中国的八部宪法 (一)、钦定宪法大纲 1895年中日甲午海战和1905年日俄战斗,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战胜两个大帝国,使世人震动,日本因君主立宪而胜,中俄两国因专制而败。这最终使清廷下决心立宪,

3、于是派大臣赴欧洲考察,派幼童留学美国。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布了宣示预备立宪谕,设立考察政治馆(后改为宪政编查馆),作为预备立宪的办事结构,进行了一些预备立宪活动,在中央设立资政院、各省设立咨议局,于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又名皇权宪法),作为今后的制宪纲领。大纲的主要内容是:君主神圣不可侵扰;君主独揽统治权;臣民根据法律有应得的权利和义务。其突出特点就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以连续维护封建专制为目的,从而激起人民的愤慨,也令立宪派大失所望。虽然大纲存在缺陷,但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从今确定下来,这也是传统法律向近代转型的最明显标志。 (二)、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预备立宪之初清政府采

4、取无限拖延的策略,但摄于革命运动和为了拉拢立宪派,先出台立宪大纲,并于1908年宣布立宪以九年为期。民众对清廷预备立宪感到绝望,于是爆发了武昌起义,改革派又乘机提出要推翻皇族内阁、剧烈要求协定宪法,清政府为了渡过危机,于1911年临时炮制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又名妥协宪法)。这部宪法虽然对民众有所让步,但仍旧坚持在确保皇权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制,加上颁布得太晚了,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能挽救清王朝灭亡的命运,并成为清政府预备立宪走向破产的记录。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

5、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公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名五权宪法)。五权是指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和考试权,这五权要受到国民选举权、创制权、弹劾权、复决权四权的制约,五项治权与四项政权的结合才是最抱负的宪法。五权宪法共有“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院、法院和附则”7章56条,内容主要有:首次以根本法规定中华民国的领土疆域(包括外蒙古),对外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不容外敌侵扰;规定了人民的权利义务;规定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中华民国的国体;规定临时约法的效力和严格的修改程序。临时约法虽然受到时代的局限,存在种种不足,但它对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起到重要作用,孙先生一生

6、企盼民主、舍身缔造共和,把临时约法视为中华民国的灵魂,为之倾注大量心血,并为之发动二次护法战斗,这是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在立法活动中的一次重要实践。 (四)、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为了早日当上正式大总统,胁迫国会违反制宪程序,先选总统后公布宪法。袁世凯以武力当上大总统后,开头有计划地破坏国会的制宪,既向国会提出扩大总统权力,缩小国会对总统的制约权利的“增修约法案”,并派员到国会陈述其对宪法起草的意见,但遭到国会的拒绝。1913年10月31日由国民党占优势的中华民国国会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天坛宪草),它仍旧保留了较多的资本主义民主共和颜色,尤其在政体上继承了临时

7、约法的责任内阁制精神,因而没有达到袁世凯的目的。为使天坛宪草流产,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天坛宪草被停顿。 (五)、中华民国约法 1914年3月18日,袁世凯成立约法会议,作为临时约法的修订机关,约法会议根据袁世凯提出的旨在独揽大权的增修临时约法大纲领七项,5月1日,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又名袁记宪法)。中华民国约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有两个特点,一是实行总统制;二是取消国会,代之以立法院;袁记宪法所确立的是大总统专制独裁的政治体制。随后袁为了达到大总统终身任职并为其子孙世袭继承的目的,公布了大总统选举法,为其大总统终身制和世袭制供应法律依据,袁的最终目的是当上皇帝,1915年12月31日

8、,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下令改国号为中华帝国,以次年为洪宪元年,由于全国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一片叫骂声中病死。 (六)、中华民国宪法 袁死后,段祺瑞以国务院的名义通电全国,宣布奉袁世凯遗命,依中华民国约法,以副总统黎元洪代行大总统之职权。其意在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后在各方的压力下,段祺瑞政府被迫于1916年6月29日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大总统选举法。8月1日,国会复会,复会后两会连续争论“天堂宪草”。1917年段祺瑞和黎元洪在是否对德参战问题上发生激烈矛盾。黎下令免去段的国务总理职务,段则唆使各省督军宣布独立。为解此危机,黎电召X省督军张勋入京调停。6月,张勋率辫子军

9、入京,逼黎解散议会并扶持清帝复辟。制宪活动又一次中断。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斗爆发,直系战胜奉系,独掌X市政府,赶走由“安福国会”选出的大总统徐世昌,恢复黎元洪的大总统职务及被第二次解散的国会。1922年6月11日,黎元洪复职,国会也第二次复会,因到会议员人数较少,经常不足法定人数而无法开会,故国会于1923年3月第二次修改国会组织法。修改后的国会组织法降低了法定开会的人数和表决的法定人数比例。经此修改,宪法会议始得以召开,连续争论“天坛宪草”。争论期间,曹锟急于做大总统,将现任大总统黎元洪逼迫出京并辞职,采取贿赂手段当上总统,时人称“贿选总统”。10月10日曹锟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宪法

10、典中华民国宪法,史称贿选宪法。中华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为:中华民国的国体永久为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政体为责任内阁制,但又有包含总统制的部分内容;规定了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以及地方自治制度。中华民国宪法是一部较完备的资产阶级宪法,但由于制定宪法的目的只在于使贿选合法化,立法程序又是非正常的,这就使该宪法的进步意义完全被抵消。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斗爆发,10月23日直系将军冯玉祥发动“X市政变”,软禁曹锟,贿选宪法也被完全抛弃。 (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1928年6月初,张作霖退出X市,途经沈阳皇姑屯时被日本人炸死,北洋军阀政府就此结束,历史进入了国民党统治时期。10月3日国民党中

11、执委通过训政纲领,确立一党专政制度。蒋介石的强权政治引起国民党内部各派系的不满,并由此引发蒋与李宗仁、冯玉祥和严锡山等新军阀混战。为争夺法统,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其主要内容有:确立国民党一党专政制度;规定了以国民政府主席为首的五院制政府体制;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规定了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为主的基本经济政策;规定了中央与地方均权以及县级实行自治的制度。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共产党与各界爱国人士均要求国民党结束训政,实行民主,团结抗日。国民党在各界压力下,于1936年5月5日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俗称五五宪草),其主要内容是:确立五院制与总统实权制的

12、政治体制;在经济制度上实行“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实行县级自治。由于日本人大举入侵,五五宪草尚未经国会正式通过就“夭折”了。 (八)、中华民国宪法 1945年抗战成功后,国共两党签定“双十协定”,于1946年在X市召开旧政协会议,确定了宪草的修改原则并把修正案提交国民大会。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国民党在未经政协争论、没有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参与的状况下,单方召开国民大会强行通过宪法修正案。1947年1月1日国民党公布中华民国宪法,(就是现在的X省宪法)。其主要内容是:国民大会的职权被缩小,其创制权、复决权的行使被推迟;在政体上实行总统集权制;实行省、县两级自治;为换取西方国家的支持,实行“敬重条款”的外交政策,损害国家与民族的利益。 总之,由于外国列强入侵加上国内军阀混战,旧中国虽然有过八部宪法,但有宪法无宪政、有人治无法治,立宪活动不是“流产”就是“夭折”,根本就没有条件实施,入主X市的军阀们上演了一幕幕“立宪”骗局,国民党蒋介石也没有给国民带来真正的民主。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史,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象我国这样多灾多难,走过漫长的困难曲折的立宪历程。只有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才得到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实现民主与法治。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