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6151062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工种工程施工技术交底土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挖土: 1、柱基、基坑、基槽和管沟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3、土方工程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采用机械挖方时,在基底标高以上留一层土人工清理。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铺填超厚,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5、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并注意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6

2、、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并不得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7、在挖方上侧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弃土堆坡脚至挖方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边坡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防止水流入挖方场地。二、填方:1、填方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出记录。2、填方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填方施工应接近水平地分层填土,压实和测定压实后的干容重。4、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应在200300MM之间。 交底人: 被交底人:砌石工程技术交底 一、材料的要求: 1、石砌体所用的石材应质地坚实,无风化

3、剥落和裂纹,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理干净,毛石应呈块状,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15CM。2、砌筑砂浆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的稠度宜为35CM,雨季或冬期稠度应小一些,在暑期或干燥气候情况下,稠度可以大些。二、毛石基础施工要点:1、基础砌筑前:应先检查基槽(或基坑)的尺寸和标高,清除杂物,并打好底夯,接着进行基础放线,放出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基础皮数杆,皮数杆上标明退台及分层砌石高度,皮数杆之间要拉上准线。2、砌阶梯开基础,还应定出立线和卧线,立线是控制基础每阶的宽度,卧线是控制每层的高度及平整,并逐层向上移动。3、砌筑第一层石块时,基底要坐浆,石块大面向下,选择比较方

4、正的石块砌在各转角上,角石两边应与准线相合,四角的角石要大致相等,禁止先放小石块后灌浆的方法。4、砌第二层以上石块时,每砌一块石块,应先铺好砂浆,灰缝厚度宜为2030MM,砂浆应饱满。5、阶梯形基础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阶梯的1/2,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接。6、基础的最上一层石块,宜选用较大的毛石砌筑,基础的第一层及转用处,交接处和调口处应选较大平毛石砌筑。7、有高低台阶的基础,应从低处砌起,并由高台向低台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台阶总高。8、毛石基础的转角及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如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9、毛石基础每天可砌的高度不应超过1.2M。10、石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

5、许偏差:1)轴线位移 20MM2)轴线村高 25MM3)砌体厚度 +30MM 交底人: 被交底人:砌砖工程技术交底 一、材料要求: 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尚应边角整齐,色泽均匀)。2、砌筑用砖应提前浇水湿润,含水率宜为1015%,(含水率以水重占干砖重的百分数计)。3、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砂浆的稠度宜为710CM。 二、砖墙的施工要点:1、砌筑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及边线,开始砌筑时先要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应注意门窗位置,砖垛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以及七分头砖,半砖等砌在何处为好,

6、务使各皮砖的竖缝相互错开,在同一墙面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使上下一致。2、在砌墙前,先要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划有砖的厚度、灰缝的厚度、门窗、楼板、过梁、圈梁、屋架等构件位置,皮数杆竖立于墙角及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以不超过15M为宜,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来进行抄平。3、砌砖所用的材料、工具、配件等应事先做好安排,配合砌筑进度及时到位。4、砌砖时必须先拉准线,一砖厚以上的墙要双面挂线,依准线砌筑。5、砌砖宜采用“三一”砌砖法的操作方法进行施工,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6、砖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

7、满度应不低于80%。7、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不能同时砌筑时,可留直槎,但必须砌成阳槎,并加设拉结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半砖墙厚放置1根,至少2根,第一层拉结筋应放在3皮砖上4皮砖下,间距沿墙高每8皮砖放置一次,拉结筋的直径为6钢筋,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1M。8、墙与构造柱的交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每一马牙槎的高度应为5皮砖,(马牙槎即5进5出)但必须先退后进,进退的马牙槎上下应垂直。9、每层墙体的最上一皮砖,梁或梁垫的下面,砖墙的台阶水平面上以及挑檐,腰线等中,应用丁砖砌筑。10、砖墙中留置的施工洞,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应不小于50CM,洞口大于30CM的顶部必须设置砼过梁,过梁的两

8、端搭接长度不小于24CM。11、砖墙相邻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设在变形缝或门窗洞口处。12、砖砌体的尺寸和位置的允许偏差:1)轴线位移 10MM2)标高 15MM3)垂直度:每层 5MM 全高10M以内, 10MM 全高大于10M, 20MM4)表面平整度: 混水, 8MM5)水平灰缝平直:混水, 10MM6)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计, 8MM7)游丁走缝: 20MM8)洞口上下偏移: 20MM9)洞口的宽度: 5MM 交底人: 被交底人:砌筑用砂浆技术交底 一、原材料要求: 1、水泥:水泥的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的部分和所处环境来选择,水泥进场后应先做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应保持干燥,如遇

9、水泥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的情况应经试验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砂:砌筑砂浆宜采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水泥砂浆和强度等于或大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小于M5的砂浆,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10%。3、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二、砂浆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三、砂浆的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四、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拌合时间:自投料完算起,不得少于1.5分钟,砂浆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如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砌筑前再次拌合,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必须在3小时内用完,混合砂浆必须在4小时内使用完毕。五、砂浆中需要掺入外

10、加剂时,必须按标准要求掺加。 交底人: 被交底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1、模板安装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有关施工及操作人员熟悉施工图及模板工程施工设计;2、现场使用的模板及配件应按规格和数量逐项清总和检查,并检查配件的数量、位置和紧固情况,未经修复的部件不得使用。3、钢模板安装前,应涂刷脱模剂,表面需作处理的工程,严禁在模板上涂刷废机油。4、模板的支柱支设在土壤地面时,应将地面事先整平夯实,考虑到防水各排水措施,柱底应设垫板。5、模板安装时,底面应平整坚实,并采取可靠的定位措施,配件必须装插牢固,支柱和斜撑下的支承面应平整垫实,并有足够的受压面积,保证模板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6、模板

11、支柱在高度方向应设水平撑与剪力撑,支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上下层支柱应设置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7、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8、模板和杆件的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少于200MM。9、当跨度大于4M时,底板中部应起拱,如无设计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长度的1/10003/1000。10、预埋件与预留孔必须位置准确,安设牢固。11、模板工程安装完毕,必须经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12、模板安装和预埋件,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1)轴线位移 5MM2)标高 5MM3)截面尺寸 +4MM、-5MM4)每层垂直度 3MM5)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MM6)表面平整度 5MM7

12、)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MM8)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移 3MM9)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移 2MM10)预埋螺栓外露长度 +10MM、-011)预留洞中心线位移 10MM12)预留洞截面内部尺寸 +10MM、-0 交底人: 被交底人:钢筋工程技术交底 一、原材料: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二、钢筋加工:1、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该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2、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

13、列规定:2-1、HPB235级钢筋末端应作18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2-2、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需作135弯钩时,HRB335级、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平直部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2-3、钢筋作不大于90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3、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应符合下列规定:3-1、箍筋弯钩的弯弧内直径除应满足以上规定外,尚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3-2、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对一般结构不应小于90;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为135。3-3、箍筋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对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对有抗震等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4、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尺寸的允许值为:4-1、受力筋顺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