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614575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影像学考试复习重点知识总结医学影像学一、名词解释1、医学影像学:以影像方式显示人体内部结构的形态与功能信息 及实施介入性治疗的科学。2、介入放射学: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 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取得组织 学、细胞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3、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产生人工对比, 借以成像。4、核磁共振成像: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质子)在磁场中受到 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过信号采 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5、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

2、中心 的出现时间,骨骺与干骺端愈合的时间及其形态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 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来表示,即骨龄。6、骨质疏松: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骨组织的 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骨 皮质变薄,哈氏管扩大和骨小梁减少。7、骨质破坏: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8、骨膜三角:如果引起骨膜增生的疾病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 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残留的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叫骨膜三角或 Codman 三角。9、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10、青枝骨折: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 而形成不完全性骨折,仅表现

3、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看不到 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起,即青枝骨折。11、阻塞性肺不张:支气管阻塞后,肺部分或完全无气不能膨胀 而导致的体积缩小。12、肺实变:终末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 组织或细胞所代替。13、空洞: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坏死物质经支气管排出而 形成的病变状况。14、空腔: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15、钙化:属于变质性病变,受到破坏的组织发生分解而引起局 部酸碱度变化时,钙离子以磷酸盐或碳酸盐的形式沉积下来,多发生 在退行性变或坏死组织内。16、双泡征:十二指肠降段梗阻,其近侧的胃和十二指肠球部胀气 扩大,在立位或侧卧水平位投照

4、,胃和十二指肠内各有一个气液平面, 即“双泡征”。17、假肿瘤征:闭袢性肠梗阻,肠腔内充满液体,在腹平片上表 现为软组织密度肿块,叫“假肿瘤”征。18、充盈缺损:钡剂填充胃轮廓时,由于来自胃壁的肿块向腔内 突出造成局部钡剂不能充盈。这时钡剂勾画的轮廓是肿块突向腔内的 边缘。19、龛影:胃壁局限性溃疡形成的凹陷为钡剂充盈,在切线位上 成局限性向胃轮廓外突出的钡影,叫龛影。20、穿透性溃疡:溃疡龛影大而深,深度和大小均超过1cm,龛 影周围常有范围较大的水肿带。21、灯泡证:肝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在 T1W1 表现为均匀的低信 号;T2W1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增高, 在肝实

5、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极高信号灶, 叫“灯泡征”。22、双管征:壶腹周围病变引起的胆管扩张,同时可见胰管扩张, 形成所谓“双管征”。23、马蹄肾:为两肾上极或下极且多为下极的相互融合,状如马 蹄。24、脑占位效应:由颅内占位病变及周围水肿所致,表现局部脑 沟、脑池、脑室受压变窄或闭塞,中线结构移向对侧。25、脑膜尾征:脑膜瘤时,T1W1呈等或稍高信号,T2W1呈等 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增厚并强化,叫“脑膜尾征”,具 有一定特性。26、腔隙性脑梗塞:系深部髓质小动脉闭塞所致,缺血灶为 10- 15MM大小,好发于基底节、丘脑、小脑和脑干,中老年人常见。CT 表现为脑

6、深部的片状低密度区,无占位效应。27、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脊髓退行性疾病,包括中央管扩张 积水和脊髓空洞形成两种,可为先天性,或继发于外伤、感染和肿瘤。 好发于25-45岁,男多于女。28、栓塞后综合症:指肿瘤和器官动脉栓塞后,因组织缺血坏死 引起的恶心、呕吐、局部疼痛、发烧、反射性肠郁张或麻痹性肠梗阻、 食欲下降等症状。29、非血管介入技术:主要是用穿刺针、导丝、引流管以及内涵 管、支架等介入器材,对组织、器官等进行穿刺、取材活检、引流、 器材置入、药物注射等操作,或者对非血管管腔狭窄性疾病进行微创 性治疗等,是一个较为成熟的介入领域。30、关节破坏:关节软骨及其下方的骨性关节面骨质为病理

7、组织 所侵犯、代替所致。31、Colles骨折:又叫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cm 以内的横行或粉碎性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 形,可伴有尺骨茎突骨折。32、盔甲心:缩窄性心包炎,增厚的心包呈盔甲样包绕心脏,常 伴有心包钙化,叫“盔甲心”。33、致密性乳腺:年轻女性或中年未育者,因腺体及结缔组织较 丰富,脂肪组织较少,表现整个乳腺呈致密影,叫致密型乳腺。34、内囊:尾状核和丘脑与豆状核之间的带状白质结构叫内囊, 分为前肢、膝部和后肢。35、关节强直:指对应的两关节面之间因骨或纤维组织增生连接 而使关节丧失活动功能。前者叫骨性强直,后者叫纤维强直。36、骨挫伤:外力作

8、用引起的骨小梁断裂和骨髓水肿、出血,在X线平片、CT上无异常表现。T1W1为模糊不清的低信号区,T2W1 高信号,骨挫伤局限于暴力作用部位,可以自愈。37、肺底积液:位于肺底和横膈之间的胸腔积液,可单独存在, 也可与游离性积液并存。38、支气管气像:当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 实变的肺组织常形成对比,在实变区中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叫 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39、环征:肝脓肿强化CT扫面,低密度的脓腔和环形强化的脓肿 璧以及周围早期无强化的低密度水肿带,构成了“环征”。环征和脓 肿内的小气泡为肝脓肿的特征表现。4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是通过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

9、 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像技术。二、问答题1、椎间盘突出症的X线平片表现(1)椎间隙均匀或不对称性狭窄、后宽前窄;(2)椎体边缘、尤其后缘骨赘;(3)生理曲度变直、侧弯;(4)髓核向椎体突出 Schmorl 结节。2、脊柱结核X线、CT表现线平片(1)骨质破坏 中心型:椎体内圆形不规则骨质破坏、边缘不清、死骨、塌陷、 变形、楔状改变;边缘型:始于椎体上下缘、向椎体和间盘蔓延、椎间隙狭窄; 韧带下型:前纵韧带下、椎前缘破破坏、累计多个椎体间盘; 附件型:棘突、横突、椎弓、椎板、小关节突。(2)椎间隙变窄、消失、邻椎体相互融合(3)脊柱后凸畸形(4)椎旁脓肿(5) 死骨、沙粒

10、状死骨CT 表现(1) 清晰显示骨质破坏(2) 发现更多的死骨(3) 观察脓肿位置、大小、与周围血管及组织的关系(4) 显示椎管内情况:脊膜、脊髓受累程度、范围MR 表现(1) 发现早期的TB炎性水肿(2) T1均匀或混杂的低信号、T2不均匀混杂高信号(3)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4) 发现低信号死骨影(5 )间盘:T1低信号、T2不均匀混杂高信号、不均质强化3、骨良恶性肿瘤的鉴别(1) 生长情况:良性缓慢、无转移;恶性迅速、有转移。(2) 骨质破坏:良性膨胀骨质破坏,边缘锐利,与正常骨界限清 楚,骨皮质变薄、膨胀、保持连续性;恶性浸润性生长,边缘不整, 病变与正常骨质界线不清,累及骨皮质造成

11、不规则破坏与缺损。(3) 骨膜反应:良性无,病理骨折可有少量,无骨膜三角;恶性 有骨膜增生,有Codman三角。(4) 周围软组织:良性不侵及邻近组织,可压迫移位,无软组织 肿块,如有则边界清楚;恶性易侵及软组织、器官形成骨外肿块,与 周围组织分界不清。4、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影像学诊断X线(1) 软组织改变(2周内):肌间隙模糊、消失;皮下组织 与肌见得分界模糊;皮下脂肪有网格状、条状影。(2) 骨质破坏(2 周后):干骺端骨质疏松、斑片状骨质破坏、小 片融合、累计骨干2/3 或全骨干。(3) 死骨形成:长条状死骨、与骨长轴一至。(4) 骨膜增生:单层、多层、花边状、形成包壳.(5) 病理骨折。

12、CT 表现软组织感染、骨膜下脓肿、骨髓内炎症、骨破坏、死骨MR 表现(1) 在骨髓炎早期、软组织感染优于X线、CT;(2 )骨髓充血、水肿、渗出、坏死时,T1低信号;(3 )肌肉水肿、脓肿时T2高信号,脓肿璧强化。5、支气管扩张的X线、CT诊断(1) 柱状型扩张:轨道征、戒指征(2) 曲张扩张:支气管腔粗细不均增宽,璧不规整、呈念珠状(3) 囊状型扩张:囊状、葡萄串状影、气液平面(4) 指状征:黏液填塞在扩张的支气管内(5) 合并肺炎6、肺 TB 分型(1 )原发型肺TB(I型):原发综合症、胸内淋巴结核;(2 )血型播散型肺TB(n型):急性、亚急性、慢性血型播散 型肺结核;(3 )继发型肺

13、TB(m型):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干酪性肺炎;(4)结核性胸膜炎(IV型):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 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5 )其他肺外结核(V型)。7、大叶性肺炎影像诊断X线充血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降低。实变期:受累肺叶、段密度增高,边缘以叶间裂为界,充气支气 管征。消散期:密度减低、小斑片状影CT充血期:磨玻璃影、病区血管隐约可见;实变期:累及的叶段密度增高、空气支气管征;消散期:小斑片状影、完全吸收。8、支气管肺炎影像诊断X 线:肺纹理增粗、增多、模糊; 小叶性肺炎、肺不张时,见沿肺纹理散在分布的小斑片状 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小班片可融合成大片。CT:支气管血管束增

14、粗,结节状、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空洞,小叶肺不张,小叶肺气肿,完全吸收,纤维条索。9、纵隔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1)肿块边缘:良性光滑锐利,恶性边界不清;(2)与邻结构界限:良性界限清楚、脂肪间隙有,恶性不清、 脂肪间隙消失;(3)邻骨质:良性压迫、有硬化边,恶性侵蚀、无边;(4)胸腔、心包积液或转移结节:恶性常有,良性无;(5)纵隔内结构受累:良性压迫移位、恶性侵蚀;(6 )上腔静脉受侵、Ca栓:见于恶性;(7)喉返N、膈N受侵:见于恶性。10、中央型肺Ca的X线、CT诊断早期X 线:可无异常、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CT:支气管璧不规则增厚、管腔狭窄、腔内结节 中晚期X 线:肺门肿块

15、、阻塞性肺炎、肺不张。CT :支气管腔内或璧外肿块,管壁不规整,鼠尾状狭窄、杯口状 截断,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11、心包积液CT分度I度:少量积液, 500ml,心包脏璧层间距大于25mm。12、风心二尖瓣狭窄X线平片表现肺淤血、肺水肿、心影呈二尖瓣型、右下肺动脉段突出、左房及右室大。13、肺动脉栓塞X线、CT诊断X 线肺纹理纤细、稀疏,肺野透光度增加; 肺梗死:肺内楔状影。CT (1)肺动脉腔内偏心性、类圆形充盈缺损、轨道征;(2)附璧环形充缺、管腔狭窄;(3)主肺动脉增宽、肺纹理稀疏、肺梗塞、胸水。14、食管Ca的X线诊断(1)黏膜:破坏、中断、消失;(2)管腔:狭窄、范围局限、边缘整齐、与正常区分界清楚;(3)钡过:受阻、上方食管扩张;(4)充缺:结节状、不规则、大小不一;(5)龛影:腔内、周围伴充缺、长轴与食管长轴一致;(6)管壁僵硬、扩张受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