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44060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思维训练课高孟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r - 二r课题名称: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思维双马双骑士、魔术针益智器具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北京市朝阳区楼梓庄小学高孟岩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可见数学教学在除了要在知识、技能上培养学生外,还要加强思维能力、 创新意识的培养。而知识、技能的积累

2、只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力, 把实践力转化 为创造力,需要思考力,也就是思维。基于这些思考,我校把思维训练课作为校 本课程。二、教学背景分析思维定势(Thinking Set),是指思维主体受已有的经验、知识、观念、习 惯和需要的影响,在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时所具有的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反映 着主体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同化趋势。制约着主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思维定势表现为思维的固有程序、规则和框架,是一种先验、先入为主的观念 的东西。思维定势被认为是阻碍创造主体进行创新的重要因素。而创新是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创新性思维的研究中来,提 高主体的创造能力!(一)器具分析

3、本节课选用的益智器具是双马双骑士和魔术针。 他们都属于顿悟系列,借助 这两个器具可以很好地使学生体验思维定势对我们的影响, 从而培养学生多角度 看问题的思维品质。双马双骑士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骑两匹马。不管是根据名字还是手里的器 具,大家都会认为中间两个人必须要骑在左右两匹马上,这就是思维定势。所以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逐渐改变原有认知模式,在两匹马的基础上找到四匹马魔术针是在一根小木棒的上面有一个绳圈(绳圈的长度比小木棒短) 。我们 固有的思维定势是将木棒穿过扣眼, 或将绳圈穿过扣眼。通过观察,首先应该明 确,绳圈的长度比小棒短,下图所示两种操作不可能完成。 但基于思维定势的强 大力量,学生往往

4、持续不断地努力想将小棒穿过绳圈。使学生在试错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操作,进而监察自己的重复性错误尝试,找到思维定势的关节点,并经过教师提示后获得顿悟的心理经验。(二)教学资源分析学生: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每人一套;衬衫每人一件。老师:多媒体课件。(三)主要教学方式、方法实验法:学生实际运用“双马双骑士、魔术针”等器具进行操作和探究三、教学目标1、在操作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和魔术针的过程中,学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并从中体会这两种益智器具在打破思维定势以后的顿悟过程。2、会利用拼摆和观察变两匹马为四匹马,完成双马双骑士;会利用迁移把 魔术针套到扣眼上。3、培养学生边动手边思考以及认真观察的好习

5、惯。四、教学要点教学重点:1、利用拼摆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两匹马观察出四匹马。2、利用迁移使学生改变思维方向,变“针套环”为“环套物”。从而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把魔术针套在衣服上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改变观察角度,看出是四匹马。2、通过做扇坠能够迁移到魔术针套扣眼,“环套物”才能完成 教学关键点:打破习惯性认识。六、教学准备:学生:益智器具双马双骑士、魔术针每人一套;衬衫每人一件 老师: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意图课程导入游戏一:脑筋急转弯,快问快答。 什么老鼠两条腿走路?(米老鼠) 什么鸭子两条腿走路?(唐老鸭) 游戏二:小明虽然5岁了,但是他没 见过他

6、的爸爸,因为他的爸爸是某边防部 队的军官。一天,小明跟随妈妈去汽车站 接爸爸,汽车一到,车上走下来三个军官 模样的人,小明一眼就认出了谁是爸爸。 猜一猜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大家来看,我们都是按照常理 推测岀来的,没问题!其实我跟大家说, 当时你在场你也能一眼认出谁是小明的爸 爸,一起来看!(岀示照片)教师:你怎么一眼就认出来了? 预设:原来其他两个军官是女的呀! 教师:那最开始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是啊,一提到“军官”就都会 认为是男的,导致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 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结果往往是岀乎意 料的,就没有人想到军官是女的,这就是 我们的思维定势在作怪。之前的生活经验 的积累,会使我们

7、对一些事情有固定的认 识,这就形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对我 们的学习、生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今 天我们就一起在游戏当中来体验体验。游戏一:预设:米老鼠。预设:唐老鸭。游戏二:预设1 :我觉得他妈妈一定提 前给他看过照片。预设2:他妈妈告诉他了。预设3:因为他爸爸和他长得 很像。通过两个游戏激发学生的 兴趣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 思维定势的存在。游戏探究游戏一:双马双骑士1介绍器具。过渡:下面咱们进入第一个游戏,叫 双马双骑士,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人骑两匹 马。它就这样的3块板,这两块板分别有 一匹马,这块板上有 2个人,一个正着, 一个倒着。别小看了这 3块,这是1840年 由美国的山姆劳埃德发明的

8、,当时在社会 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都准备岀高价 买这套器具。现在这款器具就在你的手中, 你想发现这3块板中隐藏的奥秘吗?2、明确规则。教师:在动手操作之前还有一件事情 必须要明确就是游戏规则。规则非常重要, 一定要提高规则意识。教师:谁来大声地读岀游戏规则! 预设:使两名骑士同时骑在两匹马上, 马匹不能重叠。学生了解器具 清楚游戏规则。在操作器具中,让学生打 破习惯性认识、发散思考 方法,体验顿悟的过程。评价:准确、洪亮!教师:规则清楚了 !给大家一些时间, 自己动手试一试!开始吧!3、反馈交流。教师: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出现了 很多种不同的情况,现在咱们一起研究一 下。 马匹重叠。 倒着

9、骑马。 展示两匹马的。教师:这还有一位同学呢,你看到了 什么?教师:来指一指。教师:噢,原来你是按照左右看的, 还可以怎么看?你也摆成这样再试试,你 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比赛,看哪一组最先完成。4、反观自己思维过程。教师:那刚才我们冥思苦想怎么就不 行呢?5、玩完这个游戏之后你有什么感受?6、小结。教师:其实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双 马双骑士这种情况,尝试了很多次还是无 法解决。可是这个时候只要发散一下思考 的方向,习惯性的认识就被打破了,突然 间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板书:打破、顿悟)当你打破原有的思 维定势束缚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10、村的感觉。这就是 顿悟的过程!动手操作、自主尝试。学生交流。预设仁我看到了两匹马。预设1:我就把这个看成是一 匹马了,没想到这样。预设2:我就想着左右看这两 匹马了,可是人却骑不上!游戏二:魔术针过渡:从这个游戏中我们感受到这些, 那看看下一个游戏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呢?1介绍器具及规则。教师:这个游戏是魔术针,它有一根 棍,上面是一个绳圈,需要你把魔术针照 着图的样子套到衣服袖子的扣眼里就行 了。魔术针每个人都有在袋子里,把衣服 拿岀来。自己动手试一试。开始吧!教师:我看到大家都很困惑,谁来说学生了解器具及规则。预设 仁绳太短了,套不过去。通过操作器具和借助外 力,使学生再次体验打破 思维定

11、势的必要性,感受 成功的喜悦!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教师:哦,我明白了!那这样吧!实 在没思路,咱们先把它放一放,你的学具 袋里还有一个小扇子,就跟老师这个似的, 照这图的样子,给扇子做一个扇坠,看看 对你套扣眼有没有启发。现在以小组为单 位进行比赛,看哪组最先完成。2、做扇坠启发思维。教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你能边说边做让大家看清楚吗?教师:讲解地可真详细,我也学会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教师边演示边说:我们 一开始总想着用绳穿这个环再套棍,可是 这个绳怎么都不够长,这就是咱们习惯性 的认识。现在发散一下思考的方法,换一 个角度,用绳套住这个,这下一下就把绳 不够长的问题给解决了,

12、你看这样穿过去 之后再整理一下就完成了。)教师:学会了吗?刚刚完成的同学再 巩固一遍,没完成的再试试!3、借外力尝试套扣眼。教师:都完成了吧?那这样把小扇子 放下,衣服袖子拿出来,看看这回对你有 没有启发,试一试吧!4、反馈交流。教师: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教师:每做完一件事,我们都要认真 地思考,反思、总结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回顾魔术针这个游戏,你有什么感悟吗?5、小结。教师: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在利用 习惯性的认识来解决问题,但往往它会禁 锢着我们的头脑。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发散 一下思考的方法,问题在顷刻之间就解决 了。这正如当下的社会形势一样,创新成 了最流行的字眼了,怎么创新呢

13、?只要发 散一下思考方法、打破习惯性认识,才能 打破思维定势,从而进行不断地创新。预设2:没有思路,不知道怎 么做。小组合作。学生边讲解边操作。学生再次尝试。学生边讲解边操作。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回归数学过渡:益智器具是这样,那我们每天 做的数学题呢?下面咱们就来一道。那我 们再来看看我们每天做的数学题。不妨告 诉大家接下来要完成的是一道六年级的在多次感受打破思维定势 的过程中所获得经验,运 用到数学中。并借助经验 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爱题。教师:我题还没岀呢,你怎么“啊” 啊?你怎么这种表情啊?教师:其实你们刚才表现岀来的就是 一种心理定势,表达的是:六年级的题给 你们做太困难了,是不可能完

14、成的!不过 你们仔细看看这道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你知道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吗?说说你的想 法!教师:说说你的想法!追问:圆在哪儿?教师:你看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评价:只要打破思维定势,将每一个 部分旋转一下,就又变成了刚刚那个图案 了。教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那这些呢?教师:对呀!大家举一反三的能力真 强!将前面积累的经验迁移到这里来,一 切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看来打破思 维定势的束缚真的很重要!预设:六年级的题您让我们做,我哪会啊!预设:就是用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圆的面积!上数学!回归生活教师:不只在数学中需要打破思维定 势,其实在其他学科也有所体现,比如: 语文。你知道吗?1司马光砸缸。

15、2、曹冲称象。3、生活中的物品。评价: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相信你 也能打破传统思维,设计岀更有新意的作 品的!预设:让人站到船上,然后称 人的体重。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打破思维定势带给人们的美!课堂小结随着时间的流逝这节课要接近尾声了,你有什么想说的?教师:咱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在打破思维定势,那你觉得所有的思维定势就都要打破吗?教师:你们说的没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其实刚才你们已经用了一次了?就是刚才你们套扣 眼的时候,一开始套不上,后来借助了做扇坠,套扣眼的问题就解决了。这不就是在利用思维定势吗? 所以,对于思维定势要学会灵活的运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到底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思维定势?今后的课程中我们继续 一起研究!这节课就上到这!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