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6142360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简谈北宋东京街巷的空间特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 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 如意!唐宋之际,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北 宋的城市布局完成了由封闭式里坊制向开放式街巷制 的转变,街巷在城市结构中的地位更为重要,街巷成 为最具活力的城市空间。街巷中的社会生活更为丰富, 成为最能反映东京特色的城市景观。在清明上河图 中,张择端很敏锐地把街巷置于非常醒目的位置,可 以说是把握住了北宋东京城的精髓。作为城市空间中 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街巷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也是史学研究中方兴未艾 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对北宋东京街巷的结构形态做过 细致的梳理。遗憾的是,以往的研究对于北宋东京街 巷所呈现出的空间特性仍缺乏深入的论述。本文拟从 社会史的视野考察不同阶层和群体在街巷的各种活 动,旨在探讨北宋东京的街巷空间所呈现出的时代特 征与公共属性。一、北宋街巷的时代特征( 一 ) 地标性开国之初,北宋朝廷原本是打算继续以坊名来作为开封的城市地标。宋太宗至道元年( 995) ,“诏参知 政事张洎,改撰京城内外坊名八十余。由是分定布列, 始有雍洛之制云”。但是,东京开封是由地方州城扩建 改建而成,所以不像唐长安那样有一个统一整齐

3、的规 划布局。而且,随着坊墙的倒塌,唐长安那种封闭式 的界标明确的坊里结构已经淹没于纵横交错的街巷之 中,时人对里坊的概念开始变得漠然,而更多的是以 街巷的名称来标示地理位置。据统计,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共出现 “街”字达 139 次,“巷”字达 69 次,而“坊”字则只有 55 次。而 这 55 次“坊”字所搭配的词汇或者是“教坊 ”“茶坊 ”“内 酒坊”“驼坊”,或者是“街坊”“坊巷”“坊市”,等等,竟 然没有一次是至道元年所撰的八十余“坊名”。相比之 下,东京梦华录中有明确名称的街和巷,均分别多 达 30 多条。这些街巷承载着城市地标定位的重要功 能,街巷两侧分布着各种建筑和机构。从东京梦华

4、录的叙述方式也可看到,相当大 的篇幅是以街巷为线索,移步换景地描绘沿街的市井 风情,这给予读者的印象自然有别于唐代以坊里为单 元的棋盘式的城市景观。这种情况的形成和北宋东京 以街巷为骨架的建设布局不无关系。宋仁宗天圣四年 ( 1026) 六月十六日,京师暴雨,“ 民居舍宇墙垣率多 摧坏,于街巷权盖舍宇居住”。朝廷明确下诏沿街巷修 盖民舍,表明其决定舍弃旧的坊里结构,而以街巷为 框架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我们考察宋人在东京的居住位置时可以发现,以 坊里和街巷来标示地名的情形并存。再具体分析的话, 以坊名来标示住址的,大都是一些达官显贵的宅邸, 这显然是沿袭了唐代的坊望风习。此风约起于贞元、 元和之

5、际。开始主要用以称曾任宰相者,后来逐渐扩 大,以至采缬铺主人、普通居士,也都被冠以坊望之 称。时至北宋,如春明坊的宋敏求家,昭德坊的晁补 之家等,均属此类。但是,随着街巷地位的日益突出, 以街巷来标示地名的现象逐渐流行。比如 : 鲁宗道, “其居在宋门外,俗谓之浴堂巷”; 张友正,“故庐在甜 水巷”; 王黼,”赐第城西竹竿巷”,等等。在这一背景 下,还出现了类似于坊望的新现象,那就是以街巷的 名字来称呼主人,我们或可以谓之 “街望”或“巷望”。 比较有名的如居住于牛行街的王旦,人称“牛行相君”。 苏轼有诗云 : “君知牛行相君宅,扣门但觅王居士。 ” 再如王景彝,“居太子巷,以巷名目之”。这种

6、称呼显 然是宋人比附唐代的“坊望”而来。至于临时租赁的客邸、旅馆,则大都是以巷名来 称之。比如李邦彦、刘一止, “同僦甜水巷客邸”; 许 将“税居于甜水巷”; 苏轼、范祖禹僦居“阊阖门外白家 巷中”,等等。总之,随着坊制的崩溃,北宋东京的坊里结构也 日渐式微,明确的坊里界标逐渐模糊,坊里作为城市 地标的功能有所弱化,而街巷作为地标的功能则越来 越突显。( 二 ) 商业化如果说唐代的街巷主要承载着政治社会功能的 话,那么,时至宋代,东京街巷的经济功能开始上升 到更重要的位置。北宋东京的城坊结构呈现出前所未 有的商业性,具备了更强的经济活力。除了交通的功 能以外,街巷更成为士庶购物和日常休闲娱乐的

7、重要 场所。检索文渊阁四库全书可以发现,“街市”这 一词汇自唐代以后的典籍中才开始出现。不过,唐长 安的市场交易主要还是集中于东市和西市,而北宋东 京虽然也有相国寺这样的大型市场,但商品交易已经 渗透到大街小巷,街巷两侧店肆林立,到处充满浓郁 的商业气息。北宋东京的邸店或旅馆多是沿街巷分布。京城聚 集着众多来自地方的流动人口,包括士子、地方官以 及商人等,因而邸店业有着充足的客源。在全民经商 的时代背景下,一些达官显贵乐于将临街的宅邸改为 邸店,以坐收租金。比如参知政事赵槩致仕后归睢阳 旧第,将其位于丽景门内的宅第“更以为客邸,而材植 雄壮,非他可比,时谓之无比店”。不仅是临街的宅邸, 即使是

8、小巷之中的不少民舍,也租赁出去。诸如前引 的录事巷、鹿家巷、甜水巷、白家巷、饮马巷、麻秸 巷以及汴河南小巷等等,都有租赁房舍的情况。民舍 的大量租赁,自然是顺应了市场对邸店的需求。在利润的刺激下,接檐私建房舍的侵街现象屡见 不鲜,这直接导致街衢变得狭隘。咸平五年( 1002) , 宋真宗决定对此进行整顿。可是,在商业利润的驱使 下,很难阻止侵街现象的蔓延。天圣二年( 1024) ,景 祐元年( 1034) 及元符二年( 1099) ,还是屡屡见到禁 止侵街的诏令颁布。也有不少临街的民舍被改为酒肆、茶坊。关于东 京酒店茶坊的分布,有学者根据东京梦华录以及 宋会要辑稿食货的记载在地图上做了标示,绘

9、制 了分布示意图,并指出正店一般位于热闹的街坊桥市 或者重要城门口的街市的道旁。在店铺门外还有沿街摆设的地摊。东京梦华录 载, “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各种时令水果、吃 食饮品, “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 ”。用青布 伞遮阳,以床、凳作柜台,这样搭建起来的临时摊点, 和接檐、侵街的目的如出一辙,都是为了扩大经营空 间。相对于受到官府禁止的侵街,这种摊点由于方便 拆卸和搭建而被广泛使用。在激烈的竞争中还涌现出 知名的品牌,比如,“冰雪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悉用 银器”。此外,街巷上还有沿街叫卖的流动商贩,如“卖 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 卖”。街巷也是都人游乐的重要

10、场所。一些游乐活动与 餐饮业相伴而生,也是店家招揽顾客的一种方式。“诸 坊巷、马行诸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 就中莲华王家香铺灯火出群,而又命僧道场打花钹、 弄椎鼓,游人无不驻足。诸门皆有官中乐棚。万街千 巷,尽皆繁盛浩闹。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 小影戏棚子,以防本坊游人小儿相失,以引聚之。 ” 街头巷尾,人烟闹处多有一些民间卖艺活动。宋祁有 诗都街见缘橦伎感而成咏二阕云:迥望场中百尺竿,趫材飞捷过跳丸。垂堂亦有千 金子,不敢中衢徙倚看。孑孑危橦突倒投,负材骄压汉场优。如何日到危 身地,只丐旁人一笑休。这两首诗生动地勾勒出东京城热闹的市井风貌, 诗中的杂耍艺人技艺高超,每每做出

11、一些高难动作以 博得路人的笑声。不少街巷还开设有妓馆,仅据东京梦华录所 载,就有多条这样的街巷,如:( 曲院 ) 街北薛家分茶、羊饭、熟羊肉铺。向西 去皆妓馆舍,都人谓之“院街”。土市北去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先至十字街, 曰鹩儿市,向东曰东鸡儿巷,西向曰西鸡儿巷,皆妓 馆所居。出朱雀门东壁,亦人家。东去大街麦稍巷、状元 楼,余皆妓馆,至保康门街。其御街东朱雀门外,西 通新门瓦子,以南杀猪巷亦妓馆。这些妓馆大都深藏于小巷之中,也往往是豪奢纵 欲的场所,所谓“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争以侈 靡相尚”。东京城中有不少以商业闻名的街巷。东京梦华 录中所描述的几条重要街巷,如朱雀门外街巷、州 桥外大

12、街、东角楼街巷、潘楼东街巷、马行街、大内 西右掖门外街巷、大内前州桥东街巷、相国寺东门街 巷等,无不充斥着各种商业活动。就连御街这样政治 色彩浓厚的城市主干道,其两侧的御廊也曾被长期用 作商铺,“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两边乃 御廊,旧许市人买卖于其间”。据文彦博奏议,王安石 变法时,市易司也利用特权,抢先占据上好市口,在 御街东廊下用杈子拦出数十间铺位,“差官监卖果实, 分取牙利”。一些巷的名字就具有鲜明的工商业色彩,比如大 小货行巷、袜豄巷、绣巷、炭场巷、草场巷、油醋巷 卸盐巷、浴堂巷等等,从巷的名字就能粗略判断出其 所经营的行业门类。还有些街巷堪称专门商品的批发 市场,如南通一巷

13、,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 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 动即千万,骇人闻见”。有些街巷甚而直接以“市”为名,如: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 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 市子”。土市北去乃马行街也,人烟浩闹。先至十 字街,曰鹩儿市。近北街曰杨楼街,东曰庄楼, 今改作和乐楼,楼下乃卖马市也。这些街巷往往也是商品交易的市场,沿街店铺除 了出售饮食外,还经营有其他各种行当,与百姓的日 常生活息息相关。总之,北宋东京的城市空间打破了以前那种坊市 分离的布局,商品交易活动渗透到街巷深处。一些

14、临 近街巷的私人住宅改为邸店、客栈、店铺、茶坊、酒 肆,甚至妓馆,其间的商业活动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街巷经济的蓬勃兴旺是东京城 繁华富丽的最直观的景象。二、东京街巷的公共属性( 一 ) 朝廷礼仪相对于地方州县而言,东京的街巷具有更突出的 公共属性。这里所说的公共属性,主要是指街巷上活 跃的各类人群及其活动内容。京城汇聚了帝国最完整 的阶级和阶层,街巷是他们能够共享的为数不多的城 市空间。北宋朝廷通过在街衢上举行一些节日或礼仪活 动,借以营造与民同乐的太平气氛。宋太宗时规定, 在三元节等重大节日时取消夜禁,允许百姓在街上通 宵游观。曲洧旧闻载:本朝太宗三元不禁夜,上元御端门

15、,中元、下元 御东华门。其后罢中元、下元二节,而上元观游之盛, 冠于前代矣。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 五为下元节。在这三个节日中,上元节最为时人所重 视,节日的气氛也最为浓烈。梅尧臣在皇祐四年( 1052) 与宋敏修的唱和诗云:鼓声阗阗众戏屯,百仞太华临端门。端门两廊多 结彩,公卿士女争来奔。 车驾适从驰道入,灯如 撒星天向昏。赭衣已御凤楼上,露台宣看簇钿辕。山 前绛绡垂雾薄,火龙矫矫红波翻。金吾不饬六街禁, 少年追逐乘大宛。金舆在阊阖,箫吹满人寰。九陌行如昼,千门夜 不关。星通河汉上,珠乱里闾间。谁与联轻骑,宵长 月正闲。一岁老一岁,新年思旧年。东楼尝共望,九陌听 争先。白

16、发更中笑,舞姝应转妍。追随都已倦,强对 月明前。端门是皇帝上元赏灯之地。 “九陌”泛指都城大道 和繁华闹市,这一景观意象在上元夜题材的诗篇中经 常出现。上元夜的京城到处张灯结彩,歌舞升平,士 庶走上街头,共享节日的欢乐。在朝廷与庶民同乐的 氛围中,街衢作为公共空间的意义得以充分释放。御街不仅是京城最重要的交通设施,还被朝廷塑 造为一种特殊的政治礼仪空间。北宋后期,从冬至开 始,到元宵节结束,在整个新年期间御街都对民众开 放。据东京梦华录所载,过年时候,宣德门前御 街上搭起山棚,上面镶嵌着大观、宣和 “与民同乐”之 类的金书大牌。山棚下用刺棘圈出一个露天演艺场, 以控制游人的进入,叫作棘盆。入夜,棘盆被照耀得 如同白昼,演出也不中断。同时,御街两侧的廊下,“奇 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宋 徽宗也会乘兴出宣德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