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振电路工作原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141777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谐振电路工作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谐振电路工作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谐振电路工作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谐振电路工作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谐振电路工作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谐振电路工作原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谐振电路工作原理,华天电力是串联谐振装置的生产厂家,15 年致立研发标准、稳定、 安全的电力测试设备,专业电测,产品选型丰富,找串联谐振,就选华天电力。谐振就是电路中既有感性原件又有容性原件,感性原件是通直流阻交流,容性原件是通 交流阻直流,物理上用相位来描述,感性原件和容性原件的相位正好相反,而感性原件和容 性原件在电路中呈现的阻性在某个频率下会相等,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样的电路称为 谐振电路,该频率称为谐振频率。在RLC串联电路中,若接入一个输出电压幅值一定,俞出频率f连续可调的正弦交流 信号源,则电路中的许多参数将随着信号源的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即电路阻抗Z,回路电流 工,电流与信号源

2、电压之间的相位差(P分别为Z二R2 + (ZL-ZC)21/2二R2 + 3 L-1/w C)21/2I二U/Z二U/R2 + 3 L-1/w C)21/20 二arcta n(3 L-1/w C)/r上述三个式子中,言号源角频率3=2nf ,容抗Zc=1/wC ,感抗ZL = w L ,各参数 随3的变化而变化。w很小时,电路总阻抗Z=R2 + (1/wC)21/2 , o-n/2电流的相位超 前与信号源电压相位,整个电路呈容性;w很大时,Z=R2 + (w L)21/2 , (p f n/2,电流相 位滞后与信号源电压相位,整个电路呈感性;当容抗等于感抗,相互抵消时,电路总阻抗Z 二R,为

3、最小值,此时回路电流为最大值Imax=U/R,相位差p =0 ,整个电路呈阻性,这 个现象即为谐振现象。发生谐振时的频率fo称为谐振频率,角频率w o称为谐振角频率,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w =w0=(1/LC) 1/2 或 fo=w0/2n=1/2n(LC) 1/2谐振时,电感L上的电压UL与信号源输出电压U之比为Q,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Q反映谐振电路的固有性质。Q二ZL/R二ZC/R二UL/U二UC/U = 1/30RC=w/R=1/R(L/C) 1/2 , UL 或 Uc 均为电源电 压U的Q倍。通常Q 1 ,所以UL或Uc可以比U大得多,故此有称串联谐振为电压谐振。Q值还标志着电路的频率选

4、择性,即谐振峰的尖锐程度,如图所示通常规定电流工值 为其极大值的1/2 1/2的两点所对应的频率之差Af=f2-f1为通频带宽度根据此定义,可推出 Af=f2-f1=fo/Qo显然,Q值越大,通频带宽Af越小,谐振曲线也就越尖锐;反之亦然这就表明电路 的选频性能越强.Q值越大电流越大!RLC并联谐振电路RLC并联电路也具有谐振的特性,但是与RLC串联电路有着较大的区别,电路总阻 抗Z,回路电流工,回路中电流与信号源之间的相位差与角频p的关系如下Z= R2 + 3 L)2/(1-w 2LC) 2 + (2w CR) 2 1/2I=U/Z 并p =arcta n(3 L-w CR2-w )/R同串联电路类似,若固定RLC参数并使信号源输出的电流值工保持不变,而只改变信 号的频率,则回路中ZSI都将随信号源频率的改变而改变,当角频率为w0时,Z达到极 大值,回路电流工达到极小值。此特性与串联电路谐振时的情况恰恰相反,当p =0时,电 路呈阻性,电路达到谐振状态,此时并联谐振为w01=1/LC-(R/C) 2 1/2=w0-(R/C) 21/2般情况下,R2/L21/LC,故 w0130并联电路的特性,也可用品质因数Q来描述,Q越大,电路的选择性也越好。在谐振时, 两分支电路中的电流几乎相等且近似为总电流工的Q倍因而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