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14114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 西部大开发工作总结 一、西部大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999年以来,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西部大开发“十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县”这一奋斗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提高发展质量,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势头。202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4.1亿元,较99年的5.7亿元增长了673%,超额6.1亿元完成年初28亿元的计划任务,增速高出全市平均增速1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一。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3万元;完成财政总收入7.3亿元,其中,地方财

2、政收入2.6亿元,较9年的4亿元增长64%,财政收入增速和地方财政总量位居全市首位,提前四年完成了县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02X年财政收入目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较99年的0.91亿元增长3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8元,较198年的226元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3078元,较1998的110元年增长205%。在20X年度XX省县域经济社会综合监测评比中,我县位居第2位。 (一)工业经济迅猛增长,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先后编制了*县朱家湾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县煤化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启动了循环经济示XX县区规 1划编制工作,开

3、工建设了小庄煤矿、180万吨煤制甲醇、0万吨gm改性甲醇汽柴油项目,组织实施了官牌工业广场、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等项目,建成了12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和大佛斯瓦斯发电厂,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生产为主导,“煤电-煤化工煤建材”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探索出了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工业化之路。202X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8亿元,其中规模工业产值6.8亿元,工业经济对全县gdp贡献率达到70.8%。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县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吨以上,果园面积发展到50万亩,农业产值连续年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202X年达到11亿元。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2年以来,

4、累计投入74亿元,实施了156个新村建设,已建成新居1.44万户86万间17万平方米,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劳务经济迅速崛起。在“珠三角”地区考察确定了2户企业作为我县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并在东莞设立了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处,对我县在“珠三角”地区的务工者进行信息提供、就业指导及权益维护等服务;县财政投资50多万元,对由县上组织转移的务工者,以奖代补体检费、交通费、培训费,并办理人身路途保险,有力地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202X年,全县累计输出劳务人员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一村一品稳步发展。制定出台了*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启动建设了5多个“一村一

5、品”示范村,初步形成了城关镇朱家湾村奶牛养殖、炭店乡虎家湾村大棚西 2瓜、小章镇卧龙村养猪、香庙乡上新庄村无公害苹果生产等10个省级示范村,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全县累计修筑通村水泥路(柏油路)72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目标;完成了太峪河引水、李家川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任务,建成农村人饮工程4处,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3.2%,较998年提高了6.8个百分点;建成了0个村电网改造工程,保证了农村用电安全;实施了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宽带网接入工程,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较198年增长了78,有线电视用户较198年翻了三番,移动电话、宽带网用户分

6、别较20X年翻了三番,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市规划体系日臻完善。聘请了省内7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城建工作顾问,为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审核把关;修编了*县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泾河县区控制性规划、紫薇山生态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XX县区重要节点部位、区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初步形成了城市建设三级规划体系。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投资121亿元,实施了83XX县区建设工程,XX县区面积扩大到7平方公里,XX县区人口发展到7万人,“五纵三横”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其中,投资000多万元,建成了县级垃圾卫生填埋场、县区污水处理厂一期一体化生化池主体工程,县XX

7、县区排污能力明显增强;投资000多万元,完成了公刘街开发、高速公路引线工程、姜嫄街改造工程、中西街道路改造工程,实施了隘巷等3条背街小巷硬化改造工程,彻底解决 3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投资3000万元,在全市各县(区)率先实施了集中供热工程,初步解决了XX县区群众冬季取暖问题;投资4.3亿元,建成了豳风苑、开元广场一期、紫薇山亮化、*州商城、火石咀物流汽修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了紫薇山生态公园、XX县区集中供热二期、集中供气续建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2年以来,全县累计签定招商引资合同113个,到位资金3.58亿元,陕西煤

8、化集团、陕西中达集团、深圳东部集团、浙江虎豪集团、山东新汶集团、浙江家福乐集团等知名企业相继投资兴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累计完成投资94.96亿元,建设重点项目16个,全面建成*蒋公路改造、火石咀泾河大桥加固、李家川水库除险加固等58个项目;今年计划实施6个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24.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0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五)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我县把加快林业发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制定出台了县绿化美化总体规划、重点区域绿化规化、农田

9、防护林网建设规划及新农村建设和“三化一片林”规划,绘制了生态保护宏伟蓝图。累计投入6397万元,实施了十大绿化工程,建成了大佛寺文物绿化区,李家川水库、太峪河水库等生态示范区和三北防护林、泾河沿岸水土保持、农田林网三大生态保护体系,完成了紫薇山、七星台、公刘墓及侍郎湖四大旅游景区绿化任务,全县森林面积达到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4%提高到42.5%,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0平方公里,我县先后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XX县区”、“全国营造林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绿化模XX县区”等称号。 (六)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累计投资近亿元,改造校舍48间2972平方米,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目标;县财

10、政列支1200万元,在全省率先彻底化解了全县上世纪3347.4万元的“普九”债务,消除了困扰乡村两级和农村中小学校多年的沉重债务负担;先后招聘中小学教师149名,提高了72名临聘教职工工资待遇,全县教师队伍不断加强。建成了县疾病防控中心、县医院住院楼、传染病区,改造了16个乡镇卫生院,全县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20X年,全县人口自增率控制在3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全面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 (七)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农村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建立了以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强了义务教育发展活力。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显著。撤并了48

11、个乡镇办事机构,压缩了7个乡镇行政事业编制,裁减了18个乡镇领导职数,有效地促进了乡镇职能的转变,大大提高了乡镇政府的办事效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在全省率先启动 5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摸底调查及勘界确权工作全面完成。财政改革不断深化。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使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公共财政阳光的温暖。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对县招待所、农机公司、工业品公司、林产品贸易公司、粮油议价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改制,依法关闭了硅铁厂,完成了朱家湾电厂改制重组,组建了县自来水总公司,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 (八)民生质量不断改善,社会大局安定和谐。实行县长包抓煤

12、矿安全生产责任制,推行煤矿安全监督员驻矿跟班制度,完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开征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加强了煤矿采空区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不断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和社会组织体系建设,城乡群众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和城乡医疗救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成了XX县区电子监控系统;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县社会大局和谐安定,我县被命名为全省首批安全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西部大开发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制约,工

13、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二是地方财力依然薄弱,建设发展资金匮乏;三是农业基础脆弱,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培育新型农民任重道远;四是煤炭工业发展所引发的地质灾害 6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形势严峻;五是城镇化水平较低,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今后,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紧扣“富民强县”的工作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强农惠民、城镇带动、民营崛起”四大战略,培育壮大“能源化工、特色农业、商贸流通、劳务输出、观光旅游”五大产业,努力实现“工业园区、重大项目、农村经济、城镇建设、民营企

14、业、社会事业”六大跨越。 (一)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按照“煤炭强基、转化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思路,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今年县财政列支100万元作为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全县工业企业技改及工业园区建设。到202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建成50亿元以上的企业2户、3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亿元以上的企业户,努力打造关中能源接续地。具体来讲,一是上产能,二是抓转化,三是建园区。上产能。投资6亿元,重点实施水帘洞等煤矿技改工程,新建雅店、小庄和文家坡个煤矿。今年全县原煤产量达到150万吨,02年突破2X万吨。同时,不断提高煤炭附加值,使精洗煤、高炉喷吹煤占到40%左右

15、。着力加大煤矿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升煤炭资源开发水平,使全县百万吨左右的矿井回采率达到7,百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回采率达到80。抓转化。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煤加工等转化产业。投资40亿元,建设0万kw、2万kw煤矸 7石电厂和粉煤灰综合利用、80万吨甲醇、60万吨烯烃、万吨煤制汽柴油、20万立方米残煤气化等重大项目,探索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形成园区小循环、区域中循环、社会大循环。建园区。以重点企业为纽带,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进程,投资10亿元,重点抓好煤炭工业园区、煤电工业园区、煤化工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X省第二大能源化工基地奠定基础。 (二)实施“强农惠民”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揽,加大资金投入,全力实施“十大惠农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到20年,财政、企业、扶贫等累计投资达到3亿元,建成10个新村、3万亩水果、10大龙头企业。一是加快发展农村富民产业。今年县财政列支00万元,继续用于农村富民产业培育。具体措施是,千方百计建管好35万亩水果、万亩干杂果和15万亩饲草。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巩固壮大大棚蔬菜、瓜果等设施农业,烤烟、中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