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自然辩证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6139643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文自然辩证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原文自然辩证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原文自然辩证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原文自然辩证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原文自然辩证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原文自然辩证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文自然辩证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化学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学院:化学学院专业:化学学:号:2120121554化学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摘要: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核心科学之一,它的发展对社会进步起着强有 力的推动作用,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化学家在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中 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正确认识化学与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的内在联系,有助 于我们自觉地协调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科技革命与社会发 展的互动规律。关键词:化学;社会发展;影响和作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得到了解放,现代化进程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巨大的变革中,化学和其他学科紧密地配合着,起到了无可 置疑的

2、核心科学的作用。化学研究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提供了一种科学武 器,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化学渗透到社会 经济的各个部门,越来越广泛的显示其巨大威力。并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的全面发 展,在现代科技革命中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几乎已经达到无处不在,无处不用 的程度。因此正确认识化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 科技革命与社会发展的互动规律。1化学的定义,研究的对象和范畴化学定义的确定是随着化学学科的发展而变化的。17世纪以前称为古代化学 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实用化学,炼丹,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等时期。早期的化 学知识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同时在人类对

3、自然界万使用和经验的特 点,尚未形成理论体系,是化学的萌芽时期。17-19世纪时化学的大发展时期, 尤其是1803年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提出,给古代留在猜测上的原子概念赋予了可检 验的具体内容,是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前进了一大颗,开创了化学全面,系统 发展的新局面。19世纪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曾称化学为“关于原子运 动的科学”,化学变化为“永恒的分子变化”。这是最早从原子的角度对化学 的定义。现在科学认为,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科学。物质是由分子,原 子或离子组成。因此,可以说:化学主要是在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层次上 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相互变化以及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关系的科学。我们

4、知道宇宙是一个保罗万象的统一的整体。宇宙间存在的万物和现象是形形 色色,多种多样的,但他们不管有多大区别,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归根结底是物 质的,因此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如天冬的太阳,月亮,大地上的山岳,河流, 我们呼吸的空气,住的房屋,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机器以及人体自身和各种 生命现象等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化学研究的范畴包括自然界,人类和社会。 2化学与社会的关系从上面化学的定义眼研究的对象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化学与社会的关系密不 可分的。总的来说是为社会服务的,化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张和进步;社会 的进步反过来又带动化学学科的发展,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化学学科的发张提供了 强大的推动了。

5、2.1化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社会发张过程中的不断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张的第一推 动力4化学作为科学技术的一部分,也是随着社会的进步的不断发展的。人类 第一个化学发明的是火,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开始研究火 的产生及火种的报讯方法,从而发明了钻木取火。旧石器末期,人们为了抵御外 来侵略,猎获野兽和提高耕作效率的需要,发明了金属冶炼技术,迎来了新石器 的曙光。封建社会秦始皇时代,为满足统治者渴望长生不老的要求,星期了炼丹 术。尽管炼丹术的出发点是错误的,其理论基础是牵强附会的,但由于从事了大 量的化学实验,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道和经验,设计和运用了大批的原始化学仪 器和

6、设备,客观上促进了化学的发张。16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 现,城市不断矿大人口大量集中,需要发展保健事业和开辟了新份额药源。这促 使了一些炼丹家转向以炼金术的化学手段来制造化学药物,在化学发展史上形成 了一个医学化学时期,标志古代化学从炼金术向化学过度的开始。20世纪二三十 年代,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为满足战争的需要,原子能工业和和化学得到空前发 展,为第一颗原子的包扎奠定了基础。20世纪中,下叶,世界处于与各相对和平 的时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多的关注着生活的提高,人们更关注生活 的环境和质量,希望有个绿色,和平的环境的控制和净化,污染物质代替品的研 究,以及生命自身过程,

7、生命现象,如基因,DNA等遗传信息和生物工程的研究 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同志提出“尊重科学,尊重知 识,尊重人才”,使科技迎来了有一个春天。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社会百废俱兴的 需求,为化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986年,为跟踪世界科学技术发展 的前沿,我国制定了宏大的“ 683 ”计划,其中包括了新材料,能源,信息和生 命科学等与化学有关的内容,从而极大的推动了我们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张,一 大批信任和新成果涌现出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鉴定的基础。所以,把化 学学科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认识,其 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钻木取火的

8、发明是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而走向 文明。冶炼技术的发明促进了人类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化。人们对煤燃烧 过程的研究和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化生茶的进程,萌发了资本主义革命。 总之,在任何人一次历史潮流更替,社会变革的背后,都隐藏着科学技术进步的 影响,理所当然也包含了化学技术的贡献。此外,由于化学与其他科学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也大大促进了其他基础 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发展和交叉学科的形成。目前国际上最关心的几个重大问题 是环境的保护、能源的开发利用、功能材料的研制、生命过程奥秘的探索,都与 化学密切相关。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废气、废水和废渣越来越多,处理不 当就会污染环境。全球气温

9、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是3大环境问题,正在危及 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三废的治理和利用,寻找净化环境的方法和对污染 情况的监测,都是现今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化学工 作者为人类使用煤和石油曾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又在为开发新能源积极努力。 利用太阳能和氢能源的研究工作都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材料科学是以化 学、物理和生物学等为基础的边缘科学,它主要是研究和开发具有电、磁、光 和催化等各种性能的新材料,如高温超导体、非线性光学材料和功能性高分子合 成材料等。生命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当今化学家和生物学家正在通 力合作,探索生命现象的奥秘,从原子、分子水平上对生

10、命过程做出化学的说明 则是化学家的优势。化学是一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科学。化学元素和化学物种是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宝库。人类对物质的需求,不论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总 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满足其需求的核心基础学科不仅现在是化学,而且将来仍然 是化学。2.2化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化学科学也不例外。刘大椿教授说:“科技革命 与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都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不仅导致生产方式的变革、社 会文明的进步,而且促进社会制度的转换。但是,当代科技革命像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威胁人类前景的全 球问题一一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粮食危机

11、、环境污染等等,这些问题还同渐突 出。困扰着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因而,当我们审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时。就应 当有一种全面的眼光,注意发挥它的正面作用,正视并抑制它的负面影响。只有 这样,才能用科学革命照亮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而不致于在科技的负面后果面 前束手无策,把科技革命与负面影响的前途对立起来。”人类的出现距工业革命 约300万年。在这300万年中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化学演化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工业 革命至今不过200年,特别是近几十年,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速度和规模都是 惊人的,不仅将地下矿藏大量移至地表,把本来固定在岩石中的元素变成了可进 入生态环境和人体的形态,而且将大量的工业废物排人大气、

12、水体和土壤环境中, 大大加速了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迁移,而且迅速改变了各圈层中化学物质的 组成和数量。更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剧增对环境造成的冲击。人类为了自身的需要, 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从而引发了近年来倍受关注的环境问题。造成环境污染的 主要方面有: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而前两种污染与化学 科学密切相关。我们知道,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除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 分外,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大规模地发展,也增加了空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 在农业方面,由于各种农药的喷洒而造成的大气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根 本上说,克服这些负面影响首先必须端正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应当向全社 会

13、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普及生态学知识,使全体人民自觉参与 保护生态环境,反对滥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行为。其次,“解铃还需系铃人”,克 服消极现象,在具体做法还得借用新的科学技术。本来,科学技术不仅有“物尽 其用”的功能,它还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像企业“三废”综合利用 的:工艺技术,特别是综合性的环境科学技术和生态科学技术,都是在与技术异 化现象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应当大力加强研究和推广应用。再次,要做好技术 评估工作。预先从各个方面系统地对技术项目的研究过程或其成果的应用可能产 生的种种利弊得失进行综合评价,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有助于技术沿着 有益于人类社会、有益于自然界

14、的正常演变方向发展,应当受到科技界、经济界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最后,技术异化现象的全面克服,还有待于资本私有制度的 灭亡9。不合理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是产生包括技术异化在内的种种社会异 化(如劳动异化)现象的本质根源。总之,我们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双重作用影 响。在现代科技革命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和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努力协 调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并及时充分地预见伴随着科技革命在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 产生的各种后果,以及它们对社会、对人和自然界产生的各种影响,尽可能地防 止和避免其消极作用和后果,更好地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持续、稳定的发展。3化学今后的任务综上所述,化学对社会进步的贡献是巨

15、大的,其作用是令人神往的。而且随 着现代科学技术哦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化学奖更有效的生产和更合理的使用 各种合成材料。如宇宙航行,深海潜航等新技术领域中,人类急需化学提供比强 度很大的耐高温材料;在提供和改善人类生存条件方面,诸如开辟新能源,利用 矿物质制取食品,防治环境污染等,也都是时代赋予化学科学的战略重任。总之,化学今后的任务是繁重而艰巨的,并且有时那样的蕴涵着新的飞跃, 是人对未来的化学满怀信心和希望。我们坚信,在于其他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交 融发展,协同作战的过程中,化学科学的作用必将更进一步的发挥出来,而且在 未来的科学技术百花丛中,一定会放射出更鲜艳夺目的光彩。参考文献1王明华,周永秋,等。化学与现代文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55。3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87。4周天泽。现代生活化学M。北京;首都师范出版社,1993。5李景治。科技革命与大国兴衰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6刘大椿。知识经济中国必须回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7张生勇,郭建权。不对称催化反应k1,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9陆熙炎,杜灿屏。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