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613809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美术创造性教育思索赤壁市书院实验小学 孙娇【摘要】小学美术课是义务小学阶段的一门课程,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满堂灌,化不开窍。如老师就是这样讲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不再认为仅仅是“画画儿”,而是被理解为融绘画技巧、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艺术史为一体的、广义的审美教育。它可以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关键词 : 教学 想像 改革 乐趣 开展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开发

2、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培养艺术家,这是绝大多数教育学家的共识。小学美术教育将学生的手、脑、眼三者统一起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和培养,这对学生潜在能力的开发尤为重要。小学美术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当中有效地开展创造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对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认识 创造贯穿在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它不断地推动世界文明与社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创造力的产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教师只有在学生思维转变与发展的萌芽时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够为国家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对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完善与更新,从根

3、本上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禁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国家培养出现代化的综合型人才。艺术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艺术可以表达、传递感情,促使学生施展最大的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力、理解力、交流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看来,艺术教育不仅与学校的纯技法教学不同,而且与较为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也不相似。 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精神性与感性兼具的抽象活动,但是需要人们用理智来了解并认识它。如果美术教育的方法不正确,一味地遵守教条,就会使这种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物质变成毫无趣味的东西,因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应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教育,并且也是一种较为张扬的教育。美术教育不但需要

4、技术与知识,而且还需要较为成熟的情感,因为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欣赏与创造艺术,全面地认识并掌握自己,而不是用毫无生机和感情的教条及技术来束缚学生。现代化的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产生艺术感觉,而且能够使学生科学地思考问题。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创造性教育的措施 1.尝试多种多样的美术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采用启发教学的方式,利用故事、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作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充满想象的空间里绘画。实践证明,教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进行有趣的美术游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且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激情及创造性。 2.生活是学生创造的源泉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引导学

5、生去挖掘自身的情感,捕捉生活中的每一个难忘瞬间,关注身边的事和人,从中发现美并创造美。小学生具备独特的内心世界,有着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极强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在小学阶段这个非常关键的艺术发展时期,美术教师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感受外部世界、体验生活,借助审美知觉来充分强化学生对美的认识及欣赏,帮助学生走向生活,融入大自然当中,为感性生活的经验向表象的转化奠定良好的基础。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该及时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和世界,让学生在大脑中积累大量的表象,发现创造的具体价值,勤于进取。在美术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有:激发

6、学生的认识兴趣,诱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充实学生的课外活动,创设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条件与空间,等等。 4.营造富有激情的艺术氛围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小学审美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绘画氛围,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关键,而创设“美术课堂画廊”是增强美术课堂气氛的有效方法:首先由画的作者具体来谈自身的感受及感想,之后由学生进行欣赏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自己的情感。开设“美术课堂画廊”还能够帮助学生产生绘画的动机与欲望,并将自身的情感、思想表现在绘画当中。教师应该在“美术课堂画廊”中积极为学生营造艺术的气氛,从根本上完善学生的交流环境,促进学生思想的交流以及情绪的体验,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创造性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如果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没有创造就不能“青出于篮胜于篮”。教师自身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意识,并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探索出一条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美术教育之路。参考文献美术史 中外教育教学案例 中小学新课标教学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