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6134821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整理)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9课第1框《守护生命》省优质课获奖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护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爱护身体,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认同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守护精神家园。2能力目标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以真善美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3知识目标知道怎样爱护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知道怎样养护精神,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视生命,对生命负责。难点:以优秀传统文化养护精神。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本班学生进行一次关于生命的调查,并统计出相关的数据。问卷的内容如:学校举行的安

2、全演练你每次都会积极参与吗?你定期参加体检吗?你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了解吗?你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信息吗?你有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吗?你有过伤害自己身体的念头吗?你参加过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吗?如果参加过,你觉得有收获吗?一、运用经验导新课引导学生观看、阅读课本P99中“运用你的经验”中的内容,思考并回答后面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应从哪些方面来守护生命,导入新课。二、守护生命我最行活动一:探究与分享(课本P100:关注身体健康)设计意图:通过小伟的事例和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认识到珍爱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努力改变不良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操作建议:1阅读反思。引导学生阅读小伟的事例材料和三位同学

3、对身体健康的认识,并反思自己对身体健康的看法,克服“小的坏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大”的思想。2小组讨论。不良的生活习惯有什么危害?如何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通过交流,认识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老师可运用“不吃早餐害处多”等相关材料对学生进行教育。阅读课本P101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并补充健康的生活方式。3归纳总结。在学生分享小组学习成果的基础上,老师归纳总结,明确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活动二:分析数据一项调查显示:上海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认真考虑过该想

4、法的也占到15.23%,更有5.85%的孩子曾计画自杀,并有1.71%的中小学生自杀未遂。中国儿童在自杀原因的排列中,学习压力过重占第一位(45.5%),其次为早恋(22.7%),父母离异(13.6%)。在自杀者的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1)从心理上分析,部分中小学生存在自杀心理的原因是什么?(2)对存在自杀心理的同学,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活动三:掌握自救自护方法材料一: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状况报告(20032004),意外伤害成为目前中国14岁以下儿童的第一位死因。中国每年至少有1千万儿童受到各种形式的意

5、外伤害,1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40万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溺水、交通事故、跌落、动物损伤、烧烫伤是造成儿童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材料二:2017年3月22日,河南省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学生上厕所时发生踩踏事故,致1人死亡,20人受伤。(1)探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儿童受到意外伤害?在我们的身边,少年儿童容易受到的意外伤害有哪些?(2)自救自护方法展示:根据同学们列举的容易受到的不同的意外伤害分好任务,各学习小组选取其中的一个,讨论交流相应的自救自护方法,然后由小组代表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活动四:探究与分享(一)集中营遗存画作(课本P102-103) 设计意图教育学生养护精神,守信自己的心

6、灵,不过度关注物质生活条件。操作建议1阅读材料,也可用多媒体播放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中相应的作品,带领学生欣赏作品,感受作品中充盈着的作者的幻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2分组探究。女画家费利德为什么要教孩子们画花卉、人物和窗外的风景?人们为什么将这些儿童的绘画作品称为“人类文化皇冠上的钻石”?然后,学生彼此分享探究的成果。 3归纳升华。在学生探究、分享的基础上,老师归纳、升华: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我们养护精神,要守住自己的心灵,不过度关注物质生活条件,不管物质条件是艰苦的还是富足的。(二)她们的诗意人生备受关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

7、二季决赛在2017年2月7日正式收官。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飞花令”的出口成章,让很多粉丝惊呼这位00后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在争夺攻擂资格的“飞花令”环节,她与博士姐姐以“月”字吟诗,被提醒所说诗句重复了,她立即脱口而出诗经七月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反应之迅速、心理之稳定,瞬间圈粉无数。长发披垂,柳眉凤目,身材颀长,将一身汉服穿得飘逸出挑,诗词储备丰富,写得一手好字,这位16岁少女的从容淡定,堪称“颜值与才华齐飞”。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这位16岁少女,“腹有诗书气自华”说得就是这样的女子。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武亦姝如是,诗

8、书气质的培育亦如是。白茹云,40岁,河北邢台一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6年前患了淋巴癌。生活的磨难并没有消除白茹云对诗词的热爱,她反而更喜欢诗词,因为能从诗词中体会到人生的喜怒哀乐。白茹云诗词的积累源自于小时候看弟弟的经历,弟弟8岁时脑子里长了一个瘤,为了不让弟弟在发病时打他自己的头,白茹云就给弟弟唱着背诗,久而久之,自己的诗词量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如今的白茹云更加豁达,她认为生活的这些波折算不了什么,她还会继续坚强的走下去,继续喜欢古诗词。如果用一句诗来形容白茹云的人生的话,“千磨万击还坚劲”最适合不过。历尽了磨难,仍能笑看人生,这种精神胜过无数沉甸甸的奖杯。千千万万首古诗词中,总有一首,书写了

9、你的人生!(1)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她们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精彩的表现,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可以养护一个人的精神,让人的生命更加精彩。(2)学生列举自己参加过的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如学习于都唢呐、书法、参见南昌海昏侯墓展览等,并谈谈自己参加这些活动的感受与收获。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它是民族繁衍惩处的根基和血脉。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养护精神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教育学生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三、反思促成长教师展示对学生在课前调查的结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从调

10、查结果中反映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打算。四、拓展空间(可选)1课本P104“绘制生活花瓣图”。2北京一六六中学举办“构筑健康生态,促动师生体智”健康素养嘉年华活动,推出全国首个中学生“健康行为准则”。准则要求:珍爱生命,远离烟酒,拒绝毒品,自我管理;平衡膳食、按时就寝,坚持锻炼,强健身体;学会自救,帮人助己,预防疾病,保护视力;爱护环境,乐群友善,调节情绪,沟通心意;锤炼意志,平衡身心,健康生活,终身受益!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布置学生拟写一份健康行为准则。3引导学生关注近期的“老虎伤人”、“电人笔”、“牙签弩”、“蓝鲸”死亡游戏、“自拍死”、沉迷“王者荣耀”影响身体健康等社会问题,注意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