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6130698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1二、(15分)考虑由下式确定的系统: 试求其状态空间实现的能控标准型、能观标准型和对角线标准型,并画出能控标准型的状态变量图。 解: 能控标准形为 能观测标准形为 对角标准形为 三、(10分)在线性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系统 求其状态转移矩阵。解:解法1。 容易得到系统状态矩阵A的两个特征值是,它们是不相同的,故系统的矩阵A可以对角化。矩阵A对应于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取变换矩阵 , 则 因此, 从而, 解法2。拉普拉斯方法 由于 故 解法3。凯莱-哈密尔顿方法 将状态转移矩阵写成 系统矩阵的特征值是-1和-2,故 解以上线性方程组,可得

2、 因此, 四、(15分)已知对象的状态空间模型,是完全能观的,请画出观测器设计的框图,并据此给出观测器方程,观测器设计方法。 解 观测器设计的框图: 观测器方程: 其中:是观测器的维状态,L是一个np维的待定观测器增益矩阵。 观测器设计方法: 由于 因此,可以利用极点配置的方法来确定矩阵L,使得具有给定的观测器极点。具体的方法有:直接法、变换法、爱克曼公式。 五、(15分)对于一个连续时间线性定常系统,试叙述Lyapunov稳定性定理,并举一个二阶系统例子说明该定理的应用。 解 连续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 线性时不变系统在平衡点处渐近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对任意给定的对称正

3、定矩阵Q,李雅普诺夫矩阵方程有惟一的对称正定解P。 在具体问题分析中,可以选取Q = I。考虑二阶线性时不变系统: 原点是系统的惟一平衡状态。求解以下的李雅普诺夫矩阵方程 其中的未知对称矩阵 将矩阵A和P的表示式代入李雅普诺夫方程中,可得 进一步可得联立方程组 从上式解出、和,从而可得矩阵 根据塞尔维斯特方法,可得 故矩阵P是正定的。因此,系统在原点处的平衡状态是大范围渐近稳定的。 六、(10分)已知被控系统的传递函数是 试设计一个状态反馈控制律,使得闭环系统的极点为-1 j。 解 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是 将控制器 代入到所考虑系统的状态方程中,得到闭环系统状态方程 该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是 期望

4、的闭环特征方程是 通过 可得 从上式可解出 因此,要设计的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控制器是 七、(10分)证明:等价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相同的能控性。 证明 对状态空间模型 它的等价状态空间模型具有形式 其中: T是任意的非奇异变换矩阵。利用以上的关系式,等价状态空间模型的能控性矩阵是 由于矩阵T是非奇异的,故矩阵,和具有相同的秩,从而等价的状态空间模型具有相同的能控性。 八、(15分)在极点配置是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一种有效方法,请问这种方法能改善控制系统的哪些性能?对系统性能是否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何解决? 解: 极点配置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如调节时间、峰值时间、振荡幅度。 极点配置也有一些负面的

5、影响,特别的,可能使得一个开环无静差的系统通过极点配置后,其闭环系统产生稳态误差,从而使得系统的稳态性能变差。 改善的方法:针对阶跃输入的系统,通过引进一个积分器来消除跟踪误差,其结构图是 构建增广系统,通过极点配置方法来设计增广系统的状态反馈控制器,从而使得闭环系统不仅保持期望的动态性能,而且避免了稳态误差的出现。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2二、(20分)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采用串联分解方式,给出其状态空间模型,并画出对应的状态变量图; (2) 采用并联分解方式,给出其状态空间模型,并画出对应的状态变量图。 答:(1)将G(s)写成以下形式:这相当于两个环节和串连,它们的状态空间模型分别为

6、: 和 由于,故可得给定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是: 将其写成矩阵向量的形式,可得: 对应的状态变量图为: 串连分解所得状态空间实现的状态变量图(2)将G (s)写成以下形式: 它可以看成是两个环节和的并联,每一个环节的状态空间模型分别为: 和 由此可得原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 进一步写成状态向量的形式,可得: 对应的状态变量图为: 并连分解所得状态空间实现的状态变量图 三、(20分)试介绍求解线性定常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方法,并以一种方法和一个数值例子为例,求解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答:求解状态转移矩阵的方法有: 方法一 直接计算法: 根据状态转移矩阵的定义 来直接计算,只适合一些特殊

7、矩阵A。 方法二 通过线性变换计算状态转移矩阵,设法通过线性变换,将矩阵A 变换成对角矩阵或约当矩阵,进而利用方法得到要求的状态转移矩阵。 方法三 拉普拉斯变换法:。 方法四 凯莱-哈密尔顿方法 根据凯莱-哈密尔顿定理和,可导出具有以下形式: 其中的均是时间 t 的标量函数。根据矩阵A有n个不同特征值和有重特征值的情况,可以分别确定这些系数。 举例:利用拉普拉斯变换法计算由状态矩阵 所确定的自治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由于 故 四、(10分)解释状态能观性的含义,给出能观性的判别条件,并举例说明之。 答:状态能观性的含义:状态能观性反映了通过系统的输出对系统状态的识别能力,对一个零输入的系统,若

8、它是能观的,则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的测量输出来估计之前某个时刻的系统状态。 状态能观的判别方法: 对于n阶系统 1. 若其能观性矩阵列满秩,则系统完全能观2. 若系统的能观格拉姆矩阵 非奇异,则系统完全能观。 举例: 对于系统 其能观性矩阵 的秩为2,即是列满秩的,故系统是能观的。 五、(20分)对一个由状态空间模型描述的系统,试回答: (1) 能够通过状态反馈实现任意极点配置的条件是什么? (2) 简单叙述两种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3) 试通过数值例子说明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答:(1)能够通过状态反馈实现任意极点配置的条件:系统是能控的。 (2)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控制

9、器的设计方法有直接法、变换法、爱克曼公式法。 直接法 验证系统的能控性,若系统能控,则进行以下设计。 设状态反馈控制器u =Kx,相应的闭环矩阵是ABK,闭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为由期望极点可得期望的闭环特征多项式 通过让以上两个特征多项式相等,可以列出一组以控制器参数为变量的线性方程组,由这组线性方程可以求出极点配置状态反馈的增益矩阵K。 变换法 验证系统的能控性,若系统能控,则进行以下设计。 将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能控标准型,相应的状态变换矩阵设期望的特征多项式为而能控标准型的特征多项式为 所以,状态反馈控制器增益矩阵是 (3) 采用直接法来说明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 考虑以下系统 设计一

10、个状态反馈控制器,使闭环系统极点为2和3。 该状态空间模型的能控性矩阵为 该能控性矩阵是行满秩的,所以系统能控。 设状态反馈控制器将其代入系统状态方程中,得到闭环系统状态方程 其特征多项式为 由期望的闭环极点 2和3,可得闭环特征多项式通过 可得 由此方程组得到 因此,要设计的极点配置状态反馈控制器 六、(20分)给定系统状态空间模型(1) 试问如何判断该系统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 (2) 试通过一个例子说明您给出的方法; (3) 给出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的物理解释。 答: (1)给定的系统状态空间模型是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根据线性时不变系统稳定性的李雅普诺夫定理,该系统渐近稳定的充分必

11、要条件是:对任意给定的对称正定矩阵Q,矩阵方程有一个对称正定解矩阵P。因此,通过求解矩阵方程,若能得到一个对称正定解矩阵P,则系统是稳定的;若得不到对称正定解矩阵P,则系统是不稳定的。一般的,可以选取Q = I。 (2)举例:考虑由以下状态方程描述的二阶线性时不变系统: 原点是该系统的惟一平衡状态。求解李雅普诺夫方程:,其中的未知矩阵 将矩阵A和P的表示式代入李雅普诺夫方程中,可得 为了计算简单,选取Q =2I,则从以上矩阵方程可得:求解该线性方程组,可得:即判断可得矩阵P是正定的。因此该系统是渐近稳定的。 (3)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定理的物理意义:针对一个动态系统和确定的平衡状态,通过分析该系统

12、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具体地说,就是构造一个反映系统运动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虚拟能量函数,沿系统的运动轨迹,通过该能量函数关于时间导数的取值来判断系统能量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减少,若该导数值都是小于零的,则表明系统能量随着时间的增长是减少的,直至消耗殆尽,表明在系统运动上,就是系统运动逐步趋向平缓,直至在平衡状态处稳定下来,这就是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的稳定性。现代控制理论复习题3二、(20分)(1)如何由一个传递函数来给出其对应的状态空间模型,试简述其解决思路? (2)给出一个二阶传递函数的两种状态空间实现。 解:(1)单输入单输出线性时不变系统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若,则通过长除法,传

13、递函数总可以转化成将 分解成等效的两个特殊环节的串联: 可得一个状态空间实现 串联法 其思想是将一个n阶的传递函数分解成若干低阶传递函数的乘积,然后写出这些低阶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最后利用串联关系,写出原来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并联法 其的思路是把一个复杂的传递函数分解成若干低阶传递函数的和,然后对每个低阶传递函数确定其状态空间实现,最后根据并联关系给出原来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实现。 (2)方法一:将重新写成下述形式:每一个环节的状态空间模型分别为: 又因为, 所以 因此,若采用串联分解方式,则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方法二:将重新写成下述形式:每一个环节的状态空间模型分别为: 又由于 因此,

14、若采用并联分解方式,则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方法三:将重新写成下述形式: 则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评分标准:问题(1)10分,由一个传递函数转换为状态空间模型思路清晰,方法正确10分;问题(2)10分,两种状态空间实现方法各5分。 三、(20分)(1)试问状态转移矩阵的意义是什么? (2)状态转移矩阵是否包含了对应自治系统的全部信息? (3)介绍两种求解线性定常系统状态转移矩阵的方法; (4)计算系统的状态转移矩阵。 解:(1)状态转移矩阵的意义是决定状态沿着轨线从初始状态转移到下一个状态的规律,即初始状态x0在状态转移矩阵(t,t 0)的作用下,t0时刻的初始状态x0经过时间tt0后转移到了时刻t的状态x (t)。 (2)状态转移矩阵包含了对应自治系统的全部信息;对于自治系统(3)拉普拉斯变换法、凯莱-哈密尔顿法、线性变换法、直接计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